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福布斯調查:億萬富翁多半不是富二代

[複製鏈接]

4

主題

5

帖子

9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蠶土豆 發表於 2015-11-27 16: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很多理論都在試圖解釋,為什麼近幾十年來收入增長和貧富差距增大的情況同步出現。企業的老闆們難道都是傻瓜,願意給經理人遠高於實際能力的薪水?技術進步為高科技人才帶來的薪資增長也惠及其它低技能的人?近來,研究者從收入金字塔的塔尖處—1%的富裕人群處著手,尋找問題的答案。
美國經濟聯合會最近一次年會的報告關注了上榜福布斯富豪榜的全美最富裕的400個人的經濟情況,在這篇名為「美國最富人群的家庭、教育和財富來源,1982~2012」,由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斯蒂文·卡爾潘教授和斯坦福大學的羅沙·若什教授共同完成,他們發現,近年來在福布斯排行榜上的超級富豪中,本身就來自大富之家的人大大減少了。
在福布斯前400名的上榜富豪中,僅有32%來自非常富裕的家庭,而1980年這個比率還高達60%,另一方面,來自相對富裕的家庭、財富主要源於自身努力的比率則相對應地上升,一升一降,幅度大致相等;而來自貧困家庭的超級富豪的比率則始終保持穩定,一直在20%左右。
名單上的大部分富豪的財富都是靠自己創造而不是繼承家業,兩位教授發現在2011年,69%的人都有自己建立的公司(而1982年這個數字僅有40%),也就是說,像查爾斯·科赫(科式工業)和沃爾頓一家(沃爾瑪)這樣靠繼承家產而成為富豪的情況越來越少,而像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等白手起家的人則比過去更多了,他們都來自上中層家庭,獨立創始財富王國。
卡爾潘和若什教授還關注富豪們涉及的產業,發現在1982至2011年間,很多來自零*、餐廳、電子科技、金融機構(包括對沖基金和私募基金)等行業的富人進入榜單,而房地產和石油等行業的佔比則有所下降。即使不是專門的電子科技類公司,富豪們仍然
紛紛試水——2011年,福布斯富豪旗下的集團中約有25.5%都建立獨立法人的科技公司,這一比率在1982年僅有7.3%。
當新技術到來時,大部分福布斯富豪選擇擁抱而非排斥,從而將企業越做越大,兩位教授如是說。以亞馬遜為例,傑夫·貝佐斯在線上零*業取得成功之後,進一步利用資源優勢進入信息科技行業,嘉信理財集團也是如此,馬克·扎克伯格建立的社交網路更是擁有超過十億的用戶,別人幾乎無法與之競爭。而在線上社交網路興起之前,微軟也曾經在網路行業無人能敵。
無論來自哪個行業,只要夠聰明,新技術就能為他們所用,甚至能使他們快速致富。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新技術能夠拓寬已有的產業領域並且帶來豐厚回報。無論如何,在這個年代,獨立奮鬥是致富的主要途徑,繼承家產已經不再是主流的成為富豪的方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03: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