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宋代極簡美學,領先世界一千年

[複製鏈接]

3012

主題

3946

帖子

709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河水 發表於 2014-11-21 03: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代美學,到宋代達到最高,要求絕對單純,就是圓、方、素色、質感的單純。宋代人用墨畫畫,燒單色釉瓷器,宋朝就是最早的極簡主義。by 拾文化

  

  ?越簡單,越難

  宋是一個文明高峰。宋汝窯,是一千年了不起的大名牌!唐三彩都是花花綠綠的,但宋敢在花花綠綠中提出素樸風格。

  

  像水仙盆(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上圖)做到那麼素,霧面、亮都不亮,卻很美,沒有一點花邊、沒一點火氣,完全不表現,這是很難的。就像我畫畫,還是希望別人看到后,覺得我的技巧很好,就做不到「不表現」。

  全世界至今還在仿宋瓷。冰裂紋,本來是燒壞了,但宋人覺得裡面有種滄桑美,經歷時間后,叫開片,他們用不同火溫去燒出開片。本來是敗筆、損壞卻變成美,這是很特別的宋代美學。

  

  《錦繡萬花谷》

  宋的版書,是全世界最珍貴的文化,我覺得它的排版印刷方式,是世界上最美的。在拍賣市場,宋版書是一頁頁賣的。十一世紀宋朝的活字排版印刷術,讓當時的知識、教育普及,造就庶民文化。還影響到十五世紀德國古騰堡聖經(第一部用活字印刷術印刷的聖經)的印刷。

  ?越困頓,越美

  宋的書法我會選蘇東坡的寒食帖。他四十三歲因烏台詩獄被抓,寫了一首絕命詩,請獄卒帶給弟弟,經歐陽修等極力搶救,才下放黃州。黃州時期是蘇東坡寫赤壁賦、大江東去、念奴嬌、寒食帖的年代,唯一留下的手稿是寒食帖。

  

  我二十幾歲看到這作品時,覺得字顛顛倒倒的,有什麼好?那時我的老師說:「你將來就懂!」蘇東坡年輕時,字寫得很漂亮,寒食帖是在人生摔一大跤后出來的,此時的他就不在意美,而是寫得很自然。別人說這字好醜,蘇東坡自嘲這是「石壓蛤蟆體」。

  這是人生最高境界,別人笑有何關係?因為我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很多東西必須在生命不同階段去領悟,我四十幾歲時看懂了寒食帖。現在我帶學生去看寒食帖,他們和我當年一樣,也說醜死了。

  ?越溫柔,越強

  我常說,故宮第一任院長是宋徽宗。一千年前他就有文物收藏的專業。他編了《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完整整理收藏的書法和繪畫。

  宋徽宗的詩帖(?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零露沾如醉,殘霞照似融。丹青難下筆,造化獨留功,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會讓你驚訝,一個帝王可以愛美到這種程度!

  

  宋徽宗輸了帝國,卻贏了美,他建立統治者的另一種品格,從不會蠻橫粗暴,不炫耀權力和財富。宋有一種「柔的文化」,當時西夏遼金都比宋強,但宋比他們晚滅亡,南北宋三百多年,比唐朝的二百六十年還長。

  畫方面,范寬《溪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以前我隨故宮的老師讀書時,很「奢侈」的把這三張畫掛在一起看,現在是不可能的,因為太珍貴。

  

  《溪山行旅圖》

  《溪山行旅圖》里一座大山,人只是走在大山大水裡一個小小的存在,這是很了不起的天人合一觀點,也是後來歐洲人談的環保觀念。宋朝人知道,人不能自大到認為可以征服宇宙,我們只是宇宙的過客,所以,用「行旅」,不是「旅行」。人要尊敬自然,要留下謙卑。

  

  郭熙《早春圖》

  范寬的大山中峰鼎立,是穩定、不動的。到神宗時想變法,就特別喜歡郭熙的畫。因為郭熙畫早春,代表變化、解凍,線條是流動輕鬆空靈的,構圖出現S型,抓住?那間光的變化,在雲煙蒙蒙、有與無之間的美。

  

  《萬壑松風》

  到李唐的《萬壑松風》,山卻像毛筆、手指一樣細。那山峰像夢境,是非寫實的山水,他從范寬的寫實主義,轉成浪漫主義,也是北宋跨越南宋的重要橋樑,他帶動南宋畫的留白、文人詩意。《萬壑松風》是他總結北宋的一幅畫。

  

  至今宋的書法山水畫仍是世界公認最高的品格和風格,美學影響力都沒有消失。唐朝的美是大紅大綠,到宋朝竟敢用墨來畫畫,但墨分五彩,墨比彩色還要高,淡雅反而更形成高貴。

  宋朝歌頌梅花、枯木,他們含蓄內斂包容,尊重每個生命存在的意義價值,把缺陷變美,花很美,枯木也美,裂紋也可以構成美,鷓鴣斑、兔毫、窯變都是缺陷之美,美無所不在,就看你如何去發現!

沙發
想飛的兔子 發表於 2014-11-21 10:59 | 只看該作者
贊一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

主題

950

帖子

2231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31
3
雅安雄起 發表於 2014-11-23 00:28 | 只看該作者
傳統美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4: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