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林鄭月娥投書南早:望泛民回心轉意 通過普選方案

[複製鏈接]

23

主題

23

帖子

15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iaolongren 發表於 2015-6-16 20: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林鄭月娥投書南早:望泛民回心轉意 通過普選方案
2015-06-15 南早中文 南早中文 南早中文  微信號 nanhuazaobao
功能介紹 《南華早報》創刊於1903年,是香港首屈一指的英文報章,以權威、獨立、具影響力的報道,受中港兩地和亞太地區一致推崇。南華早報中文網是南華早報專為中文讀者服務的新聞及信息內容平台。

為落實普選行政長官,特區政府已向立法會提交修改《基本法》附件一的議案,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將會在本星期三的立法會會議上動議通過該議案,預計可於本星期內完成辯論並付諸表決。立法會41位建制派議員已公開表示支持政府提出的方案,方案能否得到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讓全港五百萬合資格選民能夠以「一人一票」方式選出下一任行政長官,繫於立法會泛民議員的一念之間。

我曾經公開說過,政改是我公務生涯中最具挑戰性的工作。事實上,處理政改不單是一項公務,更是一份為香港政治體制開創歷史的使命感。自從行政長官於二○一三年十月宣布成立由我領導的政改諮詢專責小組(專責小組)以來,推動政改一直都是我放在首位的工作。在這二十個月以來,我出席了124場諮詢會及論壇、約20次落區進行宣傳,也先後約100次會見傳媒回應有關政改的提問,其他與立法會議員、專業團體和學者的會面更是不計其數。我和其他官員「瞓身」參與政改工作,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把選票送到全港五百萬合資格選民手上,讓大家可以由二○一七年起以「一人一票」方式選出行政長官。

從回歸以來的政改工作可見,推動民主發展是一條崎嶇道路,難度極高,特區政府嘗過成功和失敗,記憶猶新。在過去二十個月里,儘管專責小組多番努力,都無法說服部分泛民議員和某些政團,政改必須建基於《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相關解釋及決定。偏離這個清晰的法律基礎,普選只會是「鏡花水月」,難以實現。今天的情況著實令人擔心。

我在一九八○年加入政府,從事公務已35年,在不同工作崗位上認識各黨派的立法會議員。從我和一眾議員多年來的交往,我真誠地相信,我們都是為香港的未來而努力。我宣誓任職主要官員時,和立法會議員宣誓就任時一樣,都承諾會擁護《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服務。縱然官員與議員的角色不同,大家對一些政策或事件的立場有時甚至是「南轅北轍」,但出發點都應是為全港市民著想。我亦時刻銘記,制定任何公共政策,必須以全港市民的整體和長遠利益和福祉為依歸。

放在我們面前的行政長官普選方案,就正正是一套以同時符合國家和香港整體及長遠利益為依歸的方案。它完全符合《基本法》和去年八月三十一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決定》(《8‧31決定》)的有關規定,符合特區政治體制設計的原則,並用好了《決定》提供的空間,設計出一套公開、公平、公正及具競爭性的行政長官普選制度。這個方案既能回應社會各界人士要求如期落實普選行政長官的強烈訴求,亦能在眾多不同的意見中取得平衡,切合香港現時的實際情況,讓普選行政長官的目標得以落實。方案內有以下三個民主、開放的元素,特別值得注意:

(一)入閘門檻低利更多競爭:我們建議採納比現時低的推薦人數下限,並首次引入推薦人數上限,即有志成為行政長官參選人須獲得不少於120名但不多於240名提名委員會委員聯合推薦,制度上可容許最少有五個和最多10個參選名額,為爭取提名過程提供更多選擇,從而提高競爭性;

(二)投二至N票利公平競爭:提名委員會委員可完全按照參選人的理念、政綱及表現去考慮是否支持所有參選人,不用因為他手上的票數有限而要作出取捨。參選人因而可以有更大空間去爭取提名委員會委員的支持,而提名委員會委員亦有更大空間支持心儀的參選人;以及

(三)提委投暗票利自由選擇:由於提名委員會委員無需公開他們的投票取向,他們可在免受任何壓力的情況下,憑其自由意志提名他們認為值得支持的參選人。

這個普選方案是合憲、合法、合情、合理的,而且是公開、公平、公正、具有競爭性的,值得向社會推介。相對於目前由1200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去選出行政長官,現時政府提出的方案肯定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若然立法會否決方案,香港政制發展只能原地踏步,要達至普選行政長官這目標和隨後可普選立法會所有議員的目標將遙遙無期。

在政改的討論中,泛民議員重複得最多的其中一項「否決理據」,就是擔心通過方案后,日後就沒有改善的空間,即他們所謂的「袋一世」。我希望在此再次重申:《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及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四年的《解釋》已清楚提供可啟動進一步修改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法律基礎及程序,因此根本不存在「袋一世」的問題。至於是否有需要進行修改及啟動相關修改程序,將按上述的程序,由當任行政長官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作出考慮。

另一個常常使用的「否決理據」,就是特區政府沒有如實將香港市民(特別是泛民議員)對政改的意見及訴求向中央反映,所以一切應該推倒重來。我再次鄭重指出,行政長官及專責小組在去年七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報告,已如實反映我們在諮詢期間收到的意見,所有收到的書面意見亦已原文收錄在專責小組報告的附錄內。此外,特區政府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8‧31決定》前,亦先後四次安排包括泛民議員在內的全體立法會議員與中央負責政改的官員會面(包括去年三月由我主持的早餐會、四月的上海之行、七月在政府總部與中聯辦主任會面及八月的深圳座談會),讓議員直接向中央官員表達意見。因此,任何對特區政府「矇騙中央」的指控根本不成立。

各位泛民議員,在立法會會議廳內,你們坐在政府官員的對面,但「對坐」不等於「對立」。我們在不少社會民生議題上都可以在激辯之後達致共識,令利民政策可以順利執行。在政改的問題上,雖然我們對落實行政長官普選的具體安排未必有一致的看法,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今天必然要處於對立面。既然大家都是為香港的民主發展而努力,我希望大家可放下成見,朝著這共同目標邁進,不要放棄通過方案的機會,不要讓二○一七年「一人一票」選出行政長官的夢想幻滅。

雖然泛民議員已多次公開表明會捆綁投票,否決任何根據《8‧31決定》框架提出的方案,但我想再次懇切呼籲泛民議員三思。多項民意調查顯示,支持通過方案的受訪者多於反對的數目,民意傾向非常清晰。我衷心希望在方案表決時,你們可以按多數民意,投下支持普選行政長官方案的重要一票。

現在是香港民主發展的關鍵時刻。我固然擔心社會上會否因應政改即將表決而再次出現激烈的抗爭行動,但我更擔心的是政改方案若然被否決,香港的民主發展將停滯不前,社會及議會繼續內耗,最終受害的將會是全港市民。作為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人,想到這情況,怎可以無動於衷?我希望泛民議員能權衡箇中利害,為了讓全港五百萬合資格選民可手握一票,為了讓香港的民主發展踏出歷史性的一步,請拿出政治勇氣,作出明智抉擇,通過普選行政長官方案。

文/林鄭月娥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


版權聲明:《南華早報中文網》所有文章版權由香港《南華早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4: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