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浪網煽動輿論對趙薇的仇恨及其背後

[複製鏈接]

5

主題

161

帖子

4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2

積分
4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豬肉點心 發表於 2005-1-11 15: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眾所周知,「吳征楊瀾商業欺詐事件」和「趙薇日本軍旗裝事件」是近來網路上人們關注的兩個熱點事件,前者在海外媒體的關注程度遠遠超出後者。但在中國國內媒體,似乎關注「趙薇事件」的熱度卻一直在「吳楊事件」之上。為此,有人解釋,這是由於「吳楊事件」只涉及到誠信問題,而「趙薇事件」涉及到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而所以對前者的關注程度在國內遠低於後者並不奇怪。但這種解釋至少存在一個疑點:「趙薇事件」發生在去年9月份,為何中國媒體卻滯後到12月份,即「吳楊事件」已經沸沸揚揚之時,對「趙薇事件」的關注程度才忽然加大?而且,這種關注為何主要在網路上,而不是其它傳媒渠道?這是不是有某些網路在刻意炒作?這個疑點雖然一個月前就有人指出,卻一直沒有人為此認真調查。

然而,最近幾天更令人吃驚的現象發生了。趙薇兩次道歉(書面道歉和電視道歉)以後,原以為這件事也就平息了。但12月28日又發生了「趙薇遭襲事件」。如果把趙薇挨了一個「瘋子」的打,理解為極端的個人行為,那麼挨打以後國人對此的輿論反映又達到了新一輪空前的熱烈程度,這將做何解釋?難道今日中國的愛國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者到了如此非理性的地步?日本侵華的民間索賠問題、釣魚島主權問題,尤其是日本政府沒有向中國就二戰期間的侵略行為道歉,但卻向韓國道了歉等問題,都沒有形成抗日愛國的公眾輿論熱點,但此時此刻,中國人卻非要就一個女孩的已經兩次道歉的行為,死纏不放?

為此,筆者不得不懷疑,這是某種輿論導向的直接後果。為此,筆者在2001年1月4日北京時間13時至14時之間,對國內三大門戶網站,「新浪」、「搜狐」和「網易」,以及主要的熱點論壇進行了一些查證,現將查證結果公布如下:

首先,筆者做了三大門戶網站「新浪」、「搜狐」和「網易」的首頁分析。在「新浪」的首頁赫然有如下調查:

28日晚,趙薇在湖南經視舉辦的6周年台慶晚會上獻唱時被一觀眾按倒在台上。對於這位觀眾的做法您怎麼看?【發表評論】

結果共有508361人參加了該項調查,其選項、比例和票數分別為:1 支持 48.72% 247659 2 反對 46.70% 237425 3 不好說 4.58% 23277

「新浪」網首頁的如此調查,果然大大地吸引了網民對「趙薇事件」的關注,居然有50多萬人投票,由於【發表評論】的超連接也放在了首頁,導致了評論的人次空前之多,共有評論頁面815頁,每頁有20個評論,這樣,12月28號趙薇被襲擊以後,就趙薇事件的評論意見就多達1萬6千多條。相形之下,該網的排行前五名的熱門娛樂新聞之評論數比較如下: 詳訊:趙薇今晚在長沙演出時遭一男子襲擊(圖) 和黑衣男子受人指使? 趙薇遇襲疑有幕後黑手(附圖) 共815個評論頁面毛寧昨晚在廣州復出 遭遇瘋狂女歌迷(附圖) 共10個評論頁面網友評論:這或許是個無奈的選擇 無法找到評論頁面涉嫌猥褻多名男孩 歌手紅豆被北京警方拘留(附圖) 共84個評論頁面

可見,「趙薇事件」成了近日「新浪」網的熱點中的熱點。

再談「搜狐」網站,至少2001年1月4日北京時間13時至14時之間,筆者通過瀏覽器的頁面搜尋,搜索該網站首頁的「趙薇」二字,居然沒有搜索到。可見,「趙薇事件」不是「搜狐」網站的熱點話題。

在「網易」網站的首頁是也出現了「趙薇」二字,但只是出現在其「今日導讀」的23項標題之中,點擊進入以後,也出現了一個選擇調查:

12月28日晚,趙薇在長沙演出遭襲受傷。據稱,此事估計與前不久發生的日本軍旗裝事件有關。你對發動襲擊的男子的看法是:

共有68563人參加了投票,結果如下:

簡直是暴徒 17.1% 11696票 民族英雄 31.9% 21850票 愛國,但是魯莽無知 51.1% 35017票

與「新浪」網的50多萬人投票相比,不僅人數上少了許多,更關鍵的是,支持只有31.9%,其餘都持某種批評態度,而「新浪」網的支持率則高達48.72%,不好說的還有4.58%。這兩者的統計誤差顯然超出了允許的統計概率誤差。

其次,筆者還做了論壇分析。根據論壇每日精選網站(http://topforum.com/)的本周 ... 名的排行為:1. 人民日報強國論壇,2. 強國論壇深入討論區,3. 青年話題,4. 金庸客棧(從屬新浪網),5. 世紀沙龍,6. 世界軍事論壇(海外論壇),7. 談天說地(從屬新浪網),8. 古史漫談,9. 萬維讀者論壇(海外論壇),10. 北大論壇。

由於本文只做國內輿論的分析,所以,兩家海外論壇首先被排除了。筆者的分析方法是鍵入「趙薇」和「吳征」兩個關鍵詞,看看通過這兩個關鍵詞的檢索的數目,來比較一下「趙薇事件」和「吳楊事件」兩個事件,到底在國內網民關注的程度如何,結果所檢索到的五個論壇的數目如下:

3.青年話題 趙薇 152 吳征464.金庸客棧 趙薇 34 吳征05.世紀沙龍 趙薇 47 吳征907.談天說地 趙薇 10 吳征010.北大論壇 趙薇 82 吳征48

「人民日報強國論壇」、「強國論壇深入討論區」和「古史漫談」這三個論壇的檢索有問題,筆者檢索出來的結果均為0,所以以上表中也沒有列入。但從這5個已有的結果不難發現:1)從屬新浪網的「金庸客棧」和「談天說地」都對「吳楊事件」毫無興趣,但對「趙薇事件」是有興趣的;2)除了新浪網以外,其它三個國內論壇對「趙薇事件」和「吳楊事件」的關注比例分別為:152:46,47:90和82:48,平均為0.59:0.41。

由此可見,「趙薇事件」成了國內網民中的熱點論題,而「吳楊事件」在國內相對冷清,其原因完全是因為中國第一大門戶網站「新浪」網刻意炒作的後果:吳征和楊瀾為最大股東的「新浪」網煽動了輿論對趙薇的仇恨。

最後,筆者再提出一個避免誤導的問題:難道說只有趙薇的「日本軍旗裝」是「愛國主義」的好題材,可以如此炒作起來,而「吳楊事件」不是?為此,筆者在《從趙薇事件和吳征事件看「不冒險的愛國主義」》一文中已作了明確答覆:

就算趙薇身著「日本軍旗裝」嚴重地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可以作為「愛國主義」的題材炒作一番,那麼,在吳征楊瀾下一步要向中國老百姓集資圈錢兩億美元的行動開始以前,質疑一下他是否有誠信的資格來這麼做,難道不是愛國者應當做的事情嗎?要知道,吳征楊瀾可能有問題,早就有了某種徵兆。如最近的《IT經理世界》撰文指出:「陽光文化給公司的部分董事和員工本公司的股票期權幾乎已經無人問津。從2000年6月13日開始,公司共授出總數3.7億股的期權,截止到2001年3月31日沒有一股行權,而且已有近2000萬股期權過期作廢。」一家公司,其董事和內部員工對本公司的股票期權都幾乎無人問津,而其老闆卻要向局外的、不知道其底細的老百姓圈錢,這當中可能隱含什麼危險,難道還不能引起社會的警覺嗎?圈錢兩億美元,摺合16多億人民幣,以實現在中國媒體的壟斷性老大的地位是什麼概念?平攤到全部中國人頭上也有1元多了,愛國者們對吳征楊瀾的誠信問題,豈能無動於衷?

5

主題

161

帖子

4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2

積分
41
沙發
 樓主| 豬肉點心 發表於 2005-1-11 15:51 | 只看該作者
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致校友楊瀾的公開信


多維社記者吉辰丘報導/擁有1000多名會員的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20日發出致校友楊瀾的公開信,信中呼籲楊瀾就媒體質疑給予合理解釋,而不是一味地迴避和推卸責任,信中指出,楊瀾也沒有被選為哥倫比亞大學最年輕的校董的一個成員。
  
  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與中國駐美使館聯繫密切,是紐約地區最大的中國大陸學生學者聯誼會。公開信中羅列的許多活動表明,該會不大可能是楊瀾此前所稱的「反動勢力」質疑者。
  
  該信全文如下:
  
  楊瀾同學:
  
  當你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回國后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的時候,哥大的中國同學和校友都為你感到驕傲,因為這不僅是哥大的榮譽,也是我們這些正在或曾經在哥大讀書和從事研究的中國學生學者們的光榮。
  
  
  
  近一段時期以來,國內外的媒體有很多關於你的報導和討論。我們十分關注整個事件的進展,希望能夠聽到合理的解釋,還事實以真相。但是,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了。對於造謠中傷,最好的回應就是讓事實說話,而不是一味地迴避和推卸責任。
  
  
  1月10日在《南方周末》專訪中,你就巴林頓(Barrington)的學位問題回答時,認為把一個不被美國和中國教育機構認可的學位寫到簡歷中是沒有錯誤的,並為這種學位辯護,這種態度令我們深感遺憾。
  
  
  
  近百年來,許許多多的中國學生來到海外求學,不論是依靠獎學金,還是勤工儉學,絕大多數人都勤奮苦讀。想必你不會忘記在哥大學習的日子,在夜晚的哥大校園,多少個實驗室,圖書館,通宵教室里不眠的燈光下都有著中國學子的身影。畢業典禮上的笑容和喜悅的背後是多年在異鄉的奮鬥和耕耘。如果在類似巴林頓這種純粹以商業牟利為目的公司所得到的、不被正式認可的學位也可以寫入履歷,魚目混珠的話,那麼,楊瀾同學,你的哥倫比亞大學學位又意義何在?用巴林頓這種機構的所謂學位換取國人的信任,不僅是不公平的,更是對那些獲得真正學位的廣大留學生們的污辱。
  
  
  
  你在採訪中認為"法國語言與文學進修學院有點類似中國大學的留學生院,它也教授法國的語言和文學,所以說『法語系『是沒錯的",我們難以相信這是你說的話。如果哥大英語培訓項目每年的幾千名學生都自稱他們畢業於哥大英語系,不知道英語系每年畢業的幾十名校友們會作何感想!
  
  
  
  楊瀾同學,在國內媒體和互聯網上還廣泛流傳一個曾經出現在你的履歷上和關於你的報道中的消息:你被選為哥倫比亞大學最年輕的校董。事實上,你是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顧問團(Dean『s Advisory Board)的一個成員,這個頭銜決不能稱作校董(Trustee)。哥倫比亞大學的校董均為在各個領域有突出貢獻,並為學校提供巨額經濟資助的人士。而你僅作為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顧問團的一個普通成員,就被廣為流傳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校董,這不僅有損於哥倫比亞大學的聲譽,更是對那些真正的校董們的極不尊重。
  
  
  我們認為你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時把責任推給媒體的說法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由於距離、語言和經歷等客觀原因,國內的媒體記者對於國外的了解不夠全面,在報道中可能會產生偏差。遺憾的是,我們不僅沒有看到你的及時匡正,反而存在有意的誤導。比如你在<<楊瀾:魅力楊瀾,美麗陽光>>現場對話節目中,主持人除了在第一句中稱"國際關係學院校董",後面的對話中全部稱為"校董"或"哥大校董",而你自始至終沒有做出任何更正。
  
  
  我們無意在此一一指出你的不實之處。謹希望從事新聞傳媒的校友你能夠秉持客觀、真實的新聞原則。
  
  身處國際大都會的紐約,作為哥倫比亞大學正式註冊的唯一代表中國大陸學生學者的組織,我們時刻都在關心著祖國的建設和發展,並努力地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紐約聯合國大廈前的廣場上,曾經迴響著我們抗議北約轟炸中國大使館的聲音;曼哈頓中城華爾道夫酒店門前的馬路兩邊,記錄了我們傾盆大雨中抗議陳水扁台獨行徑的怒吼;肯尼迪國際機場也見證了我們歡迎江主席和朱總理來紐約訪問時的喜悅。在上千名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校友中,很多人已經學成回國,在各個行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我們也為你事業的成功和對祖國的貢獻而高興。我們希望這次事件不要成為你今後進一步發展的障礙,希望你能夠把這一事件看成是對你的一次考驗,以真誠面對公眾,以誠信換誠信,在未來的人生中書寫出美麗的篇章!
  
  
  最後,讓我們以你在《文匯報》上的一段文字來共勉:
  
  
  "我看沒有比信任危機更可怕的了。它是社會的毒素,無聲無息卻充滿負面的能量,足以銷蝕人的勇氣和友善,更會使一個國家,民族喪失最後的團隊精神。信任的建立,需要真誠的日積月累;信任的崩潰,一句謊言就夠了。在保持和重建信任的過程中,能不能首先要求中國的文化人保持真誠,能不能要求我們的文字保持真誠?巴金先生已經老了,但他的精神鼓舞著我們:人,如果想誠實,還是做得到的。"
  
  
  
  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
  
  
  2002年1月20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61

帖子

4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2

積分
41
3
 樓主| 豬肉點心 發表於 2005-1-11 15:52 | 只看該作者
楊瀾之於木子美


在曾經沸沸揚揚的吳征楊瀾事件中,楊瀾的表現很不簡單。面對一層甚於一層的揭批「吳徵文憑」與「楊瀾傳奇」的聲浪,楊瀾可以得到主流媒體為其護法(至今主流媒體沒有正面報道此事的文字),採取了設「警察」網址、要求國內某些媒體道歉、發律師信給海外媒體等行為,在主流媒體上依然保持從容不迫,風度優雅的形象,義正辭嚴地駁斥那些「攻擊」、「匿名」、「栽贓」的「懦夫」。有人甚至猜測,「她有調動政治資源的力量」。楊瀾的表現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在這次事件中楊瀾並不是一個弱勢的角色。
     不由想起了處於另一個沸沸揚揚的事件中的女人:木子美,還可以加上竹影青瞳。
     對於木子美與竹影青瞳,媒體或個人對其的「討伐」雖然聲勢浩大,但是深度與針對程度,並不及吳楊事件,然而木子美的辭職與被封殺(blogchina在首頁取消其連接),竹影青瞳的緘默與辭職,卻給我們一種感覺:木子美和竹影青瞳,更象勇敢地張開美麗羽翼的孔雀,面對討伐,儘管或許個人內心堅定,卻仍是孤獨而柔弱的。
     為什麼楊瀾在討伐中是強者,而木子美卻是弱者?為什麼主流媒體可以做楊瀾的護法,而對木子美更多的是義正辭嚴的指責,或者再加上一點對予弱者的同情?
     不能簡單地說,楊瀾的個人實力比木子美強大。同樣作為一個女子,即使由於閱歷或知識等的差異,在事件中個人表現可以不同,但其所處強弱位置應該並無大的不同,更何況,誠信之於性自由,對前者的質疑更應具有公共空間的性質和影響力。
     那麼,是什麼造成了楊瀾與木子美強弱的不同?我們有下面幾個問題可以討論。

     一、楊瀾經營的社會化與木子美經營的個人化

     楊瀾是乖巧的,乖巧表現在她經營自己的方向。
     作為女性的楊瀾是美的,形象、氣質、話語習慣,無不體現其修養。修養是什麼,中學課本里告訴我們其實修養就是一種控制能力。而身體理論認為,修養是一種「計劃的自戀」,是根據社會強加的法規對身體(個人)進行自我投資,是一種身體(個人)日益馴服於公眾倫理的過程。楊瀾的張揚,是一種公眾價值觀認可下的張揚;楊瀾的個性,是一種自覺置於價值符號之下的個性。
     作為節目主持人的楊瀾是成功的。她的成功,一方面表現在個人的才能、個性的恰當運用與發揮,另一方面,是對中央電視台的意志的自覺的服從。一個名叫joanmaltese的美國人曾在cctv9工作了一年半,她記錄、撰寫了自己在那裡工作的經歷和感受,寫那些工作人員新聞價值觀念、工作態度上「無言的一致的見解,默契」與「順從」。所以,楊瀾的成功,不能簡單地說是一個新聞人的成功,而是她做到了服從中央電視台意志與少許的「合法」的張揚的完美結合。用身體理論的語言說,是一種對美的控制性的、功能性的頌揚,
     作為商人的楊瀾也是成功的。非常有效地利用名氣,恰當地包裝,都是成功的因素。我們在這裡不是質疑楊瀾的成功,而是指向成功的內涵。《憑海臨風》的價值在哪裡,那大片的空白,並無多少專業審美性的照片,沒有深層蘊涵的文字(不知道讀者以為和木子美與竹影青瞳的文字相比如何),有多少東西可以與時間共存?她在恰當的時間出現,恰當地地利用了名人效應,自然有合理的營利。
     楊瀾經營自己,在一種公眾認可的價值體系下,「在秩序的舞台上跳舞」,在體制下發揮,就好象八股取士中那些優秀的進士,也是難能可貴的。但是對於個體意義來講,卻又是一種自覺地扭曲,一種變態(改變生命原態)的得意。
     無論如何,在社會意義上,她是成功的。她是被多數人認可的。她贏得了支持的力量。
     木子美所經營的,也是自己,但是卻是以本我為參照的個人化的經營。馬爾庫塞認為,本我是人的無意識領域,也是最快樂的領域。
     作為女性的木子美也是美的,儘管媒體對她太苛刻,連「有氣質」的評論也不很少給她。我看到最正面的評價,是網路上用「無邪的笑」註釋木子美的一張照片。但是她說「如果我算長得丑,那麼多男人還會前赴後繼?」就我個人而言,看到她的面向藍天的眼睛,看到她張揚著那張並不完美的臉時的自信,我不能不說,有一種東西打動了我。身體理論認為:當女人承認首先給自身以快感,在自身獲得快感,除了她自己的意象外沒有任何其他慾望或超驗的東西時,她才是最完美的,因此也最具有誘惑力。木子美那一意孤行的性愛與寫作作風,那種快樂的自信,不能不承認也是一種吸引力。
     木子美的經營,是一種個人化的經營。她的文字是個人化的。儘管有人猜度,她的文字是一種商業性的經營,是一種公開的挑逗。不討論這些猜度是否有誅心的嫌疑,只要看看她做的事:雙方自願或者兩情相悅的性愛經歷,抒寫自我感受的私人日記,然後放在網上屬於她自己的空間里。如果再進一步,她的文字的優劣不論,單就形式而言,一個女孩子的生活日記,甚至划不到文學作品的範圍內,拿她和衛慧、棉棉放在一起也是不妥當的。作為一個性專欄編輯,一個媒體圈中的人,她不會沒有途徑來取得交換價值。所以,我寧可相信她自己的話,她的性愛是沒有功利的,沒有用性來交換錢、權或什麼機會,她的文字也是沒有功利的,一種快樂原則下的率性而為而已。我在這裡當然不能評論楊瀾的社交,事實上我也不清楚。我只是想說一個結果,那就是,現在,楊瀾能調動政治力量,而木子美不能。
     由於網路的開放性,木子美受到非同尋常的關注,她辭職到新的公司,她的生活,如一網友所言,「一地碎片」,我想不一定就是她的初衷。所以,拿她的文字來說,她的工作來說,她都沒有經營得那麼盡善盡美,她一直在做並且做得很好的,是她的極致的、個性的、獨立的、快樂的生活方式與行為方式。
     說起楊瀾和木子美的經營,忽然就想到了大觀園裡的薛寶釵和林黛玉。薛寶釵世事洞明皆學問,她是複雜的,也是既有的社會秩序需要、歡迎和認可的。林黛玉是真實和單純的,她不想那麼複雜,但她的本我的追求,卻是比較乖張和不那麼討人喜歡。但是,無論有多少人喜歡薛寶釵,林黛玉作為回歸本我的個人,卻更接近真實的生命本體。
     木子美或者林黛玉,是冒了失去權威者護法的危險的。

     二、楊瀾的合法性與木子美的不合法性

     楊瀾的美麗和展示是合法的。這是因為她符合公眾價值體系,符合掌握社會機器和主流媒體大多數人的價值觀、道德觀,因為,她就是他們中的一分子。
     中國歷史最長、影響最深遠的,是封建的專制社會,封建專制在意識形態領域的管制就是封建的倫理綱常。尼采和德勒茲都將歷史看作是一個不斷地對身體的編碼過程,就此理論我們可以說,從漫長的封建倫理綱常控制下走過來的人們,經歷了一個身體(個人)被控制、禁錮、由被迫遵守到化為自己自覺的意識形態的過程。這種已化為自覺的倫理,包括價值觀和道德的認同。
     然而這個歷史,在個人的身體內,並不是一個萬涓成河、海納百川的過程,而是一個不斷或正在進行鬥爭的過程。
     尼採的《道德的譜系》中說,就道德的譜系而言,道德並不是一個固定點衍化而來,而是在善與惡的爭鬥中,在權力與身體(權力與個人)的廝殺中發展形成的。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人,特別是知識分子,其身體的「內爆」與權力的干涉一直處於一種對抗中,處於一種瀕於分裂的狀態,而如果讓自己擺脫這種分裂的煩惱,走向皆大歡喜的「修身齊家」,必須起碼在表面上遵從這種道德。這種走向,是艱難的,艱難在於必然地對個體慾望、生命本能的壓制與禁錮。就如弗洛伊德所承認的:壓抑是文明的必要代價。因而,中國人特別是知識分子,內心總是複雜的,這種複雜最後成就了中國人的深沉。記得有人說過:中國人的深沉是與生俱來的,我相信。經由這種權力的歷史的編碼,才有了全社會共通的、大多數人的價值觀和道德認同。
     楊瀾也是深沉的,並使深沉(余傑稱為「文化感覺」)成為顯形的個人魅力。她的在中央電視台的立足,她的出國留學,她的相夫教子,她的優雅與才識,都是一種自覺地服從於編碼的過程。她的所作所為,是符合大多數的意志的,從而也是合法的。所以她被大多數人認同,被作為申奧形象大使。而人最本質的東西,譬如誠信,在這個大前提下,反而顯得不那麼重要。
     為什麼說符合多數就是合法?這裡有一個多數人的道德「暴政」問題。在多數人早已被馴服的身體里,道德早已成為條件反射一樣的自覺,凡符合的都是「烏拉」,不符合的自然就要怒目而視。在這種道德「暴政」下,楊瀾自然就是合法的。
     而木子美的不合法也可由此推導。
     木子美本身沒有任何特出眾人之處,一個普通的女孩子,無驚人之貌之才,普通的學歷,普通的工作。她做著自己喜歡的事,私生活可能有些放縱(脫離公眾的道德而任由個人的意志飛奔),與一些男人發生了兩情相悅、雙方自願的性愛關係。並且在網路blog里寫出來。一個女孩子,做自己喜歡又不勉強別人的事,自己寫出來欣賞,也沒有什麼呀。大家聲討最多的,是她的頻繁的更換性愛對象,與他的在日記中說出某個性愛對象的名字。還是用木子美的原話來說吧――「明天換一個那是我的自由」。「我當時並不是故意的,並很快刪除了,但已經被轉貼開去,造成了這樣的後果。我和當事人就此已經溝通過了,對方已經不很介意,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樣。」
     至於有人危言竦聽地說「大多數年輕人,還缺乏成熟的排判斷力和自製行為,受木子美的影響很容易迷失方向,步入犯罪深淵並擾亂社會道德準繩和秩序」,誰都知道,這不是木子美的錯。這裡不想再解釋。
     所以,木子美沒有主動、也沒有真的去危害到他人,也沒有從中營利,但是她是不合法的,因為她沒有象多數人那樣馴服,沒有壓抑自己,她上了現代文明的當。
     說木子美上了現代文明的當,是因為人們相信現代是個人解放、個性自由的歷史時期。密爾在《論自由》中認為,即使個人的行為是由非理性的、破壞的、愚蠢的和情感性的考慮所激發的,只要他們的行為沒有傷害他人,對其加以干涉是道德上無法允許的。但是,目前還沒有達到,多數人,並沒有施以文明應予人應有的道德寬容。
     一向能夠尊重個體生命的社會學專家李銀河認為木子美現象標誌著「在中國這樣一個傳統道德根深蒂固的社會中,人們的行為模式發生了劇烈的變遷」。從形而上的角度看,木子美現象的確對多數人固有的道德觀念與價值體系構成了強烈的衝擊。所以在多數人的道德「暴政」之下,木子美就「越過了社會的道德底線乃至法律底線」,所以,她是不合法的。
     楊瀾之與木子美,強弱之勢明明白白,如果說楊瀾能夠調動百萬之師,木子美則差不多只是匹夫之勇,只能做到婉轉地反擊「比如有人喜歡買文憑……」如此而已。
     儘管人人嚮往單純,感覺到在複雜的世態人生里活著很累,說到某個藍色的眼睛純凈而透明時也很羨慕。但是,通向簡單的路很遠。在複雜就是合法,簡單就有悖「公理」的慣性之下,那一座面朝大海的房子,總只是在理想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61

帖子

4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2

積分
41
4
 樓主| 豬肉點心 發表於 2005-1-11 15:53 | 只看該作者
楊瀾名人訪談木子美遭奚落



楊:聽說您已經離開現在的單位,是這樣嗎?
    
  木:我明天會正式辭職。我會很正常地到下一個公司上班,但我現在不想提到新單位的名字,我不想給它帶來干擾。
    
  楊:據媒體報道,在您的日記里,提到了與您有關的其他人的真名實姓,您不覺得這樣會侵犯他人的隱私權嗎?
    
  木:我提到真名的只有一個,但現在已經不存在什麼問題了,我和當事人就此已經溝通過了,對方已經不很介意,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樣。我當時並不是故意的,並很快刪除了,但已經被轉貼開去,造成了這樣的後果。
    
  楊:《某周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您曾說「要採訪我,必須先和我上床;在床上能用多長時間,我就給你多長時間的採訪」。是這樣嗎?
    
  木:那不是我針對他(那位記者)說的,而是早在8月我寫在博客上的,本是與一個圈內人在簡訊上的調侃,後來我把它寫到網路日記里。當然咯,如果是女人想採訪我,比如你,我還是喜歡試試同性戀的~~
    
  楊:請問最長時間的採訪是多久呢??
    
  木:我們探討了整本金瓶梅的藝術價值……
    
  楊:請問您和多少男性發生過關係呢??
    
  木:一般一周換一兩個,大概有4年罷,你自己算算看吧。
      
  楊:有人把您和衛慧、棉棉、九丹相提並論,您怎麼看?
    
  木:她們不過是小學生,看了幾部av,讀了幾篇入門作,就大模大樣用身體寫作了。如果她們願意,我可以收她們跟我做論文,我的口號,身體不可以寫作,液體才可以寫作!! 
    
  楊:還有一個名女人遽美鳳,你覺得她和你是一個檔次的么??
    
  木:當然不是!我們的本質區別在於,我們家的攝像頭是網上直播的。我這裡有vip會員卡,如果你想要,或者您老公想要,隨便拿去好了……
      
  楊:有人說你的照片是藝術照,實際上看起來很醜,你覺得自己丑嗎?
    
  木:(笑),嘿嘿,男人很少提及這個問題,他們一般不注意你長得美醜與否,他們的眼睛一般只盯著胸部以下...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我算長得丑,那麼多男人還會前赴後繼?呵呵。
    
  楊:請用一句話概括男人的本質好嗎?
    
  木:男人脫了衣服都是一樣的...
      
  楊:請問您對很多人罵你無恥有什麼想法?
    
  木:《某周刊》那位記者和我聊了很多,我覺得每個記者都有自己的視角,但對我的表達都不是很到位,何為無恥,敢作敢為我不認為是無恥,我喜歡和男人睡覺,那麼就睡咯,明天換一個那是我的自由。比如有人喜歡買文憑,那不無恥,那是為了和家人有個交代,方鴻漸不就是這麼乾的嗎?買了文憑招搖撞騙,還死不承認,那才是真無恥~~~
  
  上面的採訪,網上轉貼的很多 沒有太留心。
  
  這幾天休假,在乾洗店買了一份報紙。看了上面的採訪,內容大體差不多,不過標題變得更煽情:針尖對鋒芒,楊讕過招木子美。而且比網上的轉貼,多了一句話。最後的結尾是:
  
  楊:請問您對很多人罵你無恥有什麼想法?
    
  木:《某周刊》那位記者和我聊了很多,我覺得每個記者都有自己的視角,但對我的表達都不是很到位,何為無恥,敢作敢為我不認為是無恥,我喜歡和男人睡覺,那麼就睡咯,明天換一個那是我的自由。比如有人喜歡買文憑,那不無恥,那是為了和家人有個交代,方鴻漸不就是這麼乾的嗎?買了文憑招搖撞騙,還死不承認,那才是真無恥~~~
  
  楊:我看我們今天就談到這裡吧。
  
  細細評來,覺得很有意思。俺覺得這個木小姐端的是不簡單。
  
  整個採訪,前面看起來雙方沒有勝負之分。對木小姐的這種另類和訝異,楊讕的最後一問多少帶有一些挑釁和鄙夷,可妙就妙在木小姐的回擊很絕。
  
  大家都知道,2001年底,楊讕的夫婿吳征就被陷在「假文憑事件」的飛短流長中,傳言在北美與國內之間,網上和網下傳來轉去,媒體炒作稱「假文憑引得董事會換人,吳征淡出新浪」。也許對於成功人士楊讕夫婦來說,「假文憑事件」儘管已經過去,但誰能說這不是楊女士心中的隱疼呢?木小姐對楊讕說:「何為無恥,敢作敢為我不認為是無恥,我喜歡和男人睡覺,那麼就睡咯,明天換一個那是我的自由。比如有人喜歡買文憑,那不無恥,那是為了和家人有個交代,方鴻漸不就是這麼乾的嗎?買了文憑招搖撞騙,還死不承認,那才是真無恥~~~ 」。也許,潛台詞就是:德行!
  
  楊:我看我們今天就談到這裡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2678

帖子

68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7
5
ぜ射手の天秤い 發表於 2005-1-11 16:13 | 只看該作者
不過趙薇本人的有些做法也的確不對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2382

帖子

49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99
6
wssandy 發表於 2005-1-11 16:37 | 只看該作者
什麼意思?什麼目的?不懂也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5-1-11 18:55 | 只看該作者
好厲害的木子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8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5-1-11 19:10 | 只看該作者
不是一般人物,要對她刮目相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951

帖子

19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5
9
心繭 發表於 2005-1-12 09:22 | 只看該作者
木子美厲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10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1-12 10:07 | 只看該作者
名嘴楊瀾,居然被木子奚落。

木子美不簡單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9

主題

2112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11
せδつ琴心ず 發表於 2005-1-12 15:44 | 只看該作者
一鳴驚人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7: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