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徐步:美國的「傲慢與偏見」——「中國搭便車」論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8月9日,奧巴馬在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聲稱中國在過去30年一直「搭便車」。

  顯而易見,不論是奧巴馬,還是其他什麼美國人士,他們的「中國搭便車論」,不是出於傲慢,就是出於偏見。「搭便車」理論的基本含義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據此,似乎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經濟發展和公眾生活水平提高都是別人所予、別國所賜。

  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不僅使廣大中國人民脫貧致富,也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與此同時,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積極履行應盡的義務。這是任何不帶偏見的人都能看到的事實。「中國搭便車論」反映了美國一些人對中國的發展「不高興」,也從本質上反映了他們對美國衰落的擔憂。

  美國「衰落論」不是一個新話題。近年來美國人對「衰落」這個詞越來越敏感,也越來越當真。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金融及經濟危機,使美國人深感美國衰落不再是傳說。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約瑟夫·奈說,美國正在經歷困難時期,經濟增長速度緩慢,負債不斷上升,笨拙的政治體系無法應對國家面臨的根本挑戰。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警告說,美國不能再當「世界警察」,因為美國已使自己面臨破產,國內民怨上升,在國際上的合法性喪失。

  爆發金融危機並陷入經濟困境后,美國國內對美國經濟、金融及社會等各個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就開始了激烈的討論。2011年9月17日,反華爾街活動爆發,之後蔓延到華盛頓,從「佔領華爾街」到「佔領華盛頓」,抗議活動規模越來越大,矛頭主要指向富豪的貪婪和政治的腐敗,進一步給美國人敲響了警鐘。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對美國的問題進行分析,很多學者把目光投向美國面臨的來自國內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挑戰。

  對美國「衰落論」,我們應有一個客觀、理性的認識。一方面,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大國經濟保持發展,與美國及歐洲的相對衰退形成鮮明對比,這是事實。加上俄羅斯近年來在外交上採取一系列違背西方意願的行動,美國的評論家們紛紛發出驚恐的呼聲,鼓吹中國威脅論,抨擊俄羅斯強硬政策,聲稱中俄兩國正在謀求改變現存的國際秩序。另外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美國不同於歷史上的大英帝國或日本,它將長期保持世界主要大國的位置,並將長期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原因在於,一是美國的自然稟賦及綜合實力優勢仍然十分明顯;二是美國軍事實力仍然遙遙領先於其他任何國家,海外駐軍及軍事基地遍布歐洲、亞太與印度洋、中東與北非以及美洲四大戰略區;三是維持美國經濟領先優勢的基本因素仍具有活力;四是美國擁有其他大國無法比擬的地緣優勢;五是美國有獨一無二的同盟體系;六是新興強國遠沒有結成團結一致的反西方集團。美國學者分析,新興強國與西方強國的共同利益往往多於新興強國之間的共同利益。即使不是美國盟友的經濟大國也不願意顛覆現在的世界秩序,而是要在其中爭取更大的空間,比如通過擴大自身在國際機構的權威或影響力,更好地維護自身利益。

  在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中,我們今天所面對的世界既充滿機遇,也充滿挑戰;既讓我們感到熟悉,又讓我們感到陌生。在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國人民的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休戚與共。搞冷戰思維、玩「零和遊戲」,都無助於維護並推動世界和平與穩定。在探索建立新型國際關係的進程中,「要積極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共同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法治化、合理化。習近平主席近期指出,中國是當代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和貢獻者。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將與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論」,中國人的血脈中沒有稱王稱霸、窮兵黷武的基因。這是中國領導人對現行國際秩序與中國關係的最新論述,也是中國政府有關國際秩序最明確的政策宣示。其內涵是,中國沒有必要挑戰現行國際秩序,也不會致力於推翻現行國際秩序,同時將積極投身於完善國際秩序的進程。

  中國參與當代國際體系是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必然結果。應當承認,現行國際體系遠不完美,有必要進行改革與完善,使之更加公正合理。首先,國際政治體系尚不健全。以多邊主義為基礎、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強有力的國際體系尚未確立;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權威地位和作用有待加強;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小國家在安理會的代表性需要增加。其次,國際經濟體系尚不合理。發展問題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多邊貿易體制不夠開放、公平、公正;國際金融體系脆弱,遭受衝擊的風險仍然存在;發達國家在實現全球普遍、協調、均衡發展方面承擔責任不夠。第三,國際安全體系尚不穩定。冷戰思維仍然存在;聯合國作為集體安全機制的核心地位面臨挑戰;防擴散體系受到衝擊,難以真正發揮規範國家行為的作用;地區安全體系相對滯后和不完備。第四,國際文明對話體系尚不完善。國際思想文化領域的鬥爭深刻複雜;不同文明、宗教之間的衝突持續發展甚至激化。

  在完善國際秩序的過程中,中美兩國作為世界兩大最主要經濟體,作為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兩個大國,如何判斷彼此戰略意圖,將直接影響雙方採取什麼樣的政策、發展什麼樣的關係。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取決於雙方能否真正本著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原則,來把握和處理兩國關係的方方面面。如果當中國在重要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發出自己的聲音時,美國指責中國企圖削弱美國的影響力或謀求改變現有的國際秩序;當中國致力於拓展同其他國家的經貿關係、並對有關國家及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事業的進步做出重要貢獻時,美國又指責中國「搭便車」,那就只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美國對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不認真,還沒有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0: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