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滕泰:新經濟時代是一個軟財富時代(圖)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12-21 09: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經濟時代是一個軟財富時代,所有的財富源泉不以加工地球資源為前提,也不是滿足人們的生理需求。在軟財富時代,人們應該用新的思維打造自身的軟財富。

  

 
 此文根據滕泰在「新華網思客會·新經濟跨界談」上圓桌對話的發言整理所得。

  從產業構成上,我認為新經濟主要包括五大領域:一是知識領域,二是信息領域,三是文化經濟,四是金融經濟,五是服務業經濟。這五大經濟領域都不以消耗地球資源為前提,它所滿足的都是心理需求,而不是生理需求。這是我理解的新經濟。

  老的經濟增長模式不可持續,所以才有了新經濟。舊的經濟模式為什麼不可持續?首先要把這個問題搞清楚。當人們吃飯的需求滿足以後,農業的總量就停滯在那裡了;當對汽車、電視機的消費需求滿足得差不多的時候,工業產品的增長也就到了極限了。當增量到了極限,但各個要素的生產成本反而在上升的時候,傳統工業未來的增長空間就被壓縮了。

  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傳統產業還有出路嗎?一個看法是,事物都有它死去的過程,新經濟時代或者說軟財富時代的到來,就意味著第三次革命即傳統工業之死。所以,應該把傳統產業上面的資源,包括人口、土地、資源、技術、管理、資金等等都解放出來,轉移到新的產業領域,形成新的增長。第二種看法是傳統產業也可以有新的發展。比如造汽車的底特律雖然已經破產了,但是賓士和特斯拉卻都發展得很好。我認為,這個原因在於,它對產品本身的認識發生了改變。賓士的設計師曾經講過一句話,大意是:我造的是藝術品,只是碰巧它會跑。所以,傳統產業除了關門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硬體上附著更多能夠滿足人們需求的軟的東西,這樣才能重新煥發出活力。

  跨界是新經濟必然發生的事情。在傳統經濟里,所有要素都附著在生產要素上,但是在新經濟里,包括我剛才說的知識經濟、信息經濟、文化經濟、服務業經濟里,所有的生產要素並不附著在硬體資源上面,而是附著在一些軟體上。這些軟體可能是平台,可能是俱樂部,可能是品牌,可能是渠道,可能是流量,可能是人群……所以新經濟是依託在軟資源上,剛剛提到的金融也是一樣。。

  我認為新經濟時代是一個軟財富時代,所有的財富源泉不以加工地球資源為前提,也不是滿足人們的生理需求。在軟財富時代,人們應該用新的思維打造自身的軟財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5: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