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製造再添新名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zhh 發表於 2015-10-26 08: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0月21日,中國廣核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EDF)在倫敦正式簽訂《英國核電項目投資協議》。由中國廣核集團牽頭的中方聯合體,將與法電集團合作,共同投資興建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HPC項目),並共同推進塞茲維爾C(SZC項目)和布拉德韋爾B(BRB項目)後續兩大核電項目。其中,BRB項目擬採用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

  這是中國核能企業首次進入核電精英雲集的歐美高端市場,也是我國自主核電技術首次向西方發達國家出口。本次中英法的合作,被業界視為合作多贏的範例。

  中英核電建設

  敲開合作大門

  中法企業制定的相關協定中最大亮點是,中方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將能得以運用。

  與全球主流的第三代核電技術相比,「華龍一號」技術的安全性與國際先進水平相當,經濟性則有明顯競爭力。目前,中法雙方已就中國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通過英國通用設計審查、滿足英國核能監管要求的主要事項達成一致。

  中廣核董事長賀禹表示:「進入英國核電市場對中廣核是一個嶄新的起點,也是中法英三國互利共贏的一大標誌性事件。我們相信在既有合作的基礎上,各方合作夥伴將充分利用三國的產業優勢,遵守英國的核能監管要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核電站的質量、成本、進度控制,為英國提供清潔的低碳能源。」

  法電集團董事長讓-貝爾納·樂維說:「我們合作在英國建設核電項目得到了英、中和法三國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們相信這個項目會讓三國均從中受益。」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在今年9月到訪中國時宣布,英國政府將給予欣克利角C項目20億英鎊(約合31億美元)的建設協議擔保。英國財政部稱,「這將為前所未有的中英核電站建設合作打開大門」。

  世界第一陣營

  需哪些「金剛鑽」

  「我國核電經過30年發展,規模和全產業鏈能力都有了跨越式提升,工程建設、生產運營等領域形成了比較優勢,國際市場對這些成績都很關注。」賀禹表示。

  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顧問、原總工程師隋永濱介紹,目前全球60多台建設機組中,有一半在中國。國內在建核電機組綜合國產化率已達到80%左右,國內配套產業和資源已具備支撐每年新開工建設12-13台核電機組的綜合能力。

  目前,從鈾礦開採到鈾化工、鈾濃縮、原件製造、核電廠的建設運行、核退役及后處理,中國已經可以實現核電服務全產業鏈的全覆蓋。放眼全球,可以做到這一點的,除了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傳統核電強國,就只有中國。

  欣克利角C項目電站位於英國西南部薩默塞特郡,採用法國EPR技術,投產發電后可滿足英國7%的電力需求,是英國20多年來首個新建核電站項目。

  「單就技術而言,這與我們目前在建的廣東台山核電站一期工程一脈相承。」中國廣核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鄭東山說。

  「中廣核非常樂意,也有能力向欣克利角C核電站提供技術支持和良好的經驗反饋。」賀禹表示。

  建設成本高昂

  到底值不值得

  除了技術,近日關於中英法項目,討論最多的莫過於電站成本。中廣核和法電集團發布的聯合聲明顯示,欣克利角C項目建設成本180億英鎊(約合1800億元人民幣)。

  記者從中國廣核集團獲悉,在欣克利角C、塞茲維爾C項目中,中方投資股比分別為33.5%、20%;在布拉德韋爾B項目中,中廣核佔比66.5%。

  「這是我們考慮投入產出,經過專業測算后,預計相對經濟的比例了。」中國廣核集團國際核電開發部總經理朱閩宏說。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實現核電商業運營的國家,有著悠久的核電發展歷史,曾有美國、德國、日本、法國等多個國家的先進核電技術在此落地,擁有成熟完善的核電評審和准入標準。

  「通過出口核電站,可以讓我們的標準規範、運行機制更快和國際接軌。」隋永濱認為。

  數據顯示,英國重啟核電開發計劃以後,已有8處適合興建核電站的地址被選定,預計到2030年,新建核電裝機容量可達16GW。

  「英國市場前景廣闊,在市場環境方面,對投資者的回報率也有一定保障。」中國核電副總經理謝嘉傑說,「未來『華龍一號』可以落地在這樣成熟的市場,對於品牌的經營大有裨益。此外,中英兩國也正在積極推進核聯合研究中心及核經濟區域合作,這些都有利中國自身培養核電精英人才。」

  核電「拼船出海」

  將成合作趨勢

  在合作模式上,本次中英法合作的欣克利角C、塞茲維爾C項目,被業界稱為「拼船出海」、合作多贏的範例,而布拉德韋爾B項目則被業界形容為「造船出海」,具有顯著的突破性意義。

  事實上,在我國核電領域,「拼船」開發早有先例。30多年前中英法合作建設大亞灣電站,至今仍被傳為佳話。

  「中廣核有信心把大亞灣的經驗延續到英國和其他第三國市場,打造全球戰略合作關係。」賀禹表示。

  但核電開發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核電企業、裝備製造商、建造商等需要同步發展。特別是走向國際市場的過程中,核電項目投資成本高昂,相關企業面對包括地理、法律、文化、投資政策等方方面面的陌生環境,難免存在薄弱環節,藉助外力、取長補短往往是化解風險、提高效率的良方。

  從「借船」到「造船」,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賀禹說,中廣核的目標就是將英國核電項目打造成中法英三國互利共贏的樣板項目和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標杆工程」。

  賀禹說,目前泰國、印尼、肯亞、南非、土耳其、哈薩克等多個國家均對中國的「華龍一號」產生了強烈興趣,「英國核電項目的落地,將對中廣核開拓國際核電市場產生良好的示範效應,增強新興市場國家對『華龍一號』技術的信心。」 (據新華社)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1: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