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公開建議新冷戰,美國對中國已失去了理智?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4-24 05: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公開建議新冷戰,美國對中國已失去了理智?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美國外交政策權勢集團以及奧巴馬政府在提到中國時是不是已經失去理智、完全失去理性甚至可能充滿妄想?儘管這很難想象,但所有跡象都表明事實的確如此。

  最近幾個月以來,奧巴馬政府官員、著名的美國外交政策協會、美國學者以及「智庫」的言行已經明確坐實了中國政府之前對美國對華策略和意圖抱有的種種懷疑。前澳大利亞總理凱文·路德(Kevin Rudd,中文名:陸克文)在4月16日的《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上對這些懷疑做了如下概述:

  「在中國政府的眼中,美國強烈反對中國的崛起。共產黨領導層去年傳閱的一份文件概括了這種普遍看法。那份文件稱,美國對華策略有五個目標:孤立中國,遏制中國,削弱中國,分裂中國以及破壞中國政權。」

  令人憂愁的是,很容易列出可以證實中國政府上述看法的事項:

  事項1. 美國反對亞投行。

  奧巴馬政府因為抵制中國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簡稱亞投行,AIIB)失敗而釀成外交災難,這件事眼下已是成舊聞。

  亞投行的總部將設在北京,初始資本為500億美元。57個國家——包括七國集團(G7)的所有歐洲成員國、澳大利亞、韓國、俄羅斯、南非以及南亞和東南亞所有重要國家在內——將成為該機構的創始成員國。在大國中,只有日本和美國不是成員國。

  因此,亞投行在成立時擁有的成員國數量(67個)將和總部設在馬尼拉、隸屬於世界銀行集團(World Bank Group)而且由美國和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簡稱ADB)幾乎一樣多。亞投行將具有乃至更加純粹的建設亞洲的血統,而且將賦予更加清晰、更加具有實際價值和可操作性的運營議程。

  除了作為針對中國的主動敵對行為之外,恐怕沒有別的解釋能夠說明為什麼奧巴馬政府會遊說七國集團、澳大利亞和韓國等其他國家抵制亞投行,這個行為表明美國採取的策略是孤立和削弱中國;即阻止中國挑戰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以及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寧願阻礙亞洲的發展。

  事項2.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修改美國對華大戰略。

  上個月,美國外交政策權勢集團的一個支柱機構、總部設在紐約的極具聲望的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簡稱CFR)發表了一篇長達44頁的特別報告,題為《修改美國對華大戰略》(Revising U.S. Grand Strategy Toward China)。

  這篇論文提供了一份路線圖,強烈呼籲美國放棄數十年以來對中國採取「圍交」(congagement,軍事/戰略性的遏制加上經濟/政治上的接觸,旨在勸誘中國融入美國主導的自由化制度和機構中)政策,而代之以一種主動打擊並進一步破壞中國在戰略、政治和經濟上的發展的戰略。簡而言之,就是發起一場新的冷戰。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這篇特別報告的主題是華盛頓-紐約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權勢集團長期盛行的信條——實際上是一個不合邏輯的推論,即美國至關重要的國家利益要求維護美國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東亞地區)不容挑戰的軍事和政治主導地位。因此,奧巴馬/柯林頓大力推動的「重返亞洲」軍事戰略就是對中國的崛起所作出的回應。

  《修改美國對華大戰略》這份長篇大論在很多地方都膚淺得令人震驚,字裡行間充滿了雙重標準的色彩,儘是些自作聰明實為五十步笑百步的搬弄是非。作者對中國的國內政策和對外倡議(包括亞投行、區域雙多邊貿易協定,諸如「新絲綢之路」等合作發展計劃)貼上了各種壓迫和擴張主義的動機和目標,然而卻假定在亞洲維持美國霸權行為的清白和仁慈以及地緣戰略上的必要性。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這篇特別報告的作者提出了美國要想變得「在戰略上更加主動積極迎接中國對美國利益的挑戰」應該採取的舉措和政策……」這些舉措和政策包括「在亞洲(中國除外)地區構建一套新的貿易關係,制定有效政策來應對中國在亞洲及其他地區採取的地緣經濟手段,並且……針對中國創造一套新的技術控制機制。」在奧巴馬政府的「重返亞洲」戰略中,這些政策已經落實或者處於進行之中。

  事項3.五角大樓在媒體和國會大肆宣傳「中國威脅論」,以確保預算增加。

  「中國威脅論」這個錯誤觀念的提供者,為了謀取私利,唆使和補貼各路「智庫」、國家事務期刊、網站及其他媒體大肆傳播有關中國威脅的警報,其音量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從而為五角大樓向國會面索要跟多東亞的預算和行動助威吶喊。

  《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已經成為這種自利做托的一個工具,而由哈里·卡扎尼斯(Harry J. Kazianis)撰寫的一篇題為《超級大國間的攤牌:美國可以制止中國在亞洲的侵略》(Superpower Showdown: America Can Stop Chinese Aggression in Asia)的文章可能是典型之作。

  在更有聲望的《外交事務》雜誌(Foreign Affairs)的2015年3月/4月刊中,我們看到了同樣的現象——由小安德魯·克雷賓涅維奇(Andrew F. Krepinevich, Jr.)執筆的《如何威懾中國:島鏈防禦》(How to Deter China: The Case for Archipelagic Defense)。這篇文章敦促美軍扮演一個新的角色。「美國及其盟友不用冒險在中國軍隊的防禦射程內部署軍艦或調用執行其他更優先任務的潛艇,而是可以以第一島鏈為依託,沿線駐紮配備機動發射裝置和反艦****的地面部隊來執行相同的行動。」

  事項4.  在沖繩縣政府極力反對的情況下,美國在沖繩堅決要建造一座大規模的軍事基地,無論從象意義上還是實際意義上看,都意味著美國將在日本永久性地保留軍事存在。這個基地與日本防禦沒有多少關係,而是旨在維護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霸權。

  美國政府針對中國日益尖銳而且似乎躁狂乃至非理性的言行,其背後究竟是何原因呢?我認為,已故的新加坡偉大領導人李光耀已經提供了答案。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發表於2013年3月刊的一次採訪中,李光耀說:

  「中國長期被瞧不起,被認為是頹廢、虛弱、腐敗和無能的國家,由此而被輕蔑地認為無足輕重;若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而不是在世界上)的地位被他們代替,這在情感上就很難被西方國家接受。」

  「美國人的文化優越感將使得這種心態調整非常困難。美國人認為他們的個人獨立、言論自由至高無上的理念已經被世界普遍接受。但實際上,這些理念從未被完全接受。」

  「和其他新興國家不同,中國只想成為中國,並且被其他國家如此接受,而不是西方世界的一個榮譽成員。中國將希望在這個世紀里能與美國平起平坐。」

  在美國接受並且適應這一現實之前,預計在亞洲將會出現危險和衝突。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YAdjpsF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21: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