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醫學會「灰色生意經」要說清楚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11-7 10: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審計署6月公布的審計報告顯示,中華醫學會一年內召開的160個學術會議,用廣告展位、醫生通訊錄、註冊信息等作為回報,收取醫藥企業贊助8.2億元。國家衛生計生委5日表示,已責成中華醫學會進行整改。

  「中華醫學會」這五個字堪稱「金字招牌」,輕輕鬆鬆就將8.2億元巨款裝入口袋,公眾不免要問一個問題:贊助費從哪裡來?表面上的資金來源,審計署的報告中已經提到,那就是中華醫學會用廣告展位、醫生通訊錄、註冊信息等作為回報,收取醫藥企業的贊助費。再深思一下,這筆贊助費最終是由誰來埋單?羊毛出在羊身上,自然是葯企的衣食父母—廣大患者。

  中華醫學會收取醫藥企業贊助費的行為,被不少人稱為「灰色生意經」。因為,醫學會以醫生信息等為回報收取葯企贊助費,有在葯企與醫院醫生間充當「掮客」的嫌疑。再說,葯企不是慈善機構,心甘情願給中華醫學會贊助8.2億元,無非是因為沾了「金字招牌」的光后,在藥品價格上可以更有利可圖。藥品價格虛高是當前的社會怪圈,涉及研發、生產、流通、價格管理機制等各個環節。不正當的商業交易,恰恰是葯價虛高的重要原因。

  例如,醫藥賄賂在推高藥品價格中所起的作用,在之前的葛蘭素史克案中已經暴露出冰山一角。在被處罰之後,葛蘭素史克隨即宣布藥品降價,這證明其葯價中不乏水分。而「巧」的是,葛蘭素史克恰恰也是中華醫學會的「金主」之一,曾資助過中華醫學會不少項目。

  因此,本次中華醫學會收取葯企贊助費的行為被審計部門曝光,事關眾多患者根本利益,必須說個清楚,不要企圖靠找借口或拖延「矇混過關」。而中華醫學會在「金字招牌」庇護下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人們更希望其主管部門不護短、不隱瞞。類似中華醫學會這樣的組織,也應當警醒自查,不要將「金字招牌」不當使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4: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