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家發現可「呼吸」鈾的細菌騰訊科學(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5-6-24 22: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騰訊科學2015年06月17日07:    騰訊科技

  [摘要]科學家在科羅拉多州丹佛以西大約200英里的鈾礦石粉碎地點發現了奇特菌株,可「呼吸」環境中的高濃度鈾。

  

  [align="center"]生物方法一旦成功,就可以在鈾核武庫附近、核電站燃料處理等地方使用,以降低環境的鈾濃度

  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發現一種可「呼吸」鈾的細菌,能夠清理被污染的地下水,後者主要生存在鈾礦石加工工廠或者製造核武器的地點。來自羅格斯大學的科學家在科羅拉多州丹佛以西大約200英里的鈾礦石粉碎地點發現了這些細菌菌株,其被命名為β-變形菌,能夠呼吸氧氣或者鈾進入化學反應,並從中汲取能量。可呼吸鈾的細菌在微生物界是相當罕見的,它們能夠吸入鈾,科學家此前在鈾濃度減少的地下水中發現鐵細菌呼吸較為活躍。

  不過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沒有證明這些呼吸鐵元素的細菌是否也能夠呼吸空氣中的鈾,研究認為細菌可能通過化學反應消耗鈾元素。羅格斯大學團隊觀察了這些細菌的活動過程,並從一些濃度適合的環境中分離出新的菌株,研究菌株是如何演變的。針對可呼吸鈾元素細菌的研究,科學家已經完成了它們的基因組測序,以便未來對其進行遺傳因子的研究,了解這些細菌是如何在鈾環境中生長的。

  科羅拉多河地下水存在鈾的污染問題,科學家希望通過化學方法將其進行稀釋,但是這個方法過於昂貴、危險,因此生物學處理方法是一種潛在的途徑,尤其是在高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地方,劑量過高的環境中也不利於化學方法的展開。因此生物方法一旦成功,就可以在鈾核武庫附近、核電站燃料處理等地方使用,以降低環境的鈾濃度。同時,美軍使用的貧油穿甲彈也需要進行處理,中東許多地方在經歷戰爭后遺留著這些物質,有可能在地下水中出現高濃度的鈾。(羅輯/編譯)

  正在播放×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21: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