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教堂現大量華工遺骸 為首批抵美國東部華人(圖)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專題:查看華裔最新動態!
據美國中文網10月13日報道,美國東部的新澤西州埃塞克斯郡(Essex)貝爾維爾鎮一家教堂發現了大量19世紀華人勞工遺骸,從而揭開一個半世紀以前華工移民到美國東部的歷史。
這些遺骸是在教堂維修地下室的過程中被發現的。當地歷史學會調查后,發現這些遺骸很有可能是來自於當年在這裡的一大批華人,而這些人則很有可能是最早來到美國東部並定居的華人。
發現骸骨的貝爾維爾荷蘭歸正教會地下室,等待專業考古人士挖掘。
這個教堂名為貝爾維爾荷蘭歸正教會(Belleville Dutch Reformed Church),位於新澤西貝爾維爾鎮。由於桑迪颶風的影響,這裡被沖毀,教堂決定對其全面修繕,不過在清理地下室的時候,發現了大量的遺骸,從而揭開了這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他們就彙報到了有關歷史的這個部門,他們一查歷史,他們就發現,這裡可能是華工當初在這個教會裡面,病死了以後,就埋在了地下室里了。」
另據紐約僑報此前報道,遺骸發現后,貝爾維爾歷史學會(Belleville Historical Society)通過翻閱史料查詢,發現了華工從美西來到美東地區的一手資料記載。該協會會長邁克爾·佩羅內(Michael Perrone)致信中國駐紐約總領館章啟月總領事,立即引起總領館及新澤西華裔社區的高度重視。
佩羅內表示,貝爾維爾是從西部遷移來東部的華人第一個大量定居的地方。在19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淘金熱以及橫貫大陸的鐵路修建完工之後,美國反華情緒高漲。 「1870年9月20日,第一批68名華人從舊金山來到貝爾維爾,雖然前幾周有一批華人去了馬薩諸塞州,但是他們不被歡迎,於是他們很快就遷出來,這裡的一批人卻受到了鎮上還挺熱烈的歡迎。」
這批華人在僱主詹姆斯·赫維(Captain James Hervey)的帕塞克蒸汽洗衣店(Passaic Steam Laundry)工作。據當地史料記載,該洗衣店雇傭了百餘名工人,每周為紐約多家工廠清洗和熨燙近6000件衣物,是當時美國最大的一個洗衣店。
5個月之後的1871年2月18日,這些華人舉辦了在美東地區的第一個中國新年。當地人也逐漸對華人感興趣,開始接納他們。之後的短短几年時間,貝爾維爾市的華人逐漸增長,最終超過了300人,大概是鎮上人口的10%,而且很大一部分人加入了荷蘭歸正教會。那段期間,荷蘭歸正教會成為新州和紐約華人的「庇護所」,甚至允許華人設立一間小型寺廟,焚香祈禱。華人還在當地設立了第一所中文學校「Passaic Hall」。
由於當時美國反華情緒波及東岸,加上聯邦《排華法案》的限制,華人在紐約市聚會是違法的,所以很多居住在紐約的華人前往貝爾維爾市慶祝中國新年。紐約當時的大型報紙《弗蘭克·萊斯利畫報周刊》(Frank Leslie's Illustrated Weekly)還刊登了幾張1876年2月12日,華人在貝爾維爾燃放煙花炮竹,慶祝中國農曆新年的畫報。
《弗蘭克·萊斯利畫報周刊》登了幾張1876年2月12日,華人在貝爾維爾燃放煙花炮竹,慶祝中國農曆新年的畫報。 貝爾維爾歷史學會提供。
後來貝爾維爾市成為了紐約大都會區的華人中心。此後,部分居住在這裡的華人遷居到紐約市,其中一位名叫Ong Yung的華人在紐約開了第一家華人洗衣店。同時,新州華人數量也在逐漸壯大,並向南延伸至紐瓦克,在如今的普天壽大樓原址附近,建起美東地區第一個唐人街。1920年,紐瓦克附近華人達到3000人。
根據歷史協會現有資料記載,在首批華人到達貝爾維爾市的第8周,1870年11月20日,年僅28歲的華人Ah Ling 意外死亡,此後陸續有華人在該地區生老病死。根據華人的傳統習俗,死後要「入土為安」而且要「回歸故里」。而當時因為《排華法案》,華人去世是不允許安葬在體面的墓園內,只能葬在荒廢的土地上,成為「孤魂野鬼」。居住在貝爾維爾市的部分華人去世后,暫時埋在荷蘭歸正教會的地下室,獲得該教會大部分會員同意。
佩羅內會長說:「他們的屍骨就埋在了教堂的地下室中,教堂的墓地則大部分都規劃給了當時的一些家族。我從教堂的歷史書籍中了解到,我理解的是,他們葬在那裡只是臨時的,因為他們葬的很簡單,他們期待可能有一天他們的屍骨會回到中國,但是,這從來就沒有機會發生。」
據悉,荷蘭歸正教會建於1857年,由3個教會連體組成,另外兩座建築因為年久失修已經完全損毀拆除。現有建築在桑迪颶風中受到嚴重損毀,地下室全部淹沒。紐約僑報記者現場看到,教堂的屋頂尖塔已經支離破碎,部分用木板支撐。教堂內部設施在多年不斷維修和保養中,保存相對完好。教堂後院的一片墓地中,設有1808年以來的近百個墓碑,其中還有獨立戰爭期間,為華盛頓部隊和英國部隊戰爭陣亡的64位將領設立的合葬墓園。
新州貝爾維爾荷蘭歸正教會外圍破舊,屋頂尖塔已經支離破碎。
紐約僑報9月報道稱,根據負責教會清理維修工作人員介紹,預計兩個月內將清理閑置堆積在教堂地下室的爐灰殘渣,然後開始挖掘工作。目前已經邀請羅格斯大學歷史考古專業人員共同參與遺骸的確認工作。
針對華裔遺骨挖掘之後如何處理,佩羅內表示,目前該協會打算在教堂後院,即現在的墓園範圍內,找到一塊可以安放這些遺骸的空地。同時希望在附近樹立一座紀念碑,並在貝爾維爾市所在郡,建立一個「中國城」,讓那些當年的華工後裔,能夠回憶這段歷史。並希望中國政府及美東地區的華人後代,能夠通過多種渠道,找到自己的祖先。
貝爾維爾歷史學會會長佩羅內向新澤西華人社團聯席會主要成員駱光偉、胡知宇以及新州中國日主席林潔輝、嚴欣鎧一行講解詳情。
對在美華工這段歷史頗有研究的生鍵紅博士10月13日也同樣來到這裡,看完遺骸后她非常感概:「這個地理位置特別重要,這裡是獨立戰爭中英軍和美軍交戰的主戰場,這本身就是一個地標的位置,在地標位置中又發現了我們華人的先驅,假如我們能和美國歷史學會的人合作,能把這裡建成一個歷史中心也好,美國人會在這裡慶祝獨立戰爭的勝利,我們會在這裡慶祝我們華人為開發和建設美洲這片土地所作出的貢獻,這裡歷史意義遠遠超過我個人的想象,它的含義是在歷史的基礎上展望未來,為未來的中美友誼建設更好的橋樑。」
新澤西華人社團聯席會主席駱光偉說,根據目前的資料顯示,貝爾維爾市可謂是華人來到美東地區的發源地,也是中國移民歷史的傳承起點。這個遺骸的發現對於美國華人來說意義重大,尤其是對在美東的華人,目前已經開始和地方政府接洽,希望能夠在這裡建一個紀念碑:「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歷史的發現,我們希望把這個地方作為一個地標,作為華人到美東來的第一塊地方,建立作為一個紀念華人,鼓勵我們後代華人的一個紀念性的紀念碑,希望更多華裔參與到該歷史追溯和紀念活動中來。」
新澤西州中國日主席林潔輝女士稱,最近也剛剛接到中國華工歷史和後人資料的調查信息,令人心酸不已。希望有更多的資料史實,可以讓人們記住這段「夢斷」他鄉的華工血淚史。
發現骸骨的貝爾維爾荷蘭歸正教會地下室。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015/10/14/389517.html#ixzz3ob9sPMw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