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澤東認為哪位高幹才是「大躍進」發明者?(圖)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10-30 17: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SHOWERDI 於 2014-10-30 17:10 編輯

 
 
  
  康生,原名張宗可,字少卿,中國山東膠縣人,曾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職。

  核心提示:這件事是柯慶施這些年政績中的得意之作。他的那篇報告,實際上是為後來的「大躍進」吹響的第一聲號角。連毛澤東都曾說過「大躍進」的發明權是屬於「柯老」的。

 
 
 
  
   康生是專靠搞運動整人的老手。早在延安時期,作為中央總學委領導人之一的康生就發動了所謂「搶救運動」,在審干中大搞逼、供、訊,搞得人人自危。當時,張聞天覺得很不對頭,曾向康生提了意見,並把自己的看法向任弼時作了反映。後來,毛澤東出面糾正了審干中的錯誤做法,批評了康生。事後證明,康生抓出來的「特務」,95%以上是搞錯了的。

  康生在「搶救運動」中出盡風頭之後,一跤跌進了低谷,從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的高位上栽下來,被派到山東分局當書記。從此,他整整六年深居簡出,除了在秘書送來的現成文件上籤簽字以外,每天就是寫寫畫畫,遊山玩水,光住醫院就住了四年多。

  「搶救運動」雖然過去10多年,但康生並沒有從那次跌跤中獲得必要的教訓。他那套極「左」的東西只要有適當的機會,立刻就會暴露出來。這次上得廬山之後,開始,他外表仍裝得十分超脫、清閑,除了看書、遊覽、聽會之外,他似乎既無所思,亦無所求。其實,他每天都在不動聲色地注視著,觀察著會議的發展。經毛澤東批示的彭德懷「意見書」一發下來,康生最先喊出了驚人的高調子:

  「這封信的矛頭是指向毛主席的。」

  接著康生又在下邊散布種種聳人聽聞的說法,說什麼彭德懷「歷史上一貫反對毛主席」,說彭德懷正在「拉隊伍」,如再不反擊,「人都被彭德懷拉過去了」,等等。

  在批判彭德懷的會議上,康生的發言也最為慷慨激昂。他不僅善於把一些雞毛蒜皮的生活瑣事上綱上線,還常常用一些煽動性很強的語言來蠱惑人心。而對於會議最能起推波助瀾作用、破壞性最大的,是在別人發言的時候他的那些三言兩語的插話,比如當有人說彭德懷在歷史上有過偉大功勞時,康生就插話:

  「正因為有功勞,自己不服才更危險。」

  有人發言說張聞天是幸災樂禍時,康生就插話:

  「我看德懷同志也不是憂心如焚。」

  當有人提到軍委會開會時彭德懷拍桌子罵人,康生就說:

  「他不是要民主嗎?」

  當有人提到彭德懷曾說過「陳雲對經濟工作是摸得熟的」康生就插話:

  「他這話不是拿陳雲比先念、一波,而是指毛澤東同志不行。」

  有人說彭德懷驕傲,目空一切,康生就接茬說:

  「他以反毛主席為榮。」

  類似這樣的插話舉不勝舉。

  8 月3日下午,康生在第四組會議上發言時,引經據典,把彭德懷、張聞天比作蘇聯的布哈林,他說:「俄國十月革命勝利10年後出了布哈林右派,我們勝利10年後出了彭、張右傾路線。我們現在的情況、條件、環境與蘇聯1928年不同,但涉及的問題也是工業發展速度與農業集體化生產問題。」

  康生在會上發言雖然也很積極,但他為自己規定的主要任務,不是到會上去衝鋒陷陣,而是根據鬥爭形勢的需要,不斷為毛澤東輸送材料,提供理論武器。在廬山的「左」派大營中,康生扮演的是一位搖鵝毛扇的角色。

  在批判張聞天的會上,看到一些人發言只會使用恐嚇、辱罵來作戰,談不出多少道理來,康生就覺得這樣搞法不行。康生與張聞天相處多年,他是深知這位洛甫同志的厲害的。不要說工農出身的幹部,就包括康生自己在內,如果與洛甫面對面論戰,也不是洛甫的對手。不講別的,就說他7月21日那篇長達3個小時的發言,立論堅實,邏輯嚴密,觀點鮮明,文采橫溢。單靠喊幾句口號,是不可能駁倒張聞天的。

  批判需要武器,這是包括毛澤東在內的批判者們的共同心聲。

  康生看到了這一點,他不辭辛苦,翻箱倒櫃,8月3日他將《斯大林論聯共(布)黨內的右傾危險》兩份摘錄(1928年10月和1929年4月的兩次演說)呈送毛澤東。康生在給毛澤東的信中說,這兩份材料「可供我們這次反右傾鬥爭參考」。他還將列寧引證恩格斯在一封信中提議把「國家」一詞改成「公團」(德文這兩個字與法文中的「公社」相當)的話,借題發揮說:「不僅我們的農業社可以叫『人民公社』,即使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可以叫做『中華人民公社』。」對如此及時的奉獻,毛澤東當然十分賞識,立刻批示:「印發各同志。」

  儘管毛澤東沒有說什麼褒獎的話,但通過這樣一些事,自己在毛澤東心中的地位正在回升,這一點康生是清楚地感覺到的。

  柯慶施的情況和康生略有不同。他是近幾年來靠反右而發跡的「暴發戶」。1957年反右派以後,柯慶施帶頭站出來支持毛澤東批判「反冒進」。1957年12月他在中共上海市第一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作長篇報告,猛烈抨擊1956年以周恩來、陳云為代表的「反冒進」右傾思潮,「創造性地」發展了毛澤東關於「兩條道路」鬥爭的理論,受到中央的重視,《人民日報》還配社論全文刊登了柯慶施的報告。

  這件事是柯慶施這些年政績中的得意之作。他的那篇報告,實際上是為後來的「大躍進」吹響的第一聲號角。連毛澤東都曾說過「大躍進」的發明權是屬於「柯老」的。

  這樣,柯慶施就順利地補進了中央政治局,進入了中國的最高權力圈。

  這樣,柯慶施的政治生命就和「大躍進」緊密連在一起,難解難分了。

  但是從去年鄭州會議以來,人們對於「大躍進」的非議越來越多,埋怨越來越強烈。為形勢所迫,毛澤東也一再強調要「壓縮空氣」,要「降溫」,並開始批評共產風、浮誇風。對政治氣候極度敏感的柯慶施有些惶惶然了。一年多以來,他自知自己「左」得可以,有些心虛,生怕有朝一日算賬會算到他頭上。於是,未雨綢繆,為了防止被動,他這次上廬山是帶著反「左」的材料來的。

  誰料,天有不測風雲,半路殺出個彭德懷來。經毛澤東批示的彭德懷「意見書」一送到柯慶施手上,他就料到廬山將要有一場「好戲」看了。過去,他有些懼怕彭德懷的聲望,但當他領悟了毛澤東那則批示後面的深意之後,就忽然變得腰粗膽壯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22: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