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如何做出決策?(圖)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9-14 16: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SHOWERDI 於 2014-9-14 16:51 編輯

  
 

 [編者按:在糾結時,如果你能按一下暫停按鈕,問一句:作為人何謂正確?我這樣做對嗎?他會怎麼想?良知就產生了。良知產生了,善就會凸現出來。跟隨你的良知,你就會做出好的決策。當今移動互聯時代,信息爆炸,決策難度增大。每一個維度的慾望,都有一大堆的鉤子,也有一大堆的證據。這時,你要考慮更多的變數,需要在各種各樣的慾望相互衝突糾結的混沌之中,做出決策。]

  [原標題: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飯局]

  一次與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吃飯,談話舒緩愜意,給我很多啟迪。

  就著談話空當,我提出一個問題:「稻盛先生,你能不能給我們講一個你小時候的故事,這個故事跟您後來經營企業又有很大的關聯。就是說,今天您之所以成為經營之聖,兒童時哪一件事對你觸動最深?」

  稻盛和夫笑笑,看上去他很滿意這個問題。他點上一根煙,慢慢抽著,吐了一個煙圈,彷彿重新回到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他想了一會兒,就講起了至今記憶深刻的一件事:

  初中一年級時,一個同學一直追隨稻盛這個孩子王。他跟稻盛說:「我家裡有棵大柿子樹,爺爺知道稻盛君對我很好,想讓稻盛去摘柿子吃」。他的家有點遠,稻盛不願意去。這個同學就鍥而不捨,每次見了都說。幾次三番邀請,稻盛卻不過這份情,就帶著小「嘍」們上門去摘柿子了。

  滿樹的柿子,把小夥伴們樂壞了。幾個人把柿子樹上的柿子一掃而空。

  沒想到,第二天同學的爺爺就氣勢洶洶地跑到學校興師問罪:「聽我孫子說了,有一個叫稻盛的小子,不聽勸阻,擅自到我家摘柿子,真是太不像話了!」聽了這話,稻盛當時愕然了。老爺爺的指責、老師的批評,都不起什麼波瀾。關鍵是同學的言不由衷讓他驚愕。

  人性,太人性了!有些人雖然口口聲聲地說「Yes」,但其實並非如此。語言中並沒有其獨立的含義,而是說這話的人在一個特定環境中的人格反映。一個「孩子王」從這件事中學習到了人生哲學第一課。

  對這個事件之所以發生,稻盛做了深入的反思。起初他怪那個追隨者言行不一。後來進到追隨者心裡看看,也不是腹黑,就是想親近他,是他自己不冷靜錯讀了那個孩子的信息。

  為什麼是他這個孩子王錯了呢?他到底錯在哪裡?為什麼他會誤讀信息?

  這三個問題,他當時就感覺不對頭,有很深的意蘊沒有悟出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體驗的增多,他越來越確信,是他站在了自我為中心的立場來解讀事情,而沒有從事情的本來面目出發去看待事情。

 
 
 

   他沒有站在那個同學的爺爺的角度上想問題,沒有站在自己家的柿子樹一年到頭結了柿子,是不是喜歡別人來糟蹋?這件事一直在稻盛腦海里發酵,他自己盲目,無明!這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說一千道一萬,在那個當下,就差一個問:作為人何謂正確?

  當今移動互聯時代,信息爆炸,決策難度增大。每一個維度的慾望,都有一大堆的鉤子,也有一大堆的證據。這時,你要考慮更多的變數,需要在各種各樣的慾望相互衝突糾結的混沌之中,做出決策。

  而且,各種邊界越來越模糊,變化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你不可能等到萬事俱備再做決策。

  決策者,一方面被現實的困難所困擾,另一方面機會撲面而來而又轉瞬即逝。稻盛和夫常常能在恰當的時機做出恰當的決策,這是為什麼?別人可以幫他概括提煉出好多個因素。讓稻盛和夫自己說就一條,即在糾結的時候問一句:作為人何謂正確?我這樣做對嗎?他會怎麼想?

  良知就產生了,善就會凸現出來。跟隨你的良知,你就會做出好的決策。

0

主題

41

帖子

27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
沙發
Jeff09 發表於 2014-9-15 06:27 | 只看該作者
win wi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1: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