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讀習近平會見安倍晉三時的「嚴肅」表情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11-12 09: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年11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應約會見來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因為從新聞照片以及視頻中,很多細心的網友發現,習近平在會見安倍晉三之時,表情格外嚴肅,甚至有些「高冷」,這不禁受到大部分網友的力挺——「習大大好樣的」「習大大威武」,而且有為數不少的網友在新聞評論區里用過激的言辭謾罵日本。

  為何大多數網友對日本如此敏感與「不待見」,眾所周知,這是因為「中日之間」極為特殊的國際關係所導致。

  第一,八年抗日戰爭之中,日軍在我國犯下滔天罪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給老一輩人以及受害人後代造成了不可磨滅的肉體傷害與精神傷害。所以,國民對日軍的抵觸、痛恨從未平息過。

  第二,日本執政黨以及右翼分子,不僅矢口否認「南京大屠殺」一事,還恬不知恥的祭拜靖國神社,肆意篡改戰爭信息,不承認歷史錯誤,以此導致國民對日本這個國家更加憎恨。

  第三,隨著國際化的日益發展,中日之間的關係也在不斷的改善。而國民與國民之間的交流,也讓年輕一代明白了一些道理:1,日本的普通百姓本身都憎恨戰爭,他們並不關心政治,所謂的扭曲歷史、祭拜日軍將領,都是政客與執政黨所為。而這些行為,也遭到日本大多數民眾的反對;2,由於國內老一代受害者的恨意未消,他們對子女的教育也往往帶有偏見。對日軍的仇恨,以偏概全為對日本的仇恨。因為盲目的仇恨,而不能客觀的評價日本這個國度。所以,每每新聞中提到「中日關係緊張」,絕大多數國民都是破口大罵,從不冷靜分析對錯。

  而且,近些年來「釣魚島爭端」的擱置與爭議,讓中日關係更加緊張,在如此緊張的氣氛之中,網友看到習近平一臉「嚴肅」的會見安倍晉三,無疑讓他們倍感興奮、揚眉吐氣。但是,轉念一想,習大大的「嚴肅」只是帶著一種仇恨嗎?

  從新聞報道中可以總結出習近平對「中日關係」的三大認識:第一,中日互為近鄰,兩國關係穩定健康發展,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符合國際社會普遍期待;

  第二,希望日本能正視歷史問題,解決歷史問題,因為這關係到13億多中國人民的感情,關係到本地區和平、穩定、發展大局;

  第三,構建穩定健康的中日關係,必須順應時代進步潮流。一方面要堅守和平相處,另一方面要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多做有利於鄰國的事情。

  總而言之,從習近平的講話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他對日軍侵華、扭曲侵華歷史的指責與批判,同時也鼓勵雙方能和平相處,互相學習。

  謾罵與交火併不是解決民族仇恨的辦法。而我國有許多年輕人在日本留學、旅遊、打工,從這些群體的反映來看:第一,日本的國民素質跟高,福利待遇很好;第二,他們的法制體系更完善,經濟水平更發達。

  如果說日本是我們的「敵人」,那麼,打敗「敵人」的首要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從習大大的「嚴肅」表情里,我們不禁要看到骨氣與批判,更要懂得學習與認可。民族恥辱不可遺忘,戰爭歷史不可篡改,如果把國家比喻成獨立的「人」,把世界比喻成複雜的「社會」,那麼人若想在社會裡取得話語權,首先要強大自己,贏得他人的認可與極高的社會地位,才能引導這個社會,受到更加公平的待遇。

  千萬不要因仇恨而失去理智,想起之前釣魚島事件引發的「抵制日貨」遊行,某些極端市民打砸同胞的日系車輛引發血案。如此悲劇誰還希望上演?所以,不要過度解讀習大大會見安倍晉三時的一臉「嚴肅」,也不要只把這種「嚴肅」看作是仇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3: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