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殘忍!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屠殺事件 (組圖)

[複製鏈接]

4795

主題

4842

帖子

709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吃貨一號 發表於 2014-10-28 14: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屠殺一詞有多種含義,但最通常的含義為故意對人進行的一種大量殺戮行為,通常與戰爭犯罪或暴行相關。但除非用做比喻,否則屠殺一詞一般不用於針對戰鬥人員的行為;但對戰俘進行的有預謀的大量殺戮卻被認為是一種大屠殺。而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屠殺卻是如此的司空見慣……

  一、秦並六國戰爭及秦徭役暴政

  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團,曾被譽為「世界四大超級軍團」之首。之所以軍功輝煌,亦坐實於「一將功成萬骨枯」之論。其實秦人早在戰國時代已以殺伐為榮,尚武為耀。他們「左提顱,右挈虜」,反覺其樂無窮焉。僅公元前262年,白起擊便坑殺趙卒42萬! 據史料推斷,戰國鼎盛時期僅六大國人口之和就有4220萬之多,但到了秦統一天下後人口不足3000萬。

  

  戰國時的秦人嗜好戰爭,他們左手提著人頭,右臂夾著俘虜,追殺自己的對手。司馬遷記載:秦國攻魏殺8萬人,戰五國聯軍殺8.2萬人,伐韓殺1萬人,擊楚殺8 萬人,攻韓殺6萬人,伐楚殺2萬人,伐韓、魏殺24萬人,攻魏殺4萬人,擊魏殺10萬人,又攻韓殺4萬人。前262年,擊趙白起殺42萬人,又攻韓殺4萬人,又攻趙殺9萬人。以上不完全統計,殺人已達130萬之多。此外,秦人戰死的數字還沒有計入。

  戰國末中國人口2000萬人。可中國軍隊卻遠遠超過歐洲。秦始皇守五嶺用兵50萬,防匈奴30萬,修長城50萬,造阿房宮秦皇陵的130萬(其中受宮刑者達70多萬人)。以至於「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死者相望」(《漢書·嚴安傳》)。

  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

  秦國與趙國在山西長平決戰,結局趙國慘敗,趙括突圍不成,被殺,40萬士兵投降。白起留下240名士兵回趙國報信,其餘盡數坑殺。

  提起歷史上的屠殺俘虜事件,不得不提的就是白起。這位中國古代的著名將領因為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兵幾千年來飽受爭議和詬病,而其悲慘下場也似乎佐證了上天對他冥冥之中的懲罰。公元前260年,秦國傾全國之力進攻趙國,於長平大敗趙軍,斬殺趙軍統帥趙括。四十萬趙兵在糧草盡絕,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向秦將白起投降。四十萬降兵雖已投降,但在白起眼中,這四十萬投降的士兵顯然依然是一種威脅,他與幕僚商議認為:趙國士兵反覆無常,不全部殺掉,恐怕日後會成為災亂;而且以當時秦軍的後勤供應條件,也無法同時供應秦國幾十萬大軍和趙國四十萬降兵的給養,但四十萬降兵放回趙國顯然也無異於放虎歸山。於是白起定計,把四十萬趙國降兵全部坑殺,只留下二百四十個年紀小的士兵回趙國報信,用以宣傳秦國的強大與恐怖。長平一戰,趙國精銳盡失,四十萬人幾乎是趙國全部的成年男子,從此趙國元氣大傷,一蹶不振。白起因一手導演了這起中國歷史最規模最大,最殘忍的屠殺俘虜事件而遺臭青史。而在隨後秦國征討趙國的進程中,此次殺俘事件也使得趙國舉國奮力反擊,使得秦國在以後的進攻趙國的過程中屢次受挫,損失慘重。而白起這位當世名將,最終卻被秦昭王賜劍自刎,臨死前,白起感嘆道:「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一代名將最終未能善終,或許也是一種輪迴。

  

  這場浩劫人口滅殺最為慘重,自公元前前209年到前202年,七年時間,全國人口由秦二世時期2900萬,驟然降至漢初約750萬,人口銳減70%!大都市長安人口僅剩十分之二三。甚至出現了「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尷尬境地。

  從公元前205到公元前195年西漢建國初,共歷10年。秦朝末年全國有2000多萬人口,到漢初,原來的萬戶大邑都只剩下兩三千戶,消滅了原來人口的 70%。也就是說,大城市的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甚至出現了「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的現象(《史記·平準書》)。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的六次大屠殺:

  在中國人的眼中,楚霸王項羽絕對是一個英雄,雖然他最終是一個失敗者,但經過二千多年時間的洗禮與民間的演繹,這位著名的「失敗者」被大大地美化了,最終成為了一種精神,一個英雄。然而,傳說與演繹未必是真實,光環與美化也未必能掩蓋「英雄」身上的血腥。

  第一次 襄城屠城,坑殺全城平民。據說沒有任何人的命令,楚軍開始放肆屠殺城中的秦軍和百姓,無論男女老少,一個活口不留。

  第二次 城陽大屠殺,殺光了輔助秦軍抵抗的全城平民。

  第三次 新安大屠殺,秦將章邯投降后,項羽殺秦降卒20萬。

  第四次 咸陽大屠殺,項羽入關后,殺戮關中平民無計,大燒,大殺,大劫掠,大掘墓。火燒秦宮室

  第五次 齊城大屠殺,坑殺田榮降卒數目不詳,逼反覆辟后的齊國。

  第六次 外黃大屠殺,因一個少年的利害說辭,好不容易放棄。

  項羽殺秦降卒20萬: 公元前208年,項羽率領地楚軍大敗秦將章邯所指揮的秦軍,斷秦軍歸路。章邯進退無路,無奈之下率20萬秦軍投降。然而,項羽擔心這些投降的秦軍造成威脅,便下令將20萬降兵全體活埋。而屠殺完二十萬降兵的楚霸王也似乎受到了天譴,在此後與漢高祖劉邦爭天下的過程中,英雄蓋世的楚霸王居然敗了,被實力原來比他弱小得多的劉邦所擊敗,最後飲恨收場,自刎於烏江,也算給了二十萬死不瞑目的無辜士兵一個交待。然而,換一個角度想,也許項羽留下這二十萬降兵,收為己用,那麼這場與漢高祖劉邦爭天下的大戲可能會是另外一種結局,歷史正是這樣充滿了諷刺性。

  

  漢武帝發動大規模匈奴戰爭

  漢武帝雖與秦始皇一樣為中華多民族的統一做出了傑出貢獻,但民生付出的代價更為慘烈。他在位53年幾度討伐匈奴,造成「海內虛耗,人口減半」,50%的人死於戰場或突遭劫殺。漢武帝在位50多年(前140-前87),幾度討伐匈奴,海內虛耗,人口減半,50%的人死亡。

  新莽年代更始戰爭及劉秀復漢

  《後漢書 — 劉玄劉盆子列傳》載:「時三輔大亂,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遺人往往聚為營保」。公元2年,全國人口5960萬,但到了東漢公元57年,人口只剩下2100萬,損失率高達65%!

  據記載,其中光武帝劉秀屠唐子鄉、並縱容下屬吳漢屠成都劉嘉屠長聚及唐子鄉臧宮連屠大城耿弇屠城三百任光屠邯鄲等等事件;20年間,西安的人口從68萬減到28萬,大荔從91萬減到14萬,興平縣從83萬減到9萬,綏遠縣從69萬減到2萬。

  

  漢末黃巾起義與群雄逐鹿

  黃巾起義時,《魏書》載曰:「北地飢甚,人相食啖」。一百一十年浩劫,人口滅殺高達80%! 曹孟德雲「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並無虛誇。

  公元156年,人口5007萬。經過黃巾起義和三國混戰,公元208年赤壁大戰後的全國人口為140萬,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萬,損失了98.3%。詩人描述為「馬前懸人頭,車后載婦女」、「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曹操說漢末三國大動蕩后活下來的人,只是原來人口的1%!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國人口總計才767萬。

  董卓屠洛陽

  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董卓部屬的羌兵在陽城搶劫正在鄉社集會的老百姓。士兵們殺死全部男子,兇殘地割下他們的頭顱,血淋淋地並排在車轅上,令人觸目驚心。此外,他們還趁機擄走:大批婦女和大量財物。回到洛陽后,他的手下將領把頭顱集中起來加以焚燒,而把婦女和財物賞賜給士兵,卻對外人宣稱是戰勝敵人所得。

  一次,朝中許多官員被董卓邀請去赴宴。官員們都莫名其妙,不知董卓葫蘆里到底裝的什麼葯。宴會上,董卓興緻高昂,招呼大家不要顧忌,暢懷痛飲。酒過三巡,董卓突然起身,神秘地對在場的人說:「為了給大家助酒興,我將為各位獻上一個精彩的節目,請欣賞!」 說完,擊掌示意,狂笑不已。頓時,整個宴席變成了肅殺的刑場。董卓把誘降俘虜的幾百名北方反叛者押到會場正中央,先命令士兵剪掉他們的舌頭,然後有的人被斬斷手腳,有的人被挖掉眼睛。其手段之殘忍,令所有在場官員和士兵慘不忍睹,許多賓客手中的筷子都被嚇得抖落在地。

  董卓卻若無其事,仍然狂飲自如,臉上還流露出洋洋得意的神色。另有一次,董卓把俘虜來的數百名起義士兵先用布條纏綁全身,頭朝下倒立,然後澆上油膏,點火活活將他們燒死,可謂殘忍至極。

  遷都長安時,為了防止官員和人民逃回故都洛陽,董卓將整個洛陽城以及附近二百里內的宮殿、宗廟、府庫等大批建築物全部焚火燒毀。

  曹操徐州大屠城

  公元一九五年,曹操打敗張邈,屠雍城。

  公元一九八年,攻打呂布,屠彭城。

  公元二○四年,攻打袁尚,屠鄴城。

  公元二○七年,攻打烏丸,屠柳城。

  基本上曹操每到一處,都執行嚴格的三光政策。

  

  西晉八王之亂

  從公元291年開始,先後有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齊王、長沙王、河間王、東海王越及成都王穎八王為爭奪皇位,在洛陽相互攻殺,戰亂歷時16年之久,死亡人口達60萬,,許多城鎮焚毀殆盡,加之關東爆發「蝗、瘟兩疫」, 人口再次驟減,史稱「八王之亂」。「八王之亂」使西晉初年並不十分發達的經濟,受到更為嚴重的破壞。與此同時,關東地區又爆發了罕見的蝗災和瘟疫,史載 「至於永嘉,喪亂彌甚。雍州以東,人多飢乏,更相鬻賣,奔迸流移,不可勝數。幽、並、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及牛馬毛皆盡。又大疾疫,兼以饑饉」, 「流屍滿河,白骨蔽野」。(晉書·食貨志)

  《北史》載曰「關東大飢,又見人相食。神蒨四年,慕末及宗族五百餘人出降,送於上邽,遂為定滅」。 僅後趙石虎皇帝石虎,因徵集美女而不情願者被殺者達3000餘人。高壓之下,「數縑,民削榆皮食之,既而人相食」。北齊轄2000萬人口,到北周時人口僅900萬。

  五胡亂華時期的殺俘吃俘事件

  自漢朝起、就不斷地有北方的胡人因為仰慕中原文化和生存原因,向中原內地遷徙,逐漸盤踞了華北地區,勢力不斷壯大。到了西晉年間,胡人已入居關中及涇水、渭水流域,對晉都洛陽形成包圍之勢。而恰在晉惠帝時期,中原發生了八王之亂,最終導致晉王室分裂,國力空虛,民生凋敝,晉王朝的軍事實力嚴重下降。此時,盤踞中原北方的胡人趁機起兵進攻,於是中原大亂,軍閥割據,胡人佔據了中原大片土地。在百餘年間先後由胡人及漢人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政權,史稱 「五胡亂華」。而入主中原的五個主要胡族為匈奴、羯、鮮卑、氐、羌,史稱五胡,習慣稱為五胡十六國。

  無可否認的是,這些北方的游牧民族當時的開化程度是極低的,因此行事野蠻、殘暴。進入中原的胡族中,羯、白匈奴、丁零、鐵弗、盧水胡、鮮卑、九大石胡等部落主體都是金髮碧眼的白種人,這些來自蠻荒之域的野蠻胡族還保留著原始的食人獸性,其中以羯族,白種匈奴,鮮卑族三族最為兇惡。

  公元304年,段部鮮卑乘機大掠中原,在大肆搶掠后,擄掠了數萬名漢族少女。回師途中一路上大肆姦淫,同時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時,吃得只剩下八千人。幽州刺史王浚發現后,要求鮮卑人留下這八千名少女,鮮卑人一時吃不掉,又不想放掉,於是將八千少女全部淹死於易水,易水為之斷流。

  羯族比之鮮卑顯然更加兇殘得多,史載他們行軍作戰並不帶糧草,專門擄掠漢族女子作為軍糧,羯族稱漢族女子為「雙腳羊」。夜間姦淫,白天則宰殺烹食。在其所建立的後趙政權中,漢族幾乎被完全滅絕。冉閔滅後趙政權,一次解放被擄掠的漢族女子達二十萬。這些漢族女子不是被擄去作妻作妾的,而是作為「雙腳羊」一樣的家畜,隨時隨地被姦淫蹂躪,也可能隨時隨地被宰殺烹食。此時,有五萬多少女無家可歸,被冉閔收留,但不幸的是,冉閔很快被慕容鮮卑擊敗,這五萬名少女又全部落入慕容鮮卑的手中。慕容鮮卑姦淫污辱,同時把這五萬名少女充作軍糧,一個冬天就吃了個乾淨,城外這五萬名少女的碎骨殘骸堆成了小山。

  雖然這些民族後來都融入了漢民族這個大家庭中,但今天我們也不應該去迴避這一段血腥的歷史,因為他真實地存在過,而這些民族被無情地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也恰恰證明了野蠻對文明的衝擊,哪怕暫時起了波瀾,最終還是會被文明所吞沒,野蠻戰勝不了文明。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活埋五萬燕兵

  公元395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率軍攻燕,大敗燕軍,俘虜燕軍五萬餘人。為了徹底地打擊對手,拓跋珪在大臣的建議下,將五萬投降燕兵全部活埋。此時的鮮卑人雖然已經入主中原,並學習漢文化多年,但骨子裡的野蠻與兇殘再度佔了上風。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位道武帝也終究未能善終,在公元409年的宮廷政變中被自己的兒子刺殺身亡,年僅三十九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6: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