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拿腎來換手機 一種叫「出醜買IPHONE6」的病?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9-26 08: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9月23日傍晚,央視新聞官微發表題為《不惜出醜買iPhone 6:是病,得治》的評論文章。指出iPhone走俏不僅在於「好用」,因為它凸顯的是身份。「喜歡一款產品,願意花大價錢購買,沒問題。但如果喜歡到偏執的程度,甚至不惜拿腎來換,則是一種病,得治!」文章教導我們—「得明白『身之髮膚、受之父母』的道理,不能拿腎來換手機。但如果付出的代價不是腎,而是 『文明有序的形象』,有些人就不管不顧了。」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既然有人認為「出醜買iPhone6是病」,咱還真不妨對號入座:是病了,還病的不輕。要不是荷包羞澀,兩萬三萬一台也早已入手。當然,人家說的「病」不是高價,是「出醜」、是「不管不顧『文明有序』的形象」。這話聽起來相當正義凜然,不過一部手機,至於搶到連尊嚴都沒了嗎?至於丟人丟到外國友人面前去嗎?習大大剛剛還在馬爾地夫教育我們說「礦泉水瓶子別亂扔」,轉眼怎麼就為了一部手機如此不淡定?

  我不知道別人想買新蘋果的初衷,反正我覺得僅僅是「好用」。至於身份說,純屬誅心之論。這玩意又不是珍珠項鏈,也不是美圖秀秀,不見得讓人氣質大增。追一種好產品,需要原罪嗎?不妨來看下面這組數據吧:9月22日晚間,蘋果公司宣布iPhone 6和iPhone 6 Plus正式開售後前3天的銷量超過了1000萬部,打破iPhone 5s和iPhone 5c於去年創造的900萬台(包含首發的大陸市場)的紀錄,創歷史銷售最高紀錄。沒有大陸首發,全世界銷量還破紀錄了,莫非說明全世界消費者都好「身份」 這一口?又如果「國際慣例」是喜歡到偏執的,中國消費者為什麼要單獨拎出來被罵得狗血噴頭?

  「不能拿腎來換手機」,這種夫子之訓,當然中肯,卻失之幽默。這幾年,賣腎案並不鮮見,但追根溯源,有幾個是當真是為了買手機?「不能拿腎來換手機」,就像說「不能拿腎來換新馬泰游」、「不能拿腎來換燕鮑翅」一樣,判斷正確,卻大而無當。拋開轉折連詞「但」上的疑似語病,至於鼓吹「文明有序的形象」,這種驕矜之詞,或許多少有點欲加之罪吧。黃牛為了利潤,失控在所難免,這種商業秩序,與道德文明是兩碼事。一句話,蘋果店應該管的事情,不能指望消費者自覺。再說,我們的春運,一票難求的售票廳,為了回家,「不管不顧『文明有序的形象』」,見識得還少嗎?因此,不能把世界上所有的秩序,都歸咎於民眾的責任。

  搶個蘋果,就像搶個小米一樣,很多時候不在於結果,而是搶購的那種樂趣。如果弄不懂這個道理,就要對消費行為指手畫腳,這市場經濟的一課豈非白學了?在搶購蘋果的熱潮中,真正要思考的,應該是兩個層面:一是怎麼第一批首發國家中,總是要缺席中國大陸地區?有關於此,網上網下傳言不斷。審批問題,還是歧視銷售?職能部門有必要給個權威的真相。二是「中國製造」發展這麼多年,國產手機也號稱佔有了不菲的市場份額,那麼,為什麼始終在性價比上做文章、而沒有自己的「蘋果」?當93噸的 iPhone6從鄭州空運往美國芝加哥,指罵中國果粉腦殘的「精英們」,你們的智慧又到哪裡調皮去了?

  文章見仁見智,觀點各有千秋。我們自然沒必要跟一則微博鬥氣,但心平氣和而言,每年的9月,在「蘋果季」,類似諾獎與奧斯卡的糾結,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知恥后勇、懂得真正的因果利害而不混淆視聽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0: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