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歸們 你的學費回本了嗎?

[複製鏈接]

66

主題

224

帖子

877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泉水先生 發表於 2015-8-21 09: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海歸」的日子,現在越來越不好過了。這幾年,出國留學大軍日益壯大,國外文憑正在失去以往的光環,嚴峻的就業形勢也在不斷壓低應屆生平均起薪。難怪媒體連年潑冷水:動輒上百萬元的留學費用,有多少畢業生回國工作能「回本」?其實,大家開始算出國留學的經濟賬,說明持續多年的留學熱正在回歸理性。

  一些學生和家長漸漸從熾熱的留學情結中跳了出來:與其畢業即背上沉重的債務,還不如在國內讀大學、研究生,用低廉得多的教育投入換來更便利的就業條件。還有很多懷著留學夢的青年,正在探索一種「先就業再回爐」的模式——他們在大學畢業后先就業,等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和存款之後再申請出國讀碩士,無論是經濟條件還是職業規劃,都準備得更為充分。

  不過,仍有很多並不富裕的年輕家長們,想儘快把孩子送到國外。只不過,他們很可能低估了留學的實際成本——留學的真正花銷,遠不止每年五六萬美元的學費和生活費。為了進入理想的國外大學,他們可能要準備更多。即使國外大學提供了名目繁多的獎學金、助學金,這一部分的開銷數額恐怕仍然不小。


美國大學招生制度,包含了各種隱形門檻。為了達到他們的錄取標準,申請者必須努力打造一份全面且不同尋常的簡歷,這往往意味著9個不同的課外活動、6段學生會領導經歷、3個不同體育項目的校隊、去非洲當志願者以及亮眼的考試成績。除了分數,申請美國大學還必須攢夠一定的經驗值,培養所謂的綜合素質,而這些「活動」,無疑會把家境一般的孩子擋在門外。

  美國名校學生家長的收入分佈,似乎證實了這種潛規則。我看到的一份數據顯示,有45%的哈佛學生家庭年收入超過20萬美元——相當於美國的前4%;在斯坦福大學,有接近一半的學生家庭年收入超過30萬美元——相當於美國的前1.5%。對外國申請者而言,大概情況也不會好太多。要在激烈的入學申請競爭中勝出,必須在各個方面做出遠遠超出同輩的努力。

  其實留學這種事,也無需只從經濟回報上來衡量。在國外讀過書的人都明白,即使短期內償還不了父母多年來的無息貸款,他們也會得到學業成就之外的諸多饋贈。在異國他鄉學習生活、應對挑戰、忍受孤獨,是一段難得的人生體驗。結交的外國小夥伴們可能會成為一生的摯友——甚至是工作夥伴、家人,這些都是意外的驚喜。此外,留學回來的年輕人因為擁有相似的經歷,彼此更容易認同,正在形成新的圈子……如果有後悔的話,估計不是交了多少學費,而是沒有更好的享受這段一去不復返的留學時光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2: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