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日關係緩和意義何在?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1-11 10: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1月10日,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周期間,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應約會見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這是中日領導人兩年半來的首次會晤。此前,兩國就處理和改善中日關係達成四點原則共識。

  兩國領導人以APEC北京會議為契機實現會晤,使近年出現嚴重困難的中日關係呈現緩和之勢。中國領導人此次會見安倍,著眼於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發展大局。

  當然,領導人會晤的實現,並不意味著中日關係就此雨過天晴。須知冰凍三尺易,融冰解凍難,何況中日關係的消極面長期存在,隨時可能作怪,安倍政府信守承諾並落實共識的誠意也有待事實檢驗。因此,兩國關係要想從脆弱到穩定,進而全面向好,需要長期艱苦的努力,尤其需要日本政府用切實行動,表明對這一來之不易的契機的珍惜。

  無論如何,作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作為誰也搬不走誰的一衣帶水的鄰居,中日建立危機管控機制,共同致力於推動兩國關係向穩定健康的方向發展,本身就是對兩國、亞太與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重大利好,有利於改善周邊安全和合作環境,保障和激發亞太繁榮活力,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符合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這是一個多贏之舉。

  回首兩年多來中日關係的風霜雨雪,中國政府不僅展現了捍衛領土主權的堅定意志,打消了外界對中國在事關核心利益的問題可能發生動搖的任何幻想,也以理性務實的行動回擊了一段時間以來甚囂塵上的各種中國威脅論調,顯示了走和平發展道路、與亞太和世界互利共贏的堅定決心。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著名戰略學家休·懷特評論說,中日關係的進展,「表明中國外交新的成熟」。

  解鈴還需系鈴人。中日關係近年之所以出現嚴重困難,是非曲直有目共睹。不論領土問題還是歷史問題,責任都在日方。尤其是歷史問題,不容迴避也無法迴避。中國有句老話,樹怕剝皮,人怕傷心。日本政府如果真心希望構建穩定健康的中日關係,就需要以史為鑒,信守承諾,不再做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情。唯有正視歷史,才能面向未來。

  當代中國,矢志和平發展,謀求互利共贏。正如習近平主席9日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上所指出,志同道合,是夥伴;求同存異,也是夥伴。在處理國與國關係時,中國不會採用「非友即敵」這種思維方式,而是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致力於與亞太各國共同開創亞太世紀,創造和實現亞太夢想。

  這,是中國作為泱泱大國的胸襟和氣度,也是中國領導人的大格局與大智慧。亞太發展前景取決於今天的決斷和行動,中日關係緩和向好,正是題中應有之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2: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