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口無遮攔DD岳飛失寵的緣因

[複製鏈接]

56

主題

116

帖子

6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2

積分
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gqxiaoxiao 發表於 2004-12-9 08: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公元1133年秋,皇帝趙構將岳飛召到首都,親自書寫「精忠岳飛」四個大字,製成錦旗賞賜給他。同時,要在京城為他建造府第。岳飛辭謝說:「敵未滅,何以家為?」大敵未滅,要家幹什麼?為此,皇帝趙構相當喜悅,很親切地徵求岳飛的意見:「你覺得天下什麼時候可以太平?」岳飛回答道:「文臣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就可以天下太平。」據說,趙構很吃驚,沒想到一介武夫能說出這麼有水平的話。不久,剛過而立之年的岳飛被授清遠軍節度使,封武昌縣開國子,成為長江中游的最高軍事指揮官。

公元1137年,即紹興七年,二月,岳飛奉命進京述職。

皇帝在他的「寢閣」就是卧室里單獨召見了岳飛。皇帝對岳飛說:「光復國土,中興大宋這項事業,我就託付給你了。從今以後,除了韓世忠、張俊之外,其餘的軍隊都交給你節制。」古代漢語中,「節制」一詞帶有約束、指揮、管轄的意義,按照皇帝趙構的內定安排,岳飛從此統帥全國五分之三的兵力,在淮西、川陝、荊襄三個主要正面戰場上,對金兵形成全面反攻的戰略態勢。岳飛感嘆不已。如果這一切順利實現,這位青年將軍與對他有知遇之恩的青年皇帝,君臣二人的人生事業將可能達到一個令人目眩的光輝頂峰。

至此,岳飛迎來了自己生命中的黃金歲月。

揣度此時岳飛的心情,他的自我感覺肯定非常好。這沒什麼不對。畢竟這一切榮譽、地位、權力,都是他在槍林箭雨中打出來的,他受之無愧。但另一方面,這一切,很有可能也造成了他對皇帝趙構的錯覺,使他把適用於普通人之間的那種「士為知己者死」的崇高感情與信條,應用到了皇帝身上,這就大錯特錯了。??

無心介入君臣禁區

大約就在這段時間,有一天,岳飛與皇帝趙構談話。君臣二人十分投機。可能是談得興起,岳飛突然莽撞地提出,希望皇帝早日解決皇位繼承人的問題。此言一出,談話的氣氛立即急轉直下。趙構呵斥道:「你雖然出於忠心,但是,這種事情不是你所應當干預的。」岳飛的臉色當時就變了,十分尷尬。

幾年前,在金兵的追殺下,趙構由於驚恐喪失了生殖能力,如今正在想盡一切辦法醫治。他剛30出頭,畢竟還存在著很大的希望。前些時候,他又遭遇了一個更加慘痛的事件,惟一的兒子,因為宮女不小心踢翻一個銅鼎,而被驚嚇抽搐致死。這兩件最深的隱痛,如今被岳飛的一句話都給勾起,其惱怒可以想見。

問題的嚴重還不僅僅在於岳飛哪壺不開提哪壺。最要命的是,岳飛觸犯了皇家最大的忌諱:手握重兵的武將對皇位繼承感興趣。我們知道,皇權繼承問題在歷朝歷代都是絕對核心的敏感問題,導致的皇家骨肉相殘比比皆是,為此形成臣僚或飛黃騰達或家破人亡的故事也史不絕書。人們歷來特別容易把這個問題和那些手握重權、重兵的文臣武將的政治野心聯繫起來。

誰知,後來岳飛在封密奏中,又一次談到這個問題。事實上,這件事確實是岳飛的心病。當時,金國人扣住宋徽宗、宋欽宗不放,有著重要的政治原因。趙構稱帝后,金人就曾考慮將宋徽宗放回去,以削弱趙構的影響。後來一直存在著一種可能,就是金人以武力扶植宋欽宗嫡系的傀儡皇帝,這位傀儡皇帝具有趙宋帝國先天的大宗正統地位,將使南宋政權相當難堪、被動。當時,部分地為了對抗這種可能,趙構從太祖趙匡胤一系挑了兩位皇室子孫,過繼到自己名下,但沒確定究竟由哪位繼承皇位。岳飛的提議,從抗金的現實出發是好意。而且是那種把皇帝當自己人的好意。但這種好意是否能被皇帝接受,卻大成疑問。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認為,住在茅棚里的人和住在皇宮裡的人,想的不可能一樣。誠哉斯言。

不相與謀拂袖而走

隨後,就發生了對岳飛命運產生重大影響的「淮西事變」。

劉光世是南宋初年「中興四將」之一。到紹興年間,南宋政權穩定下來之後,他厭倦了刀頭舔血的戎馬生涯,統帥的5萬大軍也成了「軍律不整」的驕兵悍將,朝野上下頗有怨言。這位仁兄倒是不貪戀權位,上書稱自己身體不好,希望能安排一個閑職。趙構賞賜給他一些珍寶古玩,劉光世津津有味地把玩到了後半夜。這種表現,令皇帝相當滿意。

為了使岳飛能順利接收劉光世的部隊,皇帝專門寫了一道下達給劉光世及其主要將領的手詔,要求這些人聽從岳飛的號令,如有人違反,「邦有常憲」,就是依法嚴懲不貸的意思。這遭到了時任宰相張浚和剛出任樞密使的秦檜的反對。張浚與秦檜認為,這是違背帝國傳統與祖宗家法的。張浚忠告皇帝,讓武將掌握過大的兵權,一旦此人功蓋天下,威震人主,便悔之莫及了。

趙構深以為然,給岳飛另外寫了份手詔,委婉地取消了成命。然後,讓張浚處理善後。張浚將岳飛召到都督府,在這兩位堅定的、實際上志同道合的主戰派戰友之間,發生了一次給歷史留下深刻遺憾的談話。

這時,如果張浚能坦誠地把事情攤開談,結果可能會不一樣。可惜,他採取了最不高明的做法DD揣著明白裝糊塗。他裝作根本沒發生過讓岳飛統領這支部隊的樣子,裝模作樣地徵求岳飛的意見:「淮西這支部隊很服氣王德,現在準備任命他擔任總管,酈瓊擔任副總管,再讓呂祉以都督府參謀的名義統領。你以為如何?」

這其實等於是通知岳飛,事情變化了,以前的安排不算數。岳飛不可能愉快地接受,但還是客觀地回答:「王德和酈瓊素來不相上下互不服氣。這種安排必導致二虎相爭。呂祉雖是通才,畢竟是書生,不習軍旅,恐難服眾。」

張浚又問:「張俊怎麼樣?」岳飛回答:「我本不敢說三道四,但為國家利益考慮,恐怕張宣撫性子太暴躁,缺少謀略,尤其酈瓊會不服。」

張浚陰沉著臉,沉默片刻,又問:「楊沂中應該高出這二人了?」

岳飛搖頭道:「沂中雖勇,和王德差不多,怎麼駕馭得了這支部隊?一旦處置不當,變亂可能在彈指間就會發生。」

張浚終於忍不住了,說出了一句相當傷人的蠢話:「我就知道非太尉你來不可。」

岳飛也忍不住了,憤慨地說:「都督您正兒八經地問我,我不敢不據實回答。難道我是為了圖謀這支部隊嗎?」

雙方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全然沒了迴旋餘地。岳飛離開都督府,立即上了一道奏章請求辭職。然後未等批複,就把軍中事務委託給助手張憲代管,自己回到廬山,給母親掃墓守孝去了。

陷入險惡的旋渦

結果,不該生氣的人DD宰相張浚和皇帝趙構絲毫沒反省自己的意思,他們比該生氣的人生的氣還大。《宋史》記載,此後張浚多次上奏彈劾岳飛:「岳飛處心積慮,一心想兼并別人的部隊。此次辭職,真實意圖是要挾皇帝。」這種不負責任的彈劾,具有極其可怕的殺傷力,岳飛陷入險惡的旋渦中。

岳飛是天才的軍事統帥,富有軍事上的洞察力,在政治上卻表現出十足的幼稚。可能的推測是,此時,岳飛仍心懷對趙構知遇之恩的感激,潛意識裡希望用這種賭氣的方式,喚起皇帝的覺悟。

從後來的發展看,趙構基本接受了張浚的說法,在心理上關閉了對岳飛理解與信任的大門,只剩下利用。利用完后,則是誅殺。中國歷史上,失去信任后,皇帝誅殺功臣的事不勝枚舉。這可能是中國「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之類格言諺語比其他國家和民族多得多的主要原因。

趙構採取了很絕的方法處理岳飛辭職事件,他給岳飛最主要的助手下了嚴厲的命令,讓他們敦請岳飛復職。如違抗,或做不到,就行軍法。於是,李若虛二人只好來到廬山東林寺勸說岳飛出山。岳飛很惱火,堅持不肯。一直僵持到第6天。李若虛說:「難道你想造反嗎?難道讓你出來不是好事嗎?你堅持不幹,朝廷怎麼會不懷疑你?想想看,你不過是農夫出身,受天子委託,掌握這麼大的兵權,你是不是覺得可以和朝廷抗衡了?如你堅持不復出,我們二人受刑死掉,應算是沒什麼對不起你了吧?可你一點都不覺得有愧於我們嗎?」

這番話,很可能將此時趙構深藏在心底,想說而沒說的話說了出來,魔鬼般預示出岳飛的命運。

岳飛下山後,三次向趙構謝罪。趙構說了一番看似不軟不硬,實則殺機四伏的話:「對於你的輕率舉動,我並沒生氣,要不然,必有懲處。這就是太祖所說的,犯吾法者,惟有劍耳。之所以還讓你統領部隊,把中興大業託付給你,就是因為我沒生你氣的意思。」

一般說來,中國皇帝以三尺寶劍對付他們心中的異己時,很少有手軟的。後來發生的一切表明,趙構也是如此。

岳飛回到鄂州大本營后,給皇帝上了份奏章,在並統諸軍北伐的計劃夭折后,請求率本部兵馬出兵北伐。趙構以手詔回復,表示欣賞岳飛的忠誠,「恢復之事,朕未嘗一日敢忘於心」,同意岳飛單獨北伐。於是,岳飛提起精神,厲兵秣馬,準備出擊。

然而,正在此時,淮西兵變爆發了。岳飛預言的一切,全部發生,而且情況更加糟糕。

從此,一切都無從談起了……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沙發
Blue Ivy 發表於 2004-12-9 12:51 | 只看該作者
分析得很有道理噢, 長知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9

主題

2112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3
8833731 發表於 2004-12-10 03:58 | 只看該作者
我自己覺得岳飛失寵的根本原因不在於他的口無遮攔!其實史書上記載的岳飛是一個訥訥寡言而有言出必踐的人!在江湖上,他是真英雄!無數的豪傑甘願為他鞍前馬後,供他調配!對國家,他是南宋的棟樑之材,擎天一拄!對家庭,他是一個偉丈夫,妻子的臂膀,兒子的驕傲!
*一盞離愁 孤單佇立在窗口 *一壺漂泊 浪跡天涯難入喉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而如今琴聲幽幽 我的等候你沒聽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9

主題

2112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4
8833731 發表於 2004-12-10 04:36 | 只看該作者
之所以岳飛會失寵,我自己覺得這是幾個方面原因交合在一起的必然結果:
首先,從當時社會的環境來看。一方面,宋朝雖然說創造了我國高度繁榮的經濟,但是他確實是我國歷史上最弱少的軍事王朝,不說唐、元,就是明清,他也是望塵莫及!這一點在南宋表現的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朝廷內部,奸臣當道,先有張邦昌誤國,後有秦檜勾結金人,忠臣難入閣,英雄無用舞之地!
其次,岳飛的性格不無關係。忠誠,絕對的忠誠是體現在岳飛身上的閃光點,但是從今天來看,我們確實認為他是一種愚忠!的確,在軍事才能上,岳飛在當時可以說是無人能出其右(即使是在今天來說,他的軍事才能也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在政治上,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孩子。即使是在被召回師,還是擔心牛皋率部隊造反!即使是在要赴風波亭前,還一直擔心岳雲和張憲會起兵,而寧願陪上自己的兒子和女婿!忠君愛民,本來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前提是該君值得你以命相付啊,更何況是愚忠,那就不是很明智的了!
最後,與皇帝在本質上的分歧。岳飛抗金是為了一統祖國的大好河山!迎還2帝返京!而從趙構來看,他只是想苟安與一隅,只要自己有龍袍在身,管你江北的淪落還是2帝的死活。從根本上來說,他只是希望保住自己的帝位,沒有想過要迎還2帝回京。一旦2帝回京,他的帝位還能不能保,未為可知。如此,他才會與秦檜一拍即合,千方百計拖岳飛的後腿!
*一盞離愁 孤單佇立在窗口 *一壺漂泊 浪跡天涯難入喉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而如今琴聲幽幽 我的等候你沒聽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9

主題

2112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5
8833731 發表於 2004-12-10 04:40 | 只看該作者
用岳飛的一句話來說: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惜死!如此,天下太平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1: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