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家中失竊、日記丟失、二奶翻臉」是反腐利器升級版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9-24 08: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曾有網友調侃,「家中失竊、日記丟失、二奶翻臉」是反腐三大利器。現在,二奶舉報頻頻立功,小偷反腐也出現了「升級版」。

  媒體今天(9月23日)報道,大連市今年初打掉一盜竊團伙。該團伙先後盜竊了大連市兩名局長住宅:大連市財政局局長李聖君、大連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徐立新。兩名局長被盜現金及財物總值均超過100萬元。現在二人已被大連紀委立案調查。

  兩起盜竊案的幾個特點很有意味。一者,目標性明顯。同一個盜竊團伙連續在兩位實權部門一把手家作案,肯定經過了周密的觀察。二者,改暗偷為明搶。在徐立新家作案時,犯罪嫌疑人是通過挾持徐立新妻子的方式進入其家中的。三者,被盜者寧吃虧不報案。李聖君被竊一事爆出,源於犯罪嫌疑人在警方審訊過程中的供述,李聖君家失竊120餘萬元財物,在一年多的時間內並未報案。

  從此三點可見,偷竊官員財產是多麼「爽」的事情。既可光天化日下明火執仗,又無需擔心事主報案東窗事發,更可一次性得到巨額收穫——如果是盜竊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前副司長魏鵬遠家,點鈔機還要超負荷工作。盜竊團伙的這種大膽、這種底氣,來自於對官場現狀的觀察、對官場潛規則的嫻熟利用,來自於對 「無官不貪」判斷的篤定。

  官員財產至今沒有「陽光化」的制度設計,但小偷們穩、准、狠的作案方式,已經從一個側面表明了,民間對於官員財產已經有基本的估量,對於各個部門實際掌權者的收入、福利、尋租渠道、權力變現能力都「心中有數」。坊間閑談,常有「某官腰裡有多少個數」的估計,亦有「在這個位置上乾淨不了」的判斷,若恰好此官員東窗事發,就會發現民間的估量很多都八九不離十。在人人都道路以目、傳遞「你懂的」信息的情況下,還在捂著官員財產的蓋子,不啻掩耳盜鈴。

  作為現代政治治理所必須的制度設計,「官員財產公開」卻一直難在中國落地。試點地區前仆後繼,整體性的鋪開卻遙遙無期,而且在鋪開的可能性上也並不樂觀。現在,為了替代這項吏治的基礎制度,一些本土化的政策(比如個人事項申報)正在強化,初衷是部分性替代這項制度的功能,並彌補行政倫理中的價值缺憾,但實際效果卻遠難如願。比如,按照處級(含處級)以上幹部都要申報個人事項的要求,新聞中的兩位局長的財產早就應該白紙黑字報給組織,又何必等小偷發現、紀委再立案調查呢?

  實際上,不論官員財產公開將經過怎樣的本土化適應,引入公眾監督、引入公共質詢程序都應該是其核心內容,這是破除權力封閉運行,發揮震懾、監督和肅貪功能的關鍵所在。這個核心內容落地的難度有多大,潛在貪腐者的勢力就有多大;相反,這個核心內容落地的希望有多大,官員財產陽光化的希望就有多大。如果沒有它,想要發現官員的貪腐事實,公眾就不得不冀望一些邊緣化的、雞鳴狗盜的手段。因此,各地上演的「小偷反腐」雖荒唐卻也諷刺,不妨把它當成一種對 「陽光財產」的另類呼喚。

37

主題

680

帖子

45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9
沙發
dingzhu 發表於 2014-9-26 16:00 | 只看該作者
別讓「家中失竊、日記丟失、二奶翻臉」成為反腐的主要渠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9: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