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陳永貴到趙本山(組圖)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12-23 09: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曾經有過「兩個三十年」的提法。就其時代特色而言,「前三十年」可謂政治挂帥的三十年,「后三十年」堪稱經濟挂帥的三十年。

  這兩個不同的三十年,中國出了不少頗具時代特色的人物,若單就農民而言,相信誰都不會否認在前三十年,中國最有名氣的農民就是從中共山西省昔陽縣大寨村支書任上發跡,後來官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的陳永貴了。至於后三十年,藉助改革開放的東風,發財致富的農民不在少數,但論媒體知名度而言,相信沒幾個農民的名氣要比最近走了背運的趙本山來得響亮。

  陳永貴和趙本山分屬兩個不同時代,業務範圍不同,人生的發展軌跡也不一樣。按理說,他們除了都是農民出身以外,是沒有什麼可比性的。但是,如果以這兩個不同時代的農民,在政治挂帥和經濟挂帥的不同時代大潮里,既自主地選擇了站在了風口浪尖,又不由自主地載沉載浮,無不折射出些許悲劇色彩,他們又還是可以相提並論的。

  先說陳永貴。在那個以階級鬥爭為綱,強調「工農兵聯合起來」 的年代,這三個被視為最純粹的無產階級,都需要能作為全民學習標杆的典型人物,工人階級和士兵階級的典型人物分別是王進喜和雷鋒,農民階級的典型人物就是陳永貴。平心而論,陳永貴是個干農活的好手,也具備一定的領導能力,否則不可能在村支書的任上領導大寨農民創造出奇迹。其能力加上當時的政治環境,為陳永貴日後的平步青雲創造了機會;最重要的還是他本人也有力爭上遊的政治企圖,所以才能從普通農民一路飆升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可是,角色的突然變換往往會讓一個人忘乎所以。陳永貴當了高幹之後就趾高氣揚,胡亂整人,還批了鄧小平,罵了胡耀邦。更重要的是,他並不具有治理國家的能力。於是乎,等到政治環境一變,他就得鞠躬下台了。

  趙本山發跡是在經濟挂帥的年代。他原本只是遼寧鐵嶺市的普通二人轉演員,在地方上是有點小名氣,但卻是靠了上央視春晚演出小品節目而打響全國知名度的。本身的演藝才能,加上商業眼光,還有提倡致富的社會環境,造就了趙本山的名成利就。如果這年頭也流行「立典型」,自己率先致富,帶領一幫徒子徒孫致富,振興了二人轉,實現了民間表演藝術產業化等等功績,都足以讓趙本山像其前輩陳永貴一樣,成為改革開放年代發家致富的農民藝術家典型。

  可是,發了財的趙本山就像升了官的陳永貴一樣,開始忘了本分,擺譜顯闊,又是住豪宅,又是買專機,甚至在賭場內一擲千金。這樣的暴發戶行為,在當今中國這個貧富懸殊,矛盾重重的社會裡,能不成為仇富者的眼中釘嗎?此外,中國是個官本位的國家,縱使趙本山再有本事,在其事業發展的過程中,官場里沒有靠山罩著能行嗎?隨著政治環境的轉變,官場里自然也就城頭變幻大王旗,趙本山原有的鐵關係說不定反而成了負資產。據悉,當年排著隊去給趙本山當徒子徒孫的二人轉明星,現在都忙著跟他脫離師徒關係。

  陳趙二人的從盛而衰,固然與其個人的性格和作風有關,但與官場走得太近也有很大的關係。可悲的是,在中國這樣的社會環境里,個人想要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又不得不與官老爺們打交道,哪怕是心裡再不願意,也得虛以委蛇。

  在文革那樣的特殊年代,人們因為害怕被嚴整惡鬥而不得不劃清界限,還情有可原;現在的中國已經不復當年,趙氏弟子在師父倒霉后紛紛劃清界限,就未免有點說不過去。這才是最讓人心寒之處,也暴露了當代中國的最大危機——這個社會還有人情味嗎?(原載2014年12月22日《聯合早報·言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8: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