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最易讀錯的12個河流名稱 !一定要看看喲

[複製鏈接]

4795

主題

4842

帖子

709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吃貨一號 發表於 2015-5-28 15: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國幅員遼闊,有大大小小的許多條河流。由於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有一些河流的名稱很容易讀錯。今擇選12個很容易讀錯的河流名稱於此,看諸君能讀對幾個。

  

  


  一、瀑(bào)河。河北水名。容易錯讀成瀑布的瀑(pu)。瀑河發源於太行山東麓,流經河北的徐水縣和安新縣境內,到了華北明珠白洋淀後向東注入入海河。

  

  


  二、渦(guō)河。流經豫、皖兩省,為淮河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積15905平方公里,全長423公里。

  

  


  三、洹(huán)河。是河南安陽境內一條古老而重要的河流。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戊子貞,其咬於洹泉」的字名,這說明洹河見之於文字記載,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全長約170公里。

  

  


  四、邗(hán)江。位於江蘇省中部,南臨長江,北接淮水,中貫京杭大運河,邗江因春秋吳王夫差築邗城、開邗溝而得名,距今已有2480多年歷史。

  

  


  五、涪(fú)江。是嘉陵江的支流,發源於岷山主峰雪寶頂,在重慶市合川市市區匯入嘉陵江。全長700千米,流域面積3.64萬平方公里。

  

  


  六、媯(guī)水。位於北京延慶縣八達嶺以北十餘公里處,它源自群峰環繞的松山自然保護區,東穿龍慶峽宛轉出山,至金牛山西折,經媯川繞康西草原流入官廳湖。早在1500年前,北魏酈道元曾親臨勘察,並在《水經注》中寫下一節關於媯水的優美文字;金元兩代帝王耽迷其山光水色,鑾輿而來,駐驊不去。

  

  


  七、淦(gàn)水。因流經湖北咸寧永安鎮南面金山而得名。據史料記載,清光緒八年《咸寧縣誌》云:「淦,《文》從金從水,以邑有金山而河水經焉,故名。」淦水全長120公里,發源於大幕山脈通山縣萬家鄉,河水流經溫泉咸寧,穿斧頭湖,曆法泗洲,越金水閘,匯入波濤滾滾的萬里長江。

  八、滹沱(hū tuó)河。發源於山西省繁峙縣泰戲山孤山村一帶,向西南流經恆山與五台山之間,至界河折向東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東流至河北省獻縣臧橋與子牙河另一支流滏陽河相會入海。全長587公里,流域面積2.73萬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陽武河、雲中河、牧馬河、清水河、南坪河、冶河等。

  

  


  九、泃(jū)河。形成較早,很早就有文獻記載。劉繼興考證,春秋戰國時期即有泃水的記載:魏惠王十六年(公元前354年)「齊師反燕,戰於泃水,齊師遁」(《竹書紀年》)。發源於河北省興隆縣將軍關外的芧山、青灰嶺,流經薊縣、平谷縣、三河縣故城(泃城),由三河縣橋頭村南進入寶坻縣境之西四庄村北,而後沿薊縣、寶坻區界向東流至張古庄與州河相匯(下稱薊運河)。全長206公里,流域面積1712平方公里。

  

  


  十、洨(xiáo)河。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滏陽河上游的一條支流。源出獲鹿、井陘兩縣接壤的五峰山,經獲鹿、欒城、趙縣,入寧晉后與沙河(槐水、槐河)會合后入滏陽河。世界聞名的趙州橋橫跨其上。

  

  


  十一、邕(yōng)江。南寧市的母親河。鬱江流經市區的南寧段稱作邕江,是鬱江自西向東流經南寧市及邕寧縣河段的別稱,全長133.8公里,屬珠江水系。

  十二、涢(yún)水。位於湖北省境內,漢江支流,屬洞庭湖水系,發源於大別山麓的大洪山,涢水是漢水東面最大的一條支流。在涢水兩岸,數百條支流呈葉脈狀分佈,其中流量較大的溧水、溠水、均水、清水河、洑水、瀖水、石河水、楊家河、鄭家河、富水、徐家河、五龍河、支水、浪水、章水、漻水等,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水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6 03: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