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俊義:兩個省級大秘的悲涼結局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8-15 10: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李真,曾是河北第一秘,風光正旺的時候,可以號召河北省。為什麼?他的身後是時任河北省委書記的程維高。

  過去說挾天子以令諸侯,一秘當事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氣派。河北省委副秘書長兼任河北省委辦公廳主任,這個頭銜按照組織原則,是排在很多副省級之後的,但是在某些時候,有是可以協調很多副省級的。比如副省級幹部要見程維高,李真是可以安排的。就憑這一條,李真就可以在河北呼風喚雨。

  然而,過於的呼風喚雨,就會讓人驕傲起來。同樣也會讓其他人感到很不舒服,很不舒心。這樣的不舒服不舒心,疊加起來,就是一個人的負能量。時間長了,會把一個人壓死。毛主席說:驕傲使人落後。一個大秘過於驕傲了,不但要落後,並且還會出事。

  後來程維高倒了,李真自然就轟然倒塌了。

  李真因為貪污受賄,被判處死刑。除了刑罰的不可違抗之外,是不是也有把程維高的蠻橫霸道遷怒到李真身上的因素?

  李真死了,給很多各級的一秘們留下了一個深刻的教訓:你是副秘書長,是省委辦公廳主任,但是你絕對不是省委書記,你絕對不要凌駕於很多副省級以上,你絕對要為自己留一條後路。這個位置是最容易成為死黨的,一把手晉陞了,你可以再次輝煌,一把手倒下了,你也跟著沒有了。就是一把手沒有倒下,只是沒有晉陞,或是外省履新,這個位置上的人,一般都會被新領導換掉,或是安排到不重要的崗位上去。假若一秘們過去過於顯擺,過於叱吒風雲,就會受到查處。

  李真就是死在過於顯擺上。

  然而,人被執行死刑了,一切就消失了。不到四十歲的李真,過早走完了很多人六十歲也走不到的目的地,這就是人生的平衡和悲涼。大紅大紫的時候,當心大黑大灰。君臨一切的時候,當心一落千丈。但是,一個人,特別是少年得志的人,誰會想到這些呢?

  李真死了,也需要個地方擺放骨灰,也需要個靈位牌子,寫上自己的名字。但是李真連這點生命的權利也沒有。他的靈位牌子上就沒有名字。人民日報在人民評論里這樣說道李真:

  在河北某市殯儀館,有一個靈位牌,光禿禿的沒有名字,照片也被家人用小花圈遮擋。「為什麼不把名字寫上?」家人說,「不敢寫,也不想寫,怕惹麻煩。不要說寫,一說是他,有公墓連骨灰都不讓放。」

  李真這樣的結局,也夠悲涼了吧。

  和李真的結局差不多的,還有一個張新民。他曾是吉林省委副秘書長,兼任省委辦公廳主任。

  張新民河南人,高考恢復后1977年考上了河南大學中文系。畢業後跟曾任河南省省長、河南省委書記何竹康當秘書,在河南,就是一秘。

  何竹康調到吉林當省委書記,張新民跟著到了吉林,成為省委副秘書長兼任省委辦公廳主任。那個位置,和李真在河北的位置一模一樣。

  張新民河南大學的同學們說:張新民在河南的時候,組織過77級同班同學聚會。河南大學在開封,聚會地址選在鄭州。河南大學是開封師院改過來的,畢業生一般都在教書。張新民的同學大多都是老師,要到鄭州聚會,就有不少同學問張新民,誰報銷路費?張新民當時就給這些不能報銷路費的同學報銷了路費。畢業十年,同學間這樣大的差別,讓很多同學汗顏。

  但是命運很會開玩笑,最輝煌的那個同學最後最黯淡,笑得最動人的那個同學,最後哭得最寒磣。張新民當了吉林省的一秘,還是十五大代表,最後港商為了在長春市買塊土地,讓張新民先給長春市委書記寫了一封信,張新民就寫了,就接受了港商的錢。

  最後,何竹康從省委書記的位置上退下來,成為吉林省人大主任。張新民十五大之後沒有幾天到美國考察歸來,在長春機場被雙規。

  那年冬天,長春很冷,張新民的父親在長春,家裡的暖氣被關了,冷的老人很是難受。張新民判處了14年,最後得了病,沒有醫療費用,同學們在湊錢給他治病。你給別人的,最後還會要回來,別人給你的,最後還要給人家。從給同學報銷路費到找同學攢錢看病,天上地下的差別,就發生在人生一瞬間。這就是人生的悲涼。

  張新民判處徒刑之後,在河南的一個研討會上,見到了張新民在新鄭市的一個同學,50歲了,才弄了個副主任科員。他說起張新民哈哈大笑,對張新民的命運沒有遺憾,也沒有譴責:人啊,就是這樣。呼拉上去的,也不值得高興,一輩子灰突突的,也不值得懊喪。張新民是我們班裡混的最快的,也是跌的最快的。紀伯倫說:生命是支隊伍,走的快的因為走得快離開了隊伍,走得慢的因為走的慢也離開了隊伍。張新民就是走的快,也就過早離開了隊伍。

  張新民和李真,活著的和死掉的一秘,命運都是一樣的悲涼。

  《人民日報》在文章里吐露李真的悲涼人生,恐怕也是在提醒人們,混的再闊,都不要丟了作為人的根本。丟了,人就悲涼了。

  但是混的闊的人,在最闊的時候,誰會想到人生的根本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1: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