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故宮66年來首次展出老照片 17歲婉容秀美照片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5-20 04: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故宮66年來首次展出老照片 17歲婉容秀美照片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坐在文明棍上的溥儀






婉容
  


  
  坐在乾清宮中的溥儀


  攝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的醇郡王奕譞與侍衛照,是故宮博物院保存的時代最早的一張照片;婉容17歲時秀美脫俗的照片,讓人明白其為何能成為末代皇后;而看了高低胖瘦不一的秀女們的選秀照,觀眾將會明白清宮選秀並不像電視劇所描繪的那樣華麗。
  作為慶祝故宮博物院九十華誕的系列展覽之一,「光影百年—故宮老照片特展」在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展廳正式開幕。此次展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故宮老照片第一次展出。
  


  
  清光緒三十二年 釐正官制大臣之相


  


  
  醇郡王奕譞與侍衛(拍攝於1863年)


  據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在清代晚期,西洋攝影技術先是追隨著戰亂和動蕩而進入中國,隨之進入宮廷,故宮因此成為老照片的典藏機構之一。目前,故宮博物院藏老照片近兩萬張、玻璃底片兩萬餘張,既有清宮舊藏,也有民國舊藏。故宮老照片特藏的最大特點是,除社會上一直熱門的「清宮」題材外,還有很多影像涉及百年前的政治、經濟、軍事、教育、外交、風土、民情……涵蓋了晚清至民國歷史的方方面面。
  本次展覽在有限的展陳空間里,精挑細選出近300件展品,以清末民初新舊交替的一個歷史時段作為展覽主線,串聯起「殿堂餘暉」、「群像浮光」、「興業圖強」、「禁宮新生」四個單元,反映從「皇宮」到「博物院」的歷史跨越。
  


  
  古物裝箱南遷


  


  
  公式紫禁城交泰殿東側面


  據院方透露,此次展覽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故宮博物院首個老照片特展,「看點」很多:展覽首次展出老照片原件,眾多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影像以最原始形態呈現在觀眾面前,比如攝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的醇郡王奕譞與侍衛,記錄了24歲的醇郡王奕譞在北京南苑軍營的形象。這是故宮博物院保存的時代最早的一張照片。這次展覽中,不少像此類故宮博物院僅存的孤品首次發布。再比如慈禧40歲時的照片—慈禧70壽辰時,美國總統羅斯福親自發電報致賀,而慈禧回贈羅斯福的禮物,就是那張慈禧40歲時的照片。這些為清宮重要人物和家族的特製之作,具有很高的文物和史料價值。
  除此之外,部分影像內容也十分罕見,如業已不存的建築,某些歷史名人難得的影像和家族群像,部分晚清至民國初年改革振興的圖景和早期院史照片等等,具有很高的文獻和學術價值。像攝於1904年的西苑海晏堂照片—西苑包括北、中、南三海,位於中海的海晏堂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 年),是在原儀鸞殿舊址上仿長春園海晏堂建起的一座西洋樓。樓成后,這裡作為慈禧太後接見外國公使夫人和女賓的場所。此幀照片為我們展現了巴洛克風格在清代宮廷建築中的最後輝煌,該建築現已無存。
  


  
  幼年溥儀


  


  
  李煜瀛題寫「故宮博物院」


  至於婉容17歲時秀美脫俗的照片,讓人明白其為何能成為末代皇后;而看了高低胖瘦不一的秀女們的選秀照,觀眾將會明白清宮選秀並不像電視劇所描繪的那樣華麗。
  據悉,本次展覽不單獨售票,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免費參觀,展期兩個月,至7月17日結束。因部分展出文物的特殊性,其中的32件(冊)珍貴實物限期展出一個月。
  新聞鏈接
  數說博物館日
  全國博物館4510家
  昨天為國際博物館日。國家文物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博物館總數4510家,比2013年度增加了345家,其中非國有博物館982家,佔21.8%,比2009年底翻了一番多。
  從博物館舉辦主體看,國有博物館3528家(國有文化文物部門所屬2798家,國有其他部門所屬730家),非國有博物館982家。其中非國有博物館增速尤為顯著,比2013年度新增171家,所佔比例由2013年的19.5%上升至21.8%。
  從博物館分類來看,綜合類1743家,歷史紀念類1840家,藝術類411家,自然科學類196家,專題類(含其他)320家,雖仍以綜合類、歷史類為主,但博物館的體系結構正在逐步調整完善。
  


  
  西苑海晏堂(1904年)


  


  
  慈禧太后與外國公使夫人


  故宮開發6700種文創產品
  隨著一些文化創意產品的火爆,故宮開始「萌萌噠」。近來,「朝珠耳機」、「皇帝摺扇」、「花翎傘」等來自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備受社會公眾追捧。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去年故宮累計開發6700多種文創產品。「把故宮文化帶回家是故宮研發文化產品的出發點,而真正讓大眾通過產品學習文化、引發思考、獲取精神升華才是故宮博物院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理念和落腳點。」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015/05/20/363509.html#ixzz3acTtrE7l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9: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