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歐洲時報:開放、務實之「道」玉成中英「黃金時代」

[複製鏈接]

4

主題

4

帖子

6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ozihua 發表於 2015-10-24 09: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歐洲時報報道,20日,英國以超高規格的皇家盛典,熱烈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習近平在英國議會的首次演講,英國皇室三代、朝野各界,「傾城傾國」,熱晤中國領導人,引起全球熱議。

        21日,習近平與卡梅倫舉行會談。雙方積極評價中英關係發展取得的成就,決定共同構建中英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開啟持久、開放、共贏的中英關係「黃金時代」。

  一個由英方提出、中方認可的辭彙——「黃金時代」幾乎成了習近平此次「超級國事訪問」以及定位未來中英關係的關鍵詞。

  然而,在103響禮炮的迴響中,在中英四百億英鎊大單落錘后,世人不禁要問:「黃金時代」的含金量何在?中英距離為何在今天大幅拉近?在回答這一問題時,西方媒體所給出的答案非常簡單,中國是金主,英國拜金。在我們看來,簡單的金錢關係,交不了真朋友;利益交換的短期行為,難以擔起「時代」的分量。

  「道不同不與為謀」。今天中英雙方對開啟一個良好關係的「時代」充滿信心,必然已經成功找到了合作之「道」、交友之「道」。

  對於「老歐洲」,英美並提,由來已久。一則由於從二戰到海灣戰爭之類的戰爭——英美的並肩作戰使其盟友色彩高於其他西方國家;二則由於英美經濟市場化程度高於歐洲大陸而並稱「真正的資本主義」。也許恰恰由於英國在這兩點上對中國的「和平主義」與「自由經濟」思考,使其放棄傳統的「政治結盟」戰略,轉向以開放務實主導的新的對華關係戰略。而這兩點,與中國外交方略一拍即合。兩國形成「道同」態勢。這是雙方今年屢次創造多個「第一」的形而上的根源。

  對於英國來說,眼看著老歐洲在歐債危機的風暴中,依然是一副封閉保守、視自由經濟為洪水猛獸的架勢,或許感慨良多。退出歐盟的國內民意,不是空穴來風。在法國,任何一個中資收購項目,幾乎都能在國內引起「狼來了」的軒然大波,其實是重創了其國家利益。而英國人的開放思維,使其在吸引華資領域佔盡先機。今天的英國,看到了英國的國家利益,不在如何制衡崛起的中國,而是在於伴隨這一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與這個未來的巨人共舞。而與中國人如出一轍的「開放與務實」精神,玉成了這一「人間正道」。

  這才有了當今為世人津津樂道的英國對華「多個西方首次」。

  英國在西方大國中率先加入貼著中國標籤的亞投行,打破了美國的圍堵,使其他西方國家魚貫而入,背後有開放與務實思維;在發達國家中第一個發行人民幣主權債券,成立中國在亞洲地區以外的首個人民幣清算中心,支持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再次打破美元霸主思維,捍衛倫敦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背後依然是開放與務實;21日,中英法核電項目正式簽約。迄今,中國高鐵和核電這兩個超敏感、高技術項目,在西方大國唯一成功著陸的也是英國。稍有保守,稍持偏見,以上任何「第一」都稍縱即逝,難以實現。

  卡梅倫訪華時一句「英國願做中國在西方最堅定的支持者」,也堪稱是西方大國領導人對華字典中的「首發」。但遺憾的是,戴著有色眼鏡解讀,只能將其過分政治化。其實,中國從未要求任何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改變自己意識形態,相反,主張經貿合作與意識形態脫鉤。而英國支持的,或許正是這一在許多西方國家仍未實現的「脫鉤」思維。這背後,依然是開放與務實觀念。

  伊麗莎白二世在歡迎習近平時說,2015年是兩國合作和友誼前所未有的年份。

  習主席在英國議會演講中說,「中英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 這兩個判斷,為中英關係黃金時代的來臨做了最好註腳。

  在開放與務實兩面旗幟下,中英走出了一條不同文明、不同政治制度的大國之間,雙贏交往的典範之路。這一成果,已經通過習近平的「超級訪問」形成放大效應,不僅將對未來中歐關係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也將為世界各國不同文明、不同制度國家間的相處之道,凸顯其參照作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9: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