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梁保華以「堅持」打造蘇州工業園區 合作仍是進行式

[複製鏈接]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4-6-9 1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梁保華以「堅持」打造蘇州工業園區 合作仍是進行式
聯合早報 日期:2013-11-28 09:09

江蘇頻道訊:梁保創和發展,也推進了江蘇省和新加坡的友好而多面合作關係。本屆通商中國成就獎,肯定了他對促進新中關係的卓越貢獻。

新中蘇州工業園區誕生后遭遇的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令園區的招商陷入嚴峻考驗。當時有人曾向時任蘇州市委書記梁保華建議,把首期開發區規劃的2.5平方公里中心商務區地塊改為工業用地,這樣可以儘快吸引工業項目入駐。

不過梁保華卻認為,園區有著高水平的規劃,倘若改變了土地用途就等於破壞了整個規劃,因而決定不採取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不要因眼前苦難就犧牲長遠利益。

梁保華的堅持得到了當時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的認同。而事實也證明,梁保華的堅持是正確的。如今,這個地塊已成為高樓林立、金融、商務機構雲集的繁華商業區。

68歲的梁保華現在是中國全國政協常委,不過從蘇州工業園區19年的發展軌跡來看,梁保華歷任中共江蘇省蘇州市委書記、江蘇省長、江蘇省委書記,為園區施行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和高效率管理,乃至推動產業規劃和人才培養,都傾注了心血。

堅持規劃比制定規劃更難

作為蘇州工業園區的參與者和見證人,梁保華11月中旬接受《聯合早報》書面訪問時表示,園區發展19年來走過了不平凡的道路,期間遇到過困難和挑戰,但堅持是關鍵,「堅持規劃有時比制定規劃更難」。

他說,規劃的水平決定發展的水平,規劃的堅持關鍵在領導堅持,絕不能「領導調動、規劃變動」,即使之後他上調到江蘇省里工作,還曾叮囑接任者:「我在任時所做出的決策和推行的舉措,凡是不合時宜的,都可以改變,但蘇州工業園區的規劃不能隨意變動。」

梁保華認為,歷任蘇州領導堅持做到了「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理念,把藍圖逐步變為現實,是蘇州工業園區今天取得矚目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在當時中國各地開發區打著「引」資的招商旗號時,梁保華卻以「選」資來推進蘇州工業園區的建設創造。

他當時提出,蘇州工業園區要建成產業、創新和人才「三個高地」,這個思路支撐園區走出不同的路子,聚集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項目,高新技術企業產值約佔工業總產值的65%。

蘇州工業園區有別於其他開發區的最大特色,還在於學習借鑒新加坡經濟發展和公共管理經驗,推進體制和機制創新。

梁保華回憶起當年在蘇州工作時非常強調,開發區的競爭不能一味靠削減地價、減讓稅收招攬客商,而要學習新加坡的親商理念,把功夫下在優化投資環境上,努力打造讓投資者可信、可靠的發展環境,也就是達到「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穩定透明的政策環境,依法辦事的法制環境」的氛圍。

上世紀90年代,中國海關的通關模式與企業需求不相適應。梁保華為此親自找海關總署領導商量,由海關總署與蘇州一起派人員到新加坡考察,借鑒新加坡24小時通關做法,改進通關模式。

之後,海關總署還把通關便利化的改革放在蘇州園區先行先試,建立中國首創的「SZV空陸聯程通關模式」,提高貨物通關效率,降低企業商務

親自挑選首批來新加坡學習管理骨幹

人才,在梁保華看來對蘇州工業園區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1999年首批派到新加坡學習的20名管理骨幹,都由他親自挑選。梁保華提出,人選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綜合素質好,有實踐經驗;二是懂英文;三是年富力強。

迄今為止,園區管理人員95%以上都到過新加坡接受培訓,累計已達到2600多人次。

梁保華後來到江蘇省里工作后,仍把選派領導幹部和管理人員到海外培訓作為提高人才素質的一個重要舉措。

2007年新加坡—江蘇合作理事會成立以來,先後選派1000多人到新加坡培訓,包括市縣黨政主要領導幹部、省屬企業老總、規劃城建部門和開發區負責人。

梁保華認為,這些培訓非常重要,無論工作多忙,他都會找時間過問江蘇官員到新加坡培訓的情況,直接聽學員的心得彙報。

同時,他也知道,構築人才優勢,教育是基礎。他積極推動園區和國內外知名大學合作辦學,例如親自推動東南大學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合作,國內外24所知名大學現已入駐園區,新加坡國立大學也在今年5月於園區內設研究院。

學習借鑒新加坡經驗是「仍在進行式」

就這樣,新加坡在經濟發展、城市規劃建設、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經驗,在園區落地生根,並由此延伸到整個江蘇省。

多年來,蘇州工業園區的經驗「走出蘇州」,先後幫助江蘇省內外開發建設五個開發區,這五個近的在南通和宿遷,遠的到中哈邊境口岸的新疆霍爾果斯。

展望蘇州工業園區未來的發展,梁保華表示,園區已經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進入一個轉型發展、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的更高新階段,新加坡在這方面都有成功經驗。蘇州工業園區要提升發展水平,學習借鑒新加坡經驗是「仍在進行式」。

他說,雙方的合作拓展到科技創新、高端服務業、生態環保、社會管理等各個方面,內涵將更加豐富。

他相信,雙方深化合作、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打造園區發展的「升級版」,不僅使園區更具競爭力、管理水平更高、環境更美好、社會更和諧,也為中國開發區轉型升級創造新的經驗。

作為新蘇合作理事會江蘇方首任主席,梁保華說,新加坡和江蘇省雙方的合作領域,可以從經濟合作擴大到生態環保、科技創新、教育和人才培養,從傳統產業擴大到現代服務業,合作地域從蘇南拓展到蘇中和蘇北,從江蘇的沿江地區拓展到沿海地區。

而一路秉承「心誠則靈」交友之道的梁保華,則在工作中與新加坡友人建立了深厚友誼,不少新加坡朋友在他離任要職后還去探望他,讓他難忘。

2010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獲悉梁保華不再擔任江蘇省委書記的消息,特地給梁保華致信。

李顯龍在信中形容梁保華「一直是新加坡的好朋友」,並寫道:「江蘇工業園區正如一顆璀璨的寶石,新中兩國關係日益密切,您在其中的貢獻將永遠被銘記」。

梁保華回憶起當年在蘇州工作時非常強調,開發區的競爭不能一味靠削減地價、減讓稅收招攬客商,而要學習新加坡的親商理念,把功夫下在優化投資環境上,努力打造讓投資者可信、可靠的發展環境,也就是達到「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穩定透明的政策環境,依法辦事的法制環境」的氛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03: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