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蘇州河道清淤帶來短期影響 部分城區河道水變渾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5-22 04: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年05月14日08:26

  

  2012年,蘇州城區110條河道清淤;2013年,城區河道自流活水工程啟動。自此,蘇州城裡的河水開始變清,水裡的臭味也漸漸沒了。但就在這幾天,住在橫婁浜、高木橋河等地的一些居民卻發現,河裡的水又開始渾了。難道說自流活水工程的效果變差了?昨天,帶著居民們的疑惑,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商報記者 管有明/文 蔣世穎/攝

  城區河水為啥渾了

  因為河道正在清淤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胥江路的胥江橋上。橋下的河道連接橫婁浜與金塘河,河水已變成了墨綠色,而且看不到水的流動。住在附近的張先生告訴記者,前段時間,河裡的水還是好好的,雖然流動不明顯,但還是能看出來在流。這幾天,河水漸漸不流動了,變渾了,顏色也變差了。"你們幫我問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隨後,記者找到了負責城區河道管理的市河道處。據負責河道清淤項目的工作人員宋先生介紹,胥江橋下的河水變渾,與正在進行中的河道清淤項目有關。在此次清淤過程中,胥江計劃作為外城河的臨時排泥場。為此,胥江外城河口5月10日已築斷,6月底胥江又將全線干河清淤。受胥江築斷河水滯流及清淤水質變渾等影響,胥江沿線橫婁浜、高木橋河、萬河、市府河四處進水口流動性及進水水質變差,致使橫婁浜、金塘河、高木橋河、萬河、市府河等河道水質變差,其中胥江盤蠡片受到的影響更大。預計水質渾濁現象將持續至8月底,清淤結束恢復換水后,水質將回歸正常。

  另據了解,外城河清淤過程中,因抓鬥式挖泥船作業,導致局部水質變渾。而外城河沿線平四、齊門、北園、裕棠橋、朱公橋等處,正是自流活水工程的北、南兩個方向進水口門,水質也因此變差,最終對古城區等區域整體水質有較大影響。

  保證帶水清淤效果

  首次使用"新武器"


  據悉,這次清淤河道包括胥江(含支河)、外城河、外塘河及元和塘4條外圍骨幹河道,清淤總長21.519公里,已列為2014年度市生態建設實事工程。除胥江不設標準斷面,只對河底淤泥進行清除外,其餘3條河道均設標準斷面,其中外城河河底開挖至-0.5m(吳淞高程),外塘河、元和塘河底開挖至0.0m(吳淞高程)。具體方案為:胥江先帶水清淤再干河清淤,其他河道均為帶水清淤。

  既然是帶水清淤,又是在寬闊的河裡,如何保證清淤效果呢?宋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在清淤和驗收兩方面都將牢牢把好關。在他的指點下,記者來到胥江與外城河交會處,一台大型水下挖泥機器正在不停地作業,泥漿正從浮在水裡的粗管向已築好壩的胥江內排放。這台大型挖泥機器是斗輪式的,它有一隻直徑2米的大型齒輪機,在水底不停地轉動,後面裝有像巨大吸塵器似的收集裝置,把泥漿吸入直徑375毫米的軟管中,再排向胥江。"這台機器一小時能排泥漿300立方米,比普通的抓鬥式挖掘機快多了。這也是城區首次採用斗輪式機器來清淤。"宋先生說,前天,這台斗輪式機器剛剛調試好,昨天首次使用。外城河將採用抓鬥式和這種斗輪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清淤,速度快,而且水底平整,不會出現單用抓鬥式挖掘時形成的一個個水底凹坑。

  據悉,每日划塊作業完成後,都會由監理、業主進行測量,對清淤質量進行管控,對不合格斷面及時返工復挖。測量時,採用雙頻測深儀、花桿、測繩三種方式,互為參考,三種方式全部合格驗收才能通過。之所以要用三種辦法測量,而且"土洋"結合,是各取其所長,以保證清淤質量。比如:雙頻測深儀是用超聲波原理測量的,精度沒問題,但遇到水下雜物,就會不準確。而花桿測量時,又會因各人的用力情況而出現偏差。

  或許有人會想,測量的時候,施工方會不會作弊?宋先生表示,這種可能性應該沒有,因為他們引入了江蘇省水科院水下測量中心作為第三方進行獨立測量。東太湖綜合整治后的水底測量,也正是由他們對口操辦的。

  清出的淤泥去哪了

  全程監控泥漿流向


  根據計劃,胥江等四條河的清淤量為94.2439萬方立米。最終有沒有清出這麼多的泥漿?清出來的泥漿又去哪裡了?運送過程中,泥漿有沒有可能偷排河中?記者隨後來到了太平街道聚金村一處廢棄的魚塘邊。這個魚塘有100多畝,最深處約有六七米,據說今年約有一半的河道淤泥堆放在這裡。

  鄰近河邊,停有三條船塢,每條船塢上面都有一台大吊機。其中,一台吊機正在用抓鬥把貨船上的泥漿送到魚塘里。河邊有根白色的欄杆,高約有五六米,上面裝有監控攝像頭,24小時不間斷監控泥漿流向。泥漿有沒有排入河中,它都能"看"個一清二楚。宋先生說,另一個堆放泥漿的地方在郭巷,吊機工作處也裝有監控攝像頭。

  為了防止船舶在運輸過程中偷排漏排泥漿,管理部門還對所有運輸船隻進行編號、貼牌,插彩旗,讓所有人都能一眼認出清淤運輸船,便於違法舉報和辨認。同時,每條運泥船均安裝GPS監控,可以在線實時查詢船隻運行軌跡,並可回放最近幾天的軌跡線,確保運泥船隻按規定線路行駛。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3: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