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重尊儒學,但不會罷黜百家(圖)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9-26 09: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面對一個如此巨大的心靈空窗期,如果沒有很好的文化去填充、引導,整個民族就會面臨精神世界的塌方,進而加速墮入「中等收入陷阱」。

  

  
   這兩天,最重要的一件事無非是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出席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以一個黨的總書記、國家主席之尊,出席紀念孔子誕辰的學術大會,在共產黨執政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以往,這類學術大會一般會以民間的定位出現,包括近些年來,日漸流行開來的紀念孔子誕辰的祭孔典禮。一般會請到人大或者政協的副委員長或副主席作為主賓出席,而當地規格高的,會由省長或者書記參與。比如每年在山東曲阜進行的祭孔典禮。

  但這些變化依然限制在地方層面,而且裹挾了太多雜七雜八的打算。比如開發旅遊、招商引資等等非文化的目的。在整個輿論界,尤其是深受新文化運動思想熏陶的知識分子來說,孔子依然會被認作是保守主義而頗多微詞。

  想想幾年前,在國家博物館北門廣場樹了一尊孔子像,立刻引發全民關注,被媒體歪曲解讀為「中共在天安門廣場樹孔子像」。天安門、孔子,這兩個意向,一個代表革命,一個代表傳統,自然會掐架。革命為什麼?不就是破除傳統嗎?因此,國博的這個樹像之舉,早已超出了雕塑本身的意義,變成了文化、甚至政治事件。

  這可能就是無事生非了。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國人心中對孔子和儒學有太複雜的感情。

  成也儒學,敗也儒學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學,在中國歷史上是輝煌的存在。在中華文明的綿延歷史上,儒學是主導思想,這個不容置疑。對儒學的大範圍質疑,開始於中國沉重的近代化時期。由於和西方堅船利炮的巨大差異,不少人從器物層面的不如人,開始懷疑整個中國的文化基礎,儒學首當其衝。發展到頂點,就是新文化運動中的「打倒孔家店」,以及文革。

  對於儒學來說,這段時間是沉淪期。作為傳統中國人的精神支柱倒塌后,整個民族開始陷入迷惘期,其中各類文化「牛鬼蛇神」肆行,從歷史虛無主義到如今的唯物質論、純享受論,在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一味追趕,把良心、道德之類最為人性的東西都一一拋卻。而這,恰恰是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學最核心的關切。

  所以,近些年來,傳統文化的回歸,是精神層面的回歸和豐富,雖然過於粗糙、過於膚淺,比如讓小孩搖頭晃腦去讀經,比如全民跟著於媽媽一起煲心靈雞湯,還有五花八門的各路「國學大師」等等,可笑歸可笑,但說明了整個社會對精神世界的渴求。

  在這麼一個巨大的心靈空窗期,如果沒有很好的文化去填充、引導,整個民族就會加速墮入「中等收入陷阱」。或者從某個方面來說,「中等收入陷阱」首先是精神世界的塌方。

  我們之前就探討過為什麼這麼多明星會吸毒、嫖娼,光是說公眾人物不注意自己的公眾形象,這是非常軟弱的說法。我覺得,這恰恰代表了30年來,新富階層的精神塌方,所以有海天盛筵,有各種光怪陸離。

  其實,放眼世界,這種現代化帶來的精神空虛並非中國獨例,普遍存在於整個世界中,只不過西方很多國家還有個宗教在勉力支撐,而中國人,不信神、不信鬼,無所忌憚而已。

  儒學能包治百病嗎?

  在習近平的講話中,對當代人類的世界難題有更全面的歸納:「比如,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物慾追求奢華無度,個人主義惡性膨脹,社會誠信不斷消減,倫理道德每況愈下,人與自然關係日趨緊張,等等」。這是世界的通病,儒學真能包治百病嗎?

  很多儒學的信奉者就覺得,儒家包羅萬象,可以給世界指明方向。所以有說,21世紀是中華文明的世紀。覺得西方文明已經過時,因為他沒法解決現在社會的種種問題。甚至說,這些嚴重的問題,就是西方文明的惡果。

  島君一向對這種信誓旦旦的說法很是警惕。就像江湖郎中一樣,一拍大腿,從葫蘆里倒出一粒藥丸,張口就說包治百病,那這「大力丸」不過是唬人的架子罷了。文化也是這樣。你說中華文化如何如何高明,島君聽了也開心,畢竟是中國人嘛,誰不想著自家文化牛逼閃閃呢?「萬邦來朝」的心理還是根深蒂固的。

  但細細一想,中華文明憑什麼能拯救世界?這個話題大了去了。

  首先,你說西方文明沒落了,這是哪個西方文明?是古希臘羅馬的古典文明?還是近三百年現代化歷史產生的現代文明?把西方文明當做囫圇的一大塊,覺得西方文明講爭鬥,中華文明講和諧,這都是扯淡的事。20世紀中國的中西文明研究,很大程度就陷入了這種標籤化的誤區中。當時新文化革命時期,大家對西方文明了解還不夠透徹,說這種話還情有可原,在文化充分交流的當下,還這樣頭腦簡單,那隻能說是「圖洋圖森破」了。

  習近平說,「人類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是在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中走到今天的,世界是在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中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的。」文明的發展肯定不是鐵板一塊,是在交流互動中成長的。在歷史上,也只有某某文明被武力消滅的記錄,但從來沒有說光靠嘴皮子,就把某個文明滅絕了。

  所以呢,島君也不否認中華文明有優秀的地方,甚至說21世紀世界的發展必須要汲取中華文明的精髓,這也說得過去。但要說,西方文明沒落,中華文明將取而代之,島君覺得這也是種可怕的「文化沙文主義」。

  事實上,中華文明恰恰是最排斥「文化沙文主義」的。孔子有句話叫「君子和而不同,小兒同而不和。」最高的文化境界,就是像大自然一樣,各色各樣的動植物自由生長,「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哪裡存在你死我活的文化戰爭呢?

  所以,習近平說,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尊重各國各民族文明,正確進行文明學習借鑒。你要承認世界是多元的,才能用平等的文明觀去看待身邊的不同國家和族群。而不是「非我族類,必有異心」,必以消滅為後快。

  島君想到了前幾天習近平在政協紀念大會上的講話,重點講了「協商民主」,所謂協商,就是說中國的事,要大家商量著辦。全世界的事,不也需要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國家一起商量著辦嗎?世界秩序也需要民主化。

  中國開始重視儒學傳統,是好事。但如果就此認為中國會再搞「獨尊儒術,罷黜百家」,那肯定是杞人憂天了。因為時過境遷,這個世界早已不是兩千年前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5: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