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NASA50年前海豚實驗曝光:海豚疑愛上女訓練員后自殺

[複製鏈接]

55

主題

71

帖子

12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拾貝客 發表於 2014-6-11 15: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環球網綜合報道】海豚聰明人人皆知,但它與人類之間一般也僅限於聽從指令表演動作。但美國一名訓練員日前講述了一段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新奇故事。據香港《文匯報》6月11日報道,美國太空總署(NASA)1965年曾資助進行一項海豚實驗,女訓練員豪伊嘗試教導6歲樽鼻海豚彼得說英語,在10個星期的相處中,她與彼得發展出一段感情。事隔50年後,她首次披露這段往事。

試驗開始時,23歲的豪伊在與世隔絕的維爾京群島與彼得日日相見,每天一起吃喝玩睡,關係越來越親密。

到實驗第4周,彼得表現突然異常,不僅會嫉妒,甚至在與豪伊相處時性興奮,以肚皮及生殖器官撞向她。大嚇一跳的豪伊安排彼得回去與雌海豚相處,它因此稍為收斂,但仍不時挑逗她。人豚感情不斷升華。

到第10周時,實驗突然終止,人豚被迫分離。不久后,不知是否因情傷太重,彼得竟以閉氣潛水方式自殺。

相關資料:果殼網關於「海豚自殺」的介紹

在上文中,海豚Peter和訓練員Margaret分開之後不久就用主動停止呼吸的辦法自殺了。

「海豚是自主呼吸」的說法最早是來自John·Lilly(註:最早的一批海豚研究者之一)。當時他發現,普通的獸醫全麻可能導致海豚死亡,必須連接人工呼吸設備。他認為,這是因為海豚的呼吸要完全依靠意識控制,一旦麻醉失去意識,呼吸就會完全停止,必然導致死亡。他認為,海豚睡覺時並不是整個大腦休息、而是左右交替睡眠,這一事實就是用來保證呼吸始終不停的。他後來甚至進一步聲稱,水族館中的海豚面臨隔絕和孤獨,會選擇主動停止呼吸來自殺。

但是這一說法的證據哪怕在當時來看也並不充分。那時人們對海豚所知甚少,而約翰·利里本人也是頗具爭議性的人物——他在寫作時經常把科學事實和自己的臆測摻雜起來,後來更是轉向了感官剝奪、致幻藥物、靈修冥想等非傳統領域。利里素來有高估海豚智能的習慣,他關於海豚智力和語言能力的諸多論斷今天看來都過於誇張了。他聲稱他的研究所的多條海豚死於自殺,實際上屍檢表明它們都死於傳統的原因,比如肺部感染。

到了1969年,研究者J.G.McCormick使用複雜完整的麻醉實驗證明,利里對於海豚的呼吸觀點是錯誤的,海豚的呼吸既可以是「自動」的,也可以是下意識控制的,他的論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當然,海豚的呼吸也確實有獨特之處:作為海洋哺乳動物,呼吸不但需要相關呼吸肌肉,還需要浮出水面。McCormick認為,海豚之所以採用兩半大腦交替休息的方式,不是因為要靠大腦操控呼吸本身,而是因為要靠大腦保持在呼吸時接觸空氣。論及呼吸本身,海豚和人並無本質區別——人類潛水時也可以有意識地、自主地憋氣;但是哪怕不去主動控制的話,人類也和海豚一樣,不會「忘了」呼吸,也不能靠憋氣自殺——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下意識層面就會接管。

最後,關於海豚會自殺這個一般性的論斷。海豚是不可能靠主動閉氣自殺的,但能靠別的辦法自殺嗎?原則上倒不是不可以,再不濟你可以主動衝撞池壁或者故意嗆死自己或者絕食或者什麼的……但是,到現在為止沒有一條海豚是確認自殺的,那些死掉的海豚屍檢過的都有生理問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 22: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