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薇語中評:一盤死棋不符合中日兩國利益

[複製鏈接]

1091

主題

1126

帖子

372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7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rn2005 發表於 2015-10-31 14: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 王秀中)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於10月31日至11月2日對韓國進行正式訪問並出席在首爾舉行的第六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本次三國領導人會晤被視作是今年東北亞最重要的外交活動之一。

  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自2012年中斷後將再度恢復,中國社科院日本所所長李薇此前在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對此表示,中斷的主要原因在於三國在歷史認識問題上存在分歧。目前中日兩國都在為緩和雙邊關係做出努力,因為繼續緊張下去有損於雙方利益。

  「我們需要通過這次對話,把中國和韓國兩國人民的擔憂,以及日本對我們感情上所造成的傷害再一次傳遞給日本。同時,為了符合三邊的利益,我們還要藉此次會晤討論下一步如何合作的問題」,李薇指出。

  日本釋放積極信號 中日為實現三國會晤做鋪墊

  李薇指出,目前安倍政權釋放出比較強烈的信號,希望和中國積極互動,改善兩國關係。在安倍戰後70年談話當中,我們也能看到,他在外交上釋放了一些積極信號。在這種情況下,他也派了很多相關人士來中國進行接觸。中國應對此積極信號有所接應,「因為如果我們不接應的話,中日之間的一盤死棋不符合中日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10月中旬,國務委員楊潔篪訪問日本,並與首相安倍晉三及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會面。李薇認為,這就是中國回應日本的動作。包括此前日本民主黨前黨首前原誠司、日本公民黨黨首山口那津男、日本自民黨總務會長二階俊博都先後訪問中國,這都是在釋放積極信號。他們主要就是為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做鋪墊,為李克強總理與安倍的會面創造一個友好的、相對改善的氛圍,使得領導人見面談得更和諧一些,就一些具體問題能夠有所推進。

  同時,日本方面也在努力為安倍訪華做鋪墊。李薇認為,今年內不一定能夠實現,但是還是需要這樣的一個過程。此外,李薇透露,在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的提議下,中日經濟界大企業之間近期可能有較高層次的互動,雙方都在做準備。

  「我們希望今年能夠開展一些深層次的對話,並在此期間聽到日本對其安全防務政策的解釋。」「安倍在非正式場合曾經透露過,日本新安保法的修改是針對中國的。」李薇說,雖然有人說他是酒後失言,但是作為一個國家的首相,說出這樣的話被公開,這對於中日雙邊關係是一種傷害,也更增加了我們對於日本通過新安保法案的疑問和擔憂。

  新安保法案獲通過 中國關切理由充分

  9月19日,日本國會參議院表決通過了新安保法案,這意味著戰後70年以來日本的安全防務政策發生了根本性質的轉變。李薇表示,日本軍隊在戰後受到一定限制,是不可以走向海外的,新安保法案的通過使得日本可以把它的軍隊派往全球各個角落,日本可以對安保法的曖昧辭彙做出任何一種擴大解釋,所以日本成為可以「再次打仗的國家」。而日本在歷史認識問題上存在相當大的問題,它的歷史修正主義越來越明顯。「一個在歷史認識問題上和其他國家都不一樣的日本,一個不能正確看待自己侵略戰爭歷史的日本,它的軍事走向世界,將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呢?這是我們最關切的問題。」

  有日本國內說法認為,安保法是日本的國內法,修改安保法案是日本自身的問題,其他的國家是否不必要做出這麼多的批評?李薇認為,這種說法背後忽略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日本曾經對東亞國家在感情上和物質上造成過巨大傷害,而它對這段歷史仍然沒有清晰的認識。它和東亞受害人民之間在感情上沒有達成徹底的和解,所以現在日本和這些國家之間經常是在「歷史問題現實化」、「現實問題歷史化」之間反覆。我們從安倍談話就可以看出他在歷史問題上留了諸多的曖昧,這樣的日本的軍事安全政策發生徹底的蛻變,我們不放心理由是有充分理由的,是理所當然的事。

  李薇認為,中日之間、日韓之間在歷史認識問題上的矛盾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從目前看短期內也不可能徹底解決,日本自身應努力解決由於歷史認識問題給他國造成的不信任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2: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