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醫的科學性爭論(之六)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4-9-29 23: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1. 什麼是中醫 ***
中醫的中字不僅僅是中國、中華,此中字更多的是中庸,是平衡。
中醫的理取自周易。陰陽,五行,變化等等窮舉不盡,黃帝內經是個好例子。
中醫的術取自實踐。神農嘗百草,李時珍如何寫出本草的故事,都可以側面反映這一點。針灸術,望聞問切術都是實踐所得。

*** 2. 什麼是科學(近現代科學) ***
科學是一種方法,是人們為了生存認知世界一種方法。人們認知世界的方法還有宗教(比如人死後會復活),還有傳奇神話故事(比如某人死後念一個咒語就復活了),還有想像猜測(比如人死後到了另一個空間) 等等。
於是有人產生了問題,當ABC三種解釋都存在時,我們應當相信哪一個?
答案很簡單:你愛相信哪個你相信哪個。

科學是,無論你相信哪一個我都不能說你對,也不能說你錯,大家都只是假設。

可是現實是殘酷的,當認知被逼到需要應用的時候,人們就不得不選擇一個可以在現實操作中從不被否定或很少被否定的認知。這時候,有人就開始閑得蛋疼了,比如拿一鉛球和一乒乓球球扔一扔看哪個更容易砸碎小明家玻璃。

科學是,必須要實驗。反覆提供固定的條件,重複模擬現實中的過程,觀察過程和結果,這是實驗。

有了假設和實驗,就會有總結哥出來總結這個假設有多可信,是否好用。

科學是個總結哥。

又有人蛋疼了,他覺得砸小明家的窗戶的事不一定非要反覆地實驗,通過已有的總結,加上一些新的假設,加上數學和邏輯的推演,他就可以的得出砸小明家玻璃需要什麼樣的球,多大的力氣,什麼位置砸,什麼角度砸。當然最終這個假設要成為真正的結論還是要讓現實說話。

總結哥現身:科學是提出假設,進行實驗證明假設,推演假設,不停進行實驗證明假設的,永遠不說絕對對,永遠不說絕對錯,這樣一個蛋疼的方法。

*** 3. 中醫是科學嗎? ***
有假設嗎?有
有實驗嗎?有
有總結嗎?有
所有假設都實驗了嗎?沒有
沒有實驗的也總結了?嗯

總結哥:中醫里部分被現實實驗反覆重現的假設是科學的結論,但是中醫整體的方法並不是科學這個方法。它和科學有同有異,各有風采。他們是有交叉也有不同的兩個範疇。

西醫和中醫的關係也是這樣的。

*** 4. 科學有用與否 ***
這個問題太深了。
什麼叫有用?
如果說是能產生大量的價值,大多數的科學是可以的,也有些在通常場合不可以。不過沒有任何物體是沒有價值的,在一定的條件,所以東西都有價值,不管是不是科學。
如果說是實用,那麼既然科學結論大多是現實檢驗下的最管用的,所以就用吧。不過,科學具有保守性,所以很刻板,選擇空間相對猜測要狹小;科學具有超前和簡化性,有些結論因為條件苛刻,而暫時很難在現實中被應用。

問題太深,本人修鍊不足,留給牛人。

另一文:

中國曾流行過一段時間痢疾,中藥黃連對這個病有特效,於是黃連很快脫銷,國家於是「研究出了」黃連的有效成分,並從其他植物中大量提取,現在我們叫黃連素,開始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但漸漸的大家發現黃連素不大靈了,但是再使用黃連仍然有當年效果。

再說一件,前幾年炒的很熱的青蒿素,當時有一篇很有名的論文講抗瘧原蟲青蒿素,但不久人們就看見了另一篇論文講抗青蒿素瘧原蟲,但這些抗青蒿素瘧原蟲並抗不了青蒿。

阿司匹林也是,當「科學'得意洋洋的宣告「乙醯水楊酸」是柳樹葉的有效成分后,卻無法解釋阿司匹林與柳樹葉有截然不同的抗藥性問題,《當中醫還在用純天然無副作用的柳樹皮》,阿司匹林已經因為抗藥性和副作用漸漸退出了人們的視線,當然就所有西藥來說他的下場已經很好了。

順便說一句,無論是黃連素和青蒿素其副作用都遠高於黃連和青蒿本身。

很多中藥用了上千年效果依舊,反觀西藥幾乎隔幾年就要一次大換血,不是副作用暴露就是效果下降,要論新舊當然是西藥新,但我實在不知道新舊和好壞有什麼關係。

現在很多人有科學癖,哪怕已經親眼看到許多舊科學被新科學推翻了,還是在把現有的科學當作真理,我在想這些人一定不是推動科學發展的人,真正推動科學發展的人不是用科學解釋了原本無法解釋的東西,就是推翻了原本的所謂科學解釋,那些給所有現有科學無法解釋的事物戴上不科學帽子的人,才是科學最大的毒瘤。

再說幾句,關於古代西方醫學理論與中醫理論的相識性,就好像你有頭有鼻子有眼,豬也有頭有鼻子有眼一樣,如果你區分不出他們,只能說明你對他們任何一個的了解都只停留在有頭有鼻子有眼上,或許沒腦子。

我不反對任何人用任何形式批評中醫,但前提是 他真正的了解中醫,不僅僅是只知道中醫有頭有鼻子有眼。

題外話: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開篇的一段話

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
  
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最多只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
  
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否則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國史,不得雲對本國史有知識。
  
三、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即視本國已往歷史為無一點有價值,亦無一處足以使彼滿意。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此乃一種淺薄狂妄的進化觀。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此乃一種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譴。
  
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上列諸條件者比較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否則其所改進,等於一個被征服國或次殖民地之改進,對其自身國家不發生關係。換言之,此種改進,無異是一種變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縮與消滅,並非其文化自身之轉變與發皇。

相比於某些人對中醫的觀點,其實我更反感他們的態度。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1: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