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我在天涯貼了一下,忙七忙八地,沒有收尾,希望這裡有人看,催著我寫下去。
兩千年的夏天,當我步出洛杉磯機場進到海關檢查台的時候,我的心情是平靜的,在等待了將近五年的移民排期之後,我最終踏上了美國的土地,我自己也奇怪,當時我既不激動,也不緊張;現在想來,大概應該說是因為無知,所以無畏。
到今天,已經十四年了,回首走過的路,我有很多的話想說,但不知從何說起,不如先流水帳一般記一記這些年來的經歷。
九十年代,在我沒來美國前,我對電腦還是很感興趣的,也上網聊天,icq,後來就落伍了,因為來美國之後,立刻加入了打工族,要為生存而奔波了。
前幾天,偶然發現了天涯, 上面的文章很精彩,四十歲的老男人也可以聊得很熱鬧,那我不妨也來湊個數,我可不覺得自己老,當然也沒有那麼成功,不過我還是願意把我的經歷寫出來,也會把我的想法,我的心情寫出來,算是看人家貼子的回報吧。
好,不羅嗦了,進入主題:
我在海關入境處填妥表格,到關員指定的窗口接受了簡單的問話,護照上被加蓋了入境章,寫上A打頭的一組數字,就被放行入關,至此,算是進入了美國國境。然後等待行李在輸送帶上出現,拿到行李之後,要經過海關及農業部檢查,任何肉類,奶製品及種子,新鮮水果,蔬菜均不許帶入境。我已事先了解這些情況,由於是移民初到美國,檢查還是非常寬鬆的,雖然我託運了超過航空公司上限的一堆行李,並沒有在此處的檢查時,給我帶來麻煩,檢查員僅僅象徵性地問了一句有沒有帶肉類食品和種子,就放我過去了。
由於我最終的目的地在美國內陸,我還要再搭乘一班美國國內的飛機,當我把行李帶到航空公司櫃檯時, 服務小姐二話不說就幫我辦了託運,根本沒提超重,超件數(當時美國航空業尚未有油價及經濟不景的壓力吧)
道不盡與妻子久別重逢的喜悅與激動之後,接下來是十分現實的生活了。
入境后第二天,我即在當地的移民局辦理身份證手續,接著去旁邊的警察局報名考駕照,在美國不會開車幾乎是寸步難行的。考試分文字和路考兩部分,通過文字考試之後,即可在家人或朋友在場的情況下(同乘人必須持有有效的駕駛執照),駕車上路,經過幾天;多則幾星期的練習之後,只要你認為自己掌握了基本駕駛技術,就可以打電話給警察局來預約你的路考日期。我的文字考試和路考都很順利,全是一次通過。但是就是因為太順利,讓我日後吃了些苦頭。後邊我會提到。
在當地的中文報紙上找了一家招工的中餐館,打去電話問要不要人,老闆問了問基本情況,說一般我們不要剛來美國的人,不過你可以來試一試。這一試不打緊,試成了我到今天,來美國十四年了,還在跟餐館打交道。
這第一家餐館是個夫妻店,老闆炒菜,老闆娘收錢,雇了一個女起台,看看忙不過來,又登報紙,招了一個男起台,就是我。有人問,為什麼叫起台 – 就是說進來餐館,你要一直站著,有客人招呼客人,沒客人打掃衛生,摘菜,包春卷,干各種雜活,總之,不能閑著,因為老闆付了你工錢是讓你來為他幹活的。這一點事實,對於剛從社會主義祖國的幸福生活之中踏進萬惡的資本主義世界的我來說,是萬萬不能理解的。第三天,當老闆娘說大陸來的人就是懶,眼裡沒有活兒,加上另一個起台認為我的到來威脅了她的地位和收入,做臉子給我看,我堅決地辭了工。很快,因為妻子勤快能幹的名聲,讓我在另一家餐館找到了工作,這家是個自助餐,十年前,中式自助餐在美國的生意相當紅火,客人付固定的餐費,進來隨便吃,菜式按照美國餐的習慣,從餐前開胃菜,到正餐,飯後水果,甜點,應有盡有,不下八十樣,後來的自助餐館更離譜,為了招攬生意,宣稱有一百五十樣菜式,海陸空全勤 – 魚蝦蟹,豬牛羊,鴿子鵪鶉和雞鴨(不知雞鴨算陸海空哪個部分),因為太實惠,吃客之中那是相當的五花八門,套用現在的說法,那叫雷人啊!有人吃著吃著,睡著了,起來接著吃;有人拿一個包,吃飽了,再往包里裝;有人只撿最貴的蟹腿吃.
這裡提一下我的老闆和老闆娘,老闆是一個非常嚴肅/嚴厲/嚴格的人,我用了三個嚴,來表達我直到今天依然留在記憶里對他的印象。在這家餐館我做了將近一年,從來沒有見他笑過,他對食品原料的挑剔,近乎苛刻;對食品加工方法的要求,從不馬虎,使用的調味料始終如一,這樣當他的菜最終出到前台的時候,一切都近乎完美;老闆娘身材很好,穿著得體,總是在前台招呼客人,客人進門時,適時地跟客人聊幾句家常,好多常客,她都記得名字。老闆娘也是做過起台的,知道我們的辛苦,常常想法照顧我們,對於不肯給小費的客人,她會去告訴客人,起台主要是靠小費生活的;這裡要講一下美國餐館的規矩,通常餐館菜譜上的價錢,只是菜本身的價錢,飯後算賬時,還要加上消費稅和15%-18%的小費,小費部分就是起台的服務費,包括給客人上飲料,上菜,添水添酒,結帳等等,總之,客人坐下了,一切由起台來服務;那麼,自助餐的店裡,起台只負責上飲料,添飲料,收客人吃光的盤子,結帳;客人要自己去餐台拿他/她想吃的食物,所以小費的比例就小,通常一個人一塊錢,當有六個以上的客人一桌時,老闆娘都會按15%收取小費,以防客人」打鐵「 – 就是不給小費,說起來」打鐵「,每個在美國打過餐館工的朋友一定都會遇到過,因為小費是自願給的,就總會有臉皮厚的客人享受了服務而不肯付小費的,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由於餐館生意很好,加上我的勤奮,因此掙了不錯的小費,當時有三個廣東妹和前前後後幾個其他城市的姐妹和我一起在這裡打工,也是由於老闆的嚴厲,大家都努力做事,關係也相處得不錯,互相幫助照顧彼此的客人,有時候我們採取」打共產「的形式合作,意思是每個起台都負責照顧店裡的客人,收到的小費由所有的起台最後一起平分。但是我始終告訴自己,今天,我在餐館打工,並不是我來美國的目的,這只是目前我能夠生存的手段。
2000年前後,計算機專業在美國還很熱門,我太太也是一邊打工一邊讀書,三年之內,從僅有的國內大學時單版機的知識水平,硬是攻下了計算機專業碩士學位,也順利的找到了工作(提到讀書的刻苦,我是甘拜下風),所以我被趕鴨子上架,去註冊了大學的計算機專業,然而讀了兩門課之後,我明白,哥不是讀書的料,不要見笑,我還是另想主意吧。
其實,剛到美國的時候,我也嘗試過,去找其他的工作,因為我太太知道我不是肯吃苦的人,來美國之前,在大陸工作了十年,都是公務員那樣輕鬆的工作,怕我吃不了苦。當我在當地中文報紙上找到一家公司招銷售代表,是作電子產品的,便急忙打去電話,對方也是大陸來的,倒是很客氣,說了地址,約好一小時以後見面,那時候可沒有GPS,我找出地圖,開車就走;半小時后,按照地圖,我應該已經到了目的地,可是左找右找,沒有那個門牌號,而且是在貌似居民區的地方,也不像有公司的樣子啊!等我轉出那個地方,找到電話亭,再打給人家,才弄明白,我其實沒聽清人家說的那條路的名字,把P聽成了T;等我比約好的時間晚了近一小時趕到那裡,老闆斜眼瞅了瞅我,象徵性地問了兩個問題,就打發我走了,大概心裡想,這個傻瓜連路都找不到,怎麼做得了銷售代表。
呵呵,那時候,我是真的不認識路,而且也聽不懂老美說話;沒來之前,我的工作其實有很多機會需要講英語,我也自認為自己水平不錯,可是到了美國,別人說什麼,我聽不懂,我說的英語,人家也聽不懂;在加油站,我看到人家把油槍插到車裡,就開始加油;(這個跟國內不同,加油站可沒有服務員幫你加油) 等我插好油槍,為什麼就不出油哪?原來旁邊還有一個開關需要提起來,唉!我都後悔來美國了,像傻子一樣,聾子/啞子一樣,什麼都不知道;那種失落和迷茫,讓我一度非常沮喪。
由於我所在的城市,地處美國內陸,不像東西兩岸,有那麼多的華人和華人公司,所以,要想找份餐館以外的工作,真的不容易;要想找一份正式的美國公司的工作,我必須有在美國的學歷證明,不管是管道工,電工,還是建築工,只要是需要專業技能的工作,都要有專業證書;我說我的護照上寫的,我是工程師,也沒人承認啊!可是我不想一輩子在餐館打工啊。
我該怎麼辦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