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徐斌:習近平高度肯定國企地位和作用透露玄機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5-1-8 09: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旁白:如果單看這兩年的中國積極財政的力度,你會以為回到2009年:

  今年中國基礎項目投資超過7萬億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據一位不願具名知情人士稱,中國國務院去年底已批准總投資額逾10萬億元人民幣的七大類基礎設施項目,其中今年投資超過7萬億元。據了解,由國家發改委編製的這七大類投資包含400多個項目,今年開工項目預計約300個,旨在通過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當前經濟增長,確保投資繼續對今年經濟增長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具體項目已下發至各地方政府,有些項目去年底已經開工,投資資金預計來自中央和地方政府、銀行貸款、國有企業以及私營部門等。資料顯示,這七類項目包括:信息電網油氣等重大網路、健康養老服務、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水利、交通、油氣及礦產資源保障等。

  旁白:基建投資刺激經濟這事,見仁見智,我們姑且放在一邊。但大多數分析人士都會認為,長遠看,高質量的經濟增長還是得靠制度改革、靠企業創新。現在問題就在這裡:

  國資委:習近平高度肯定國企地位和作用

  1 月5日,國資委召開黨委會暨中心組學習會,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資國企改革重要批示、講話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措施。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張毅主持會議,國資委領導出席會議,國資委秘書長、各廳局主要負責同志列席會議。會議再一次原原本本學習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及中央領導同志關於國資國企改革問題的重要批示、講話精神,結合當前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討論。大家一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批示、講話站在黨和國家的戰略全局,高度重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重大問題,高度肯定國有企業的地位和作用,強調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明確指出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不斷提高國有企業的活力、影響力、控制力和抗風險能力,對加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

  旁白:作為企業,是創造財富的細胞而已,賺不賺錢才是它的硬指標,那些賠錢賠到手軟的國企,你肯定他們做什麼?答案只有一個:控制力、影響力。換句話說,大領導希望國企成為社會維穩的重要抓手,而非經濟增長的重要基石。這個問題就大啦。因為國企改革目標只能有一個,不可能兼得,這不現實。當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慢慢來,這一點大家都知道:

  發改委還有50餘類價格管制仍未放開

  日前,北京商報記者從國家發改委獲悉,自2014年11月下旬以來,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先後印發了8個文件,放開24項商品和服務價格,下放1項定價許可權。北京商報記者梳理髮現,根據目前的《政府定價目錄》,政府定價的品類有16種,大到水電交通,小到教材物業,都有所涉及。據不完全統計,這16種涉及到的定價項目總共有70多項,加上此前放開的一些,目前政府定價仍有50餘類還沒有涉及,其中就包括水電氣價格、教育收費標準、殯葬服務收費標準等。去年 12月12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就曾表示,今年將加快推進價格改革。落實國務院通過的改革方案,再放開一批價格,下放一批定價許可權,儘快修訂政府定價目錄。國家發改委一位官員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經過陸續放開,目前發改委定價的已經不多,具體還有多少不方便透露。北京工商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表示,雖然聽起來幾十類並不是很多,但是這些項目本身包括了很多具體的分項,比如中介服務定價可能就包括了此前放開的房地產諮詢、資產評估服務、房地產經紀服務等。這些仍未放開的價格都與民生息息相關,如水電氣價格、食鹽、殯葬服務等,所以未來發改委仍有價格放開的空間。

  旁白:發改委每次放開一個價格管制,就意味著相關領域生產率會提升一個百分點。後面還有50餘項價格未放開,那麼意味後面相關行業還大有可為。問題是,它們會接著廢棄這50個行業的價格管制嗎?從趨勢上說,應該是要廢棄的,因為不這麼干,大領導乾脆廢了發改委算了。事實上,非但發改委被老大推著走,央行也如是:

  央行放開民間徵信門檻

  1 月6日下午,央行在官網上發布了《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騰訊徵信有限公司等八家機構做好個人徵信業務的準備工作,準備時間為六個月。這意味著,這八家機構或將成為中國首批商業徵信機構。螞蟻金服芝麻信用副總經理鄧一鳴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主要是針對 2013年頒布的管理條例,希望市場化后大家都能合法合規,這背後需要一些配套的機制和系統。比如:用戶授權,數據採集,處理、產生報告、評級,異議處理等等。」按照通知要求,包括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騰訊徵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徵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鵬元徵信有限公司、中誠信徵信有限公司、中智誠徵信有限公司、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華道徵信有限公司在內的八家機構,要嚴格按照《徵信業管理條例》和《徵信機構管理辦法》進行準備和完善,達到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切實做到依法合規。不過,央行的通知並不意味著牌照的發放,也不等於可以合格開展業務。目前,中國提供個人徵信服務的「正規軍」只有央行徵信中心及其下屬的上海資信公司。其中,徵信中心作為央行直屬事業單位,專門負責我國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的建設、運行和維護。那從功能來說,央行徵信中心可以給個人提供徵信報告,那麼上述商業機構提供的個人徵信業務又涉及什麼呢?央行徵信中心和商業機構徵信服務方面有什麼不同呢?「個人徵信中心很多年了,但是沒有真正影響老百姓的生活,兩者從本質來說是一樣的,不外乎也是報告和評級。鵬元也算歷史很久的徵信機構了,只是地域屬性過重,這也看出徵信的門檻不低。」上述知名商業徵信機構人士向本報稱,「央行徵信中心和商業機構徵信暫時沒有關係,但這也看未來各方的開放態度。只能說更看好開放后的徵信市場,百花齊放,拭目以待吧。」

  旁白:你以為央行願意放開徵信服務准入?要真心愿意的話,十年前就該干這事了,於國於民都有莫大好處。為何搞到現在才准入民間企業搞徵信服務?因為這是一直被央行和銀監會視為禁臠、閑雜人等不得染指的行當。現在放開,不用說,就是大領導瞪著眼珠子逼的。話說,央企就算不情願,就算有小心思,放開行業准入門檻這事,樣子總得做一下:

  油企上游勘探領域對外開放

  新年伊始,中石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率先在新疆破題。同時,上證報記者獨家獲悉,繼去年的電改之後,油改今年將會「大動」,上游勘探開發和一些大企業的天然氣進口權有望部分放開,兩大石油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將深化。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於去年底履任國家能源局局長,似乎也為今年能源改革的突進埋下伏筆。中國石化1月5日晚間發布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增資引進投資者的進展公告稱,目前已獲得關於國家發改委及商務部關於此次增資的相關批複。

  旁白:當然,要說全面放開准入門檻,純粹扯淡,但這樣,在原先行業內人士看來,尺度已經很大啦。同志們知足吧,這還是幹掉周永康之後取得的成績,之前,這領域,誰也別想插足的!除了央企放開不得不做點樣子之外,政府部門裁員增效,就算不真槍實彈地搞,樣子也得做做:

  中組部:全國副處級超配領導已消化掉40%

  5 日,中組部通報了專項整治超職數配備幹部進展:「全國超職數配備幹部問題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截至目前,全國超職數配備的4萬餘名副處級以上領導職數中,已消化15800多名,完成近40%」。超配幹部有多嚴重?中央巡視組「曬」出的巡視問題賬單以及各巡視點的巡視整改報告,披露了「詳情」。此前四輪中央巡視,完成了對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巡視問題賬單和巡視整改報告顯示,19個省區市被中央巡視組指出超配幹部問題:江西、重慶、甘肅、寧夏、海南、北京、山東、湖南、遼寧、山西、內蒙古、吉林、上海、青海、河北、陝西、黑龍江、四川、江蘇。此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也被指出了相同問題。其中,湖南「幹部超編超配問題嚴重」;山東「超職數、超規格配備幹部問題比較突出」;黑龍江、四川、江蘇則被指出超編製、超規格配備幹部較為普遍。北京也被指出,「存在違反機構編製和職數管理規定等問題」。青海不僅被指出超職數配備幹部,而且違規設立機構。遼寧、江西、吉林、內蒙古的巡視整改報告,呈現出了超職數配備幹部的規模。內蒙古全區12個盟、市,設有30多個巡視員、63個副巡視員,區發改委班子成員多達17人;吉林則一次性解決和消化23個超配的副秘書長職位。遼寧一省查出的超職數配備幹部就達26272人,江西也查出超職數配備幹部5202名。

  旁白:消化掉40%,那還有60%呢?副處以上的超編呢?千里做官只為財,大家一門心思想在體制內混出來,說到底,不就是為了金帛女子嘛。你使勁消腫體制超編,能搞定多少?這事,不樂觀。但這麼多官,怎麼養下去啊?看看下面:

  自然人將適用跟企業一樣的稅收強制措施

  國務院法制辦1月5日就稅收徵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要建立針對自然人的納稅識別號,自然人將適用跟企業一樣的稅收強制措施。專家稱,這為個稅、房地產稅改革鋪平了道路,為提高直接稅比重的整個稅制改革掃清了障礙。現行的《稅收征管法》自2001年通過後20餘年未修訂。 2008年國稅總局正式啟動修訂工作,至今已歷時6年。2013年曾有小規模的修改,之後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對財稅體制改革提出大的方向。多位專家認為,此次修訂是一次「大改」。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征管法修改的核心內容是針對自然人的,既規定義務責任,也規定權利。」中國政法大學財稅金融法研究所教授施正文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這次稅收征管法修訂的重要目標就是為直接稅改革,為向自然人徵稅提供法律配套和保證。未來稅制改革的重要目標是優化稅制結構,具體落實就是提升直接稅比重。個人所得稅和房地產稅是未來直接稅改革的重點。」具體而言,此次修改增加了對自然人納稅的稅收征管的規定。明確了納稅人識別號的法律地位,而過去只有企業、社會組織有識別號,自然人沒有。「在國外,自然人的納稅識別號和社會保障號是連在一起的。現在徵求意見稿寫得很清楚,簽訂合同、協議,繳納社會保險費、不動產登記等都應該使用納稅人識別號。」劉劍文表示: 「同時,完善納稅人權益保護體系。對稅收的法律法規,納稅人有先行的表達權。」此外,修訂稿也明確第三方機構需向稅務機關提供涉稅信息。個稅的綜合改革、房地產稅改革等稅制改革,多由於稅務機關不掌握充分的涉稅基礎信息而難以推進。施正文說:「要徵收直接稅,稅務機關需要詳細掌握自然人的涉稅信息,這些涉稅信息很多都在第三方機構,比如房地產稅的信息在不動產登記部門,而金融機構則掌握個人所得稅徵收所需的很多信息。此次修改規定第三方有向稅務機關提供涉稅信息的義務,規定了稅務機關有獲取涉稅信息的職權,這也是重要變化之一。」

  旁白:大家用心看,仔細看,看出什麼名堂沒有?簡單說,就是未來稅務局徵稅,會直接到人頭,你以為工資單上扣點錢就差不多了,那就大錯特錯。稅務局一旦判定你逃稅,會直接拉你下監獄!這不是開玩笑,哥哥,他們真的是打算這麼乾的。後果是什麼?不知道,大家自己想。不過,這是遠處的陰霾,現在同志們還感受不到這些:

  12月中國商業活動連續第八月增長

  滙豐中國綜合PMI數據顯示,12月,中國商業活動連續第八個月增長。此外,擴張的速度較11月小幅加快。滙豐銀行綜合產出指數為51.4,高於11月的 51.1。整體產出增長的改善是由於服務業活動增長加速,且製造業生產收縮幅度減小。服務業增速在11月創下3個月新高。12月,中國滙豐服務業PMI數據為53.4,高於11月的53。服務業12月新業務量穩步增長,增長速度較11月小幅下滑。11月,服務業新業務增速創下2年半新高。促銷活動以及市場活動的增長幫助增加了服務業業務量。相比之下,製造業訂單總量12月進一步小幅下滑。綜合新業務增速創下2014年5月以來新低。服務業企業的雇傭人數連續第16個月增加,增速創下18個月新高。同時,製造業進一步削減雇傭人數。不過,製造業削減雇傭人數的速度創下5個月新低。綜合雇傭人數12月小幅上漲。12月數據表明,中國服務業積壓工作量有所減少,這部分歸因於更高的僱員人數,積壓工作量正被穩步消化。製造商12月積壓工作量穩步增長。總體而言,綜合積壓工作量小幅上升。12月,服務業平均投入成本小幅上漲,增速創下2013年5月來新低。而製造業平均投入成本連續第5個月下滑,下滑速度創下今年 3月來新高。

  旁白:沒說的,服務業是亮點。而製造業的產業升級,這事,八成要泡湯!企業貌似對這事不積極。另外一方面,估計是稅收和資本市場不配合,否則企業兼并之類大行其道,製造業不至於像現在這麼被動。從宏觀層面上說,現在全球市場傻錢很多,只要中國政策配套跟上,中國企業搞產業升級,資金是不成問題的:

  全球國債收益率創歷史新低

  歐元重挫,資金湧入國債尋求避險,一項衡量全球國債收益率的指數逼近1.29%的紀錄低點。據彭博報道,1月2日,美銀美林全球主權市場指數(Global Broad Market Sovereign Plus Index)追蹤的債券的實質收益率為1.30%,創2013年以來低點,該指數追蹤的數據可以回溯到1996年。澳洲、日本國債收益率跌到紀錄低點。債券價格走高,壓低借貸成本。歐元大跌,因市場猜測歐洲央行即將開始收購政府國債,以擺脫通縮。SMBC日興證券公司駐東京資深市場經濟學家Hiroki Shimazu說:「歐洲央行試圖啟動量化寬鬆政策,這有助於全球債市。」據彭博債券交易報價,截止北京時間18:50,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報 2.1298%,較上周五收盤價變化不大,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回升至0.5%上方,報0.516%。「新債王」Jeffrey Gundlach本月3日在發表於巴倫周刊的一篇文章中表示,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有望測試2012年創下歷史最低記錄的1.38%。因原油價格在 2014年裡下跌了46%,Gundlach認為通縮在全球蔓延將推動長期債券收益率降至低點。不過彭博對經濟學家們的調查顯示,美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有望將在2015年底升至3.06%。

  旁白:這不是泡沫是什麼?這就是目前全球市場最大的泡沫!問題是,中國人能利用這些泡沫服務本國經濟轉型嗎?辦法就有一個:搞股市泡沫,同時修改相關政策,引導這些資金到國內搞兼并重組之類,讓強者恆強。貌似現在全球併購浪潮創歷史記錄,而中國企業的動靜不是太大,這真是失敗。從通脹指數上看,現在真是搞企業併購的好時候啊:

  沙特要將國際原油市場砸崩盤

  沙烏地阿拉伯周一大幅下調了對歐洲的月度原油出口價格,分析師認為,沙特此舉旨在進一步保衛其市場份額。沙特國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Aramco)將對西北歐客戶的二月阿拉伯輕質原油官方價格下調了1.5美元/桶,該價格較布倫特加權平均價格低了4.65美元/桶,為2009年以來最低。路透援引 Tradition Energy高級分析師Gene McGillian消息稱:「這一舉動表明,沙特沒有意願將油價維持在平衡水平。他們想要的是維持市場份額。」周一國際油價擴大跌幅。布倫特油價一度暴跌逾6%,最低至每桶52.66美元,為2009年5月以來首次跌破55美元。WTI原油跌破50美元。Aramco同時還上調了對亞洲買家的二月輕質原油價格,較一月上調了60美分/桶,調整后售價較阿曼/迪拜平均價格仍低出1.4美元/桶。對美國的二月輕質原油價格連續第五個月下調,下調幅度為60美分 /桶,調整后售價比對美銷售原油價格基準阿格斯含硫原油指數高出30美分/桶。雖然大多數分析師都認為沙特此舉釋放了「保市場不保油價」的信號,不過仍有一些分析師認為這只是沙特面對日益惡化的原油市場做出的正常反映。路透援引一名交易商評論稱,下調歐洲售價是為了將西非競爭者擠出市場。

  每日綜述:習李二位關於市場化改革大方向,估計沒有分歧,否則十八大三中全會公告不會出台,但具體落實和相關制度改革步驟,肯定有分歧,否則不至於國企改革搞成現在這個調調兒。就中國經濟轉型而言,目前堪稱最佳時機,無論是國際流動性環境大氣候,還是國內服務業興起、製造業衰退的小氣候,都是給予經濟轉型的動力和機遇。這個時候,中國政府和企業家如果不利用這個機遇,實在太可惜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8: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