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清明節祝賀「快樂」很忌諱 可古人真的曾經快樂過

[複製鏈接]

4

主題

17

帖子

7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再別沁園 發表於 2015-4-3 13: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當有人在清明節前就給你發「清明節快樂」,你是否會一臉冷汗?
近日有篇文章就指出,在不少人看來,清明節帶著濃重的悲情色彩。你造嗎?掃墓只是清明眾多傳統習俗中的一個,在古代,人們的清明節可真是有快樂的一面喔!一起來看看,清明的另一面是什麼樣。
古人清明不止一天 祭祀外也會開心蕩鞦韆
「清明祭祀是清明文化的核心,但清明是個很長的節,因此有多重內涵。」重慶工商大學民俗專家段庸生教授介紹,清明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並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就是說,近20天內均屬清明期間。
「清明萬物復甦,清潔而明凈,古人也開始了大規模的農耕活動。」段庸生表示,古人過清明最重要的習俗雖是祭祀,但還會乘著清風踏青、放風箏、吃寒食、插柳、盪鞦韆、蹴鞠、馬球、射柳等。
其中清明節祭祀,又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祭祀掃墓時都莊嚴肅穆,規規矩矩,但儀式結束后,就變得非常輕鬆,從對逝者的尊敬中轉入自然的親近。在反映清明掃墓結束后的古代圖景中可以看到,各家各戶的孝子賢孫會借著祭祀后的機會,盡情遊樂,活動的項目還很豐富多彩。
「詩歌證明,古人過清明,欲斷魂是一面,開心是另一面。」段庸生舉例除了著名的「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外,唐末《長安清明》中也描寫了「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的歡樂場面。
那為何到了當代,多數市民認為清明就剩下祭祀了呢?段庸生分析認為,工業時代讓農民變成了上班族,清明一度也不放假,因此無法繼續與大自然親近,便逐漸剩下了祭祀這個最重要、操作性也較強的習俗。
2008年,清明被國家定為法定假日後,大家開始認識並回歸清明的多重內涵,踏青、種綠等習俗逐漸在回歸。
踏青、種綠這種習俗自然是值得提倡的,但也有人認為清明節就應該嚴肅。現在的年輕人成天就知道玩,是個節日就要玩,把對古人的尊重拋灑的無影無蹤。對於清明節是否要「快樂」的過,你怎麼看呢?

4

主題

17

帖子

7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0
沙發
 樓主| 再別沁園 發表於 2015-4-3 15:03 | 只看該作者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不知道在美國生活的你們在國外是如何度過清明節的呢?在中國僑網上看到也有關於清明踏青的華僑華人們,希望你們能夠在萬物復甦的季節里享受好春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5 02: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