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澳媒:親華新總理將重塑澳大利亞外交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加飯西 發表於 2015-9-16 14: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澳大利亞新總理特恩布爾是個怎樣的人?除了曾任澳大利亞通訊部長之外,特恩布爾的「知華派」標籤十分引人注目,他與中國在私人關係、投資合作和外交構想方面都表現出深刻聯繫,這種「親華」傾向成了澳大利亞媒體矚目的焦點。

澳大利亞《財經觀察》雜誌9月15日刊發的一篇評論文章指出,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與中國有著深厚的私人關係和商業往來,而這有可能將重塑澳大利亞與中國的經濟關係。特恩布爾的兒子阿歷克斯能講流利中文,並且與一位有中國政府背景的學者的女兒王怡文(音)結了婚。特恩布爾本人早在1994年就開始在中國投資,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合資採礦企業。

特恩布爾在對中國歷史的認知上也表現出遠遠超過其同儕的深刻水準。今年8月6日,特恩布爾在悉尼「澳大利亞-中國商務周」論壇發表演講時曾表示,不應忘卻二戰時中國是澳大利亞的堅定盟友。澳大利亞媒體此前也有報道稱,特恩布爾在中國話題上思考深,談得也有水平,表現出對中國近代歷史的熟稔。他對中國的理解受到基辛格《論中國》一書的影響。這位美國前國務卿認為,中國專註於維持經濟增長,無意向別國強加其政體。



澳大利亞新總理特恩布爾(左)


《悉尼先驅晨報》今年3月刊發的一篇評論或許最為明確地揭示了特恩布爾對中國以及中澳關係的看法。儘管當時特恩布爾仍只是澳大利亞通訊部長,但文章已經明確指出,如果特恩布爾成為澳大利亞總理,他將撼動此前兩黨保持多年的將外交政策與政治議程隔離開來的默契共識,澳大利亞也將重新定位自己在亞洲的位置。

澳大利亞媒體的這篇評論題為「特恩布爾:將澳大利亞在地圖上擺正的人」(Malcolm Turnbull: the man to put Australia on the map)。文章稱,如果特恩布爾成為澳大利亞第29任首相,這將給澳大利亞帶來極大的改變。特恩布爾是一位非常不尋常的政治家,他可能引發新的爭論的其中一個領域是經濟,但最大的驚喜仍在其外交政策。

特恩布爾對於國際事務有著濃厚的興趣,過去幾年裡,特恩布爾已經精心論證過他對於澳大利亞外交政策的一系列看法。首先,他非常重視亞洲經濟崛起的政治和戰略意義,尤其是中國。他把它稱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偉大的地緣政治變革」。這與澳大利亞其他領導人形成鮮明對比,特別是曾撰文認為中國經濟增長不會對澳大利亞外交政策產生任何影響的前總理阿博特。

其次,特恩布爾承認地緣政治力量平衡的轉移正在帶來巨大挑戰,澳大利亞所習慣的西方主導的全球秩序已經不適應新的變化。而在澳大利亞的大部分領導人都樂於以華盛頓為參考坐標應對中國崛起的同時,特恩布爾對華盛頓並不持有類似的依賴心理。儘管特恩布爾讚許奧巴馬「亞太再平衡」的戰略方針,但他早在2011年就曾指出,華盛頓對於中國的崛起「似乎完全狼狽不堪」。

特恩布爾相信澳大利亞需要自主應對亞洲世紀的地緣政治挑戰,他曾告誡不要「對美國奉獻過度的忠誠與愛」,同時也反對「給北京同樣奢侈的讚美」。在南海問題上,他赤裸裸地批評過中國,但他對澳美關係的認識才真正將他與澳大利亞政壇主流觀點分離開來,他曾直言警告,保持與美國的關係不代表澳大利亞要為此忽視自己的真正利益。「我們必須面對現實,我們的國家利益要求我們既保持與華盛頓的盟友關係,也需要與北京成為好朋友。」

特恩布爾的結論是,這一切意味著澳大利亞必須從根本上重新考慮其在亞洲的地位。美國遠不能提供確定的有關中國問題的全部答案,而澳大利亞過去的戰略和外交姿態同樣不能給出有關未來的答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0: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