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們拿什麼讓「壞社會」變好?(圖)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9-25 09: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社會變壞,每個逆來順受的沉默者都有一定責任。讓畢竟,「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國,你怎樣,中國便怎樣。」

 
 

  最近,「藍翔體」的老梗在微博上越玩越瘋——正襟危坐地講完一個故事後,突然以一句「挖掘技術到底哪家最強」收尾,總能讓人笑到吐槽無力。我想起了兩年前微博上曾流行的另一個梗——在每條微博後面加一句「這個世界會好嗎」,哪怕再平淡的內容也能陡然變得深沉起來——熊培雲後來甚至以此為題出了一本書。 「這個世界會好嗎」的潛台詞,顯然是說我們正生活其中的社會還不算好。

  這個判斷引起不少人的共鳴,是因為現實確實常常讓不少人感到不安、無力甚至絕望。以前很多人以為等自己更有錢了就能活得更有尊嚴,後來卻發現一些富可敵國的企業家可能比普通人更沒安全感,說不定哪天就會千金散盡;以前很多人以為做個只關心柴米油鹽的小老百姓,就能安居樂業,後來卻發現有資格欺負自己、踐踏自己權利的人太多,連居委會大媽都可能會把自己罵得像個孫子。

  我們的社會是如何變壞的?專門寫一本書都未必能說透,但最核心的一個因素是權力日益囂張而權利不斷縮水。曾經的湖北首富、原中國最大民營航空公司東星航空總裁蘭世立,出獄后曾不無感慨地說,「老闆再大,一個處長都能把你搞死」。話很重,現實同樣如此沉重。如果說,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尚有一些規則可言,越深入三線以下城市尤其是基層農村,權利被權力碾在腳下的情況就越是屢見不鮮。

  依照我們的立國理想,依照白紙黑字的法律法規,我們是這個國家的主人,每個人都享有很多權利,擁有很多自由。但現實的複雜性在於,一方面權利與自由在增進,另一方面,仍有很多權利沒有兌現。如果想要主張那些權利,合理訴求被置若罔聞的情況並不鮮見,被權力之手揍得鼻青臉腫的情況亦非個別。現在想想,中國很多電視劇中都有「你們還有沒有王法?」「我就是王法!」這種對話,還真是「藝術源於生活」。

  不過,要讓社會變好,在頂層推動的同時,也離不開每個人自己去較真、去抗爭。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合法權益遭侵犯之後,連站出來維權的意識都沒有,反倒忍氣吞聲,還以「就當自己運氣差」、「倒霉的不止我一個」、「吃虧是福」等進行自我麻醉。個體的沉默變成了對「利維坦」的縱容,其結果必然是權力更加肆無忌憚地突破邊界,必然是我們離「好社會」的理想越來越遠。

  胡適有一句被廣為引用的名言:「爭取你自己的權利,就是爭取國家的權利;爭取你自己的自由,就是爭取國家的自由。」其實,如今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權利,都是一些「較真」的人在與權力博弈的過程中爭取而來的。比如,那些與違法者「死磕」的律師,那些冒險 「扒糞」的媒體人,那些為公民權利鼓與呼的學者,他們如同古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孜孜不倦地滾著巨石。

  從某種意義上說,不管是社會的發展,還是國家文明的提升,常常都是那些較真者推動的。他們努力用權利馴化權力,以實際行動推動權利意識啟蒙,千千萬萬的國人因此而受惠,權利也一點點被落實。正因如此,我們非但不應嘲笑那些主張權利的行動者,不應讓他們感到孤立無援和心寒,而應常懷感恩之心,大方點贊或默默支持。如果更多的人都關心自己的權利,都來為權力編織更細密、更堅固的籠子,社會就有變好的希望。

  相反,社會變壞,每個逆來順受的沉默者都有一定責任。讓社會變好,歸根究底需要眾人的覺醒和行動,需要我們每個人多一些「主人翁意識」,多一些「較真」精神,起碼在自我權利實現的道路上挺起脊樑。畢竟,「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國,你怎樣,中國便怎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14: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