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現代語言史上的南北戰爭(四)京國開戰

[複製鏈接]

21

主題

51

帖子

4446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4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奧之細道 發表於 2014-5-28 2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奧之細道 於 2014-5-28 21:07 編輯

      
       1918年11月23日教育部正式公布的 「注音字母」有三十九個字母,也就是眾所周知的「老國音」。 「老國音」頗為重視「閏音」即方言音,其聲母里的「兀」即「NG」、「廣」即「GN」、「萬」即「V」,就采自南方方言,為拼「閏音」用的;為拼「閏音」(主要是南方方言),它還設了濁音記號。「老國音」的聲調是五聲即有入聲,並有入聲記號;此外有細分尖團這一重要特點。「老國音」雖然是南北學者訴諸老拳的產物,但畢竟還是薈萃南北的,它和北京音並不是一回事兒。

    由於「老國音」和北京音不是一回事兒,所以紛爭又起,這回紛爭的雙方由南北變成了「京國」。須知自1900年王照提出以京音畫一全國語言的主張后,1910年又有江蘇教育總會會長唐文治,會同廣西教育總會會長唐鍾元、安徽教育總會會長童挹芳、江西教育總會會長賀贊元、山東教育總會會長王訥、福建教育總會會長陳寶琛、湖南教育總會會長黃忠浩、河南教育總會會長李時燦等,發起各省教育總會聯合會,次年5月於上海開會,擬定了一個呈請學部施行的《各省教育總會聯合會會議議決案》、呈請施行案共為五件、其中一件是《統一國語方法案》,主張以「以京音為標準音」、「以京話為標準語」。

    在推廣京音方面,江蘇省教育總會首先從師資培訓入手,早在1918年11月注音字母頒行前,他們就開辦國語補習會來傳習京音,其後更是有組織、有計劃的進行了大規模的師資培訓,擺開了京音、國音勢不兩立的架勢。

    注音字母頒布后的1920年,僅三月到五月,江蘇省教育會傳習京音的「注音字母傳習所」就大張旗鼓地辦了四期,人數達四十七縣四十一校一百七十六人,這簡直就是在實行焦土政策了。這種陣勢,遠非國音方面所能招架。京音、國音雙方後來打得頭破血流,實乃積銖累寸,由來已久,而決非心血來潮,一時衝動。

    1920年真是個戰雲密布的年頭,此年,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即後來的中央大學)英文部主任張士一出版了一本《國語統一問題》,乾脆否定注音字母,使得京音、國音兩邊狼煙又起,一觸即發。張士一(1896-1969),名諤,字士一,以字行,江蘇吳江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中國第一部英漢字典《韋氏大字典》的編譯者,歷任國立東南大學教授、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教務長兼師範學院院長等職。其人英漢文學具精,還文武雙修,乃一代太極宗師,現今台灣中央大學有太極社「士一堂」,即以其名命之。張士一雖是南方人,卻對京音一往情深,他主張從根本上改造 「注音字母」,以京音為國音。

    如此一來,從清末開始爭論了近三十年、好不容易才面世的 「注音字母」又要作廢。但這一年八月在上海召開的全國教育聯合會卻為張士一的主張推波助瀾。全國教育聯合會本來就唯江蘇省教育會之馬首是瞻,九年前就有「以京音為標準音」、「以京話為標準話」的《統一國語方法案》,此番更是「前度劉郎今又來」,竟議決「請教育部廣徵各方意見,定北京音為國音標準,照此旨修正《國音字典》,即行頒布」。同時,江蘇全省師範附屬小學聯合會在常州開會時,還通過了一個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不承認國音並且「不先教授注音字母」的議案。
     當時 「京國」不共戴天,因此大打出手的情況有如下記載:

   某縣的小學,京音教員和國音教員相打,把勸學所的大菜台推翻了。某縣開一個什麼國語會,也是京國兩音的教員相打,縣知事出來作揖勸解。某鄉的小孩子,兄弟兩人,在一個學校里,各人學習了一種國音,回家溫課,很有幾個字的發音不一致,他們的家長大疑惑起來,去質問校長先生。校長先生只好說: 「都不錯!都不錯!」

      其打架鬥毆的情形,較之 「讀音統一會」,不僅已發展為打群架,而且場面火爆,「把勸學所的大菜台推翻了」。勸學所雖是江蘇省教育會傳習京音的土圍子和炮樓,但國音派教員看來也毫不示弱,頑強抗爭。「京國」之形同水火,勢不兩立,由此可見一斑。於是1920年11月,「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的吳敬恆、黎錦熙等人不得不南下,與京音派領袖張士一等在南京舉行 「京國」會談,因京音派領袖倨傲固執,獨鍾己見,不改初衷,會談遂無結果而終。雖然鬧事的只是江蘇一省,而且教育聯合會也是個民間團體,拗不過教育部。但「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對倔強執拗的張士一等人也頗有忌憚,不能毫不在意。黎錦熙做了如下妥協:

    一、「根本改造」也可以,但有個前提,就是要另造一種代替漢字的標音文字,那麼索性根據國際音標定出字母來,當然以純粹的北京語音為標準。
    二、注音字母不能動,它是代反切之用,注漢字之音的,用不著那麼講究,國音和京音相差極有限(約為百分之五),第一步暫且放寬一點範圍,好做到粗略的統一;但在語言教學上,聲調應當純准北京,這就叫「國音京調」。

      「根本改造」注音字母,茲事體大,後來參與鼓搗「新國音」的黎錦熙此時應是有備而發,而京音派方面也就是喊喊口號而已,並不敢玩得太大,所以對於黎錦熙的第一點意見,京音派領袖用「遠得很」、「不敢說」來答覆。對於黎錦熙的第二點意見,儘管京音派方面也認為是在耍滑頭,不能妥協,但後來的 「國音京調」(即發音用「老國音」,聲調用北京音聲調),也就這樣被提起來並且付諸實現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8: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