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給華下套:中國下一盤大棋對美國致命一擊(一)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4-30 10: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奧巴馬成行之前,諸多媒體一致對美國總統奧巴馬是否會應安倍要求將釣魚島協防事宜寫入《美日聯合聲明》,一致發表了不看好的分析,更有甚者,一些媒體一廂情願的將奧巴馬出訪日本的「三不政策」理解為對安倍要求的委婉拒絕。

  事實上我們都錯了!

  奧巴馬在日本以美國總統身份的表態,貌似扇了中國一耳光,奧巴馬儘管無奈,卻毫無疑問的讓中國感到惱羞成怒。

  然而,有一個小插曲卻讓本應該欣喜若狂的安倍感到不踏實。因為日本政府早在1個月之前,就與美國政府商議,借奧巴馬訪日之際,日美兩國發表一份聯合公報。後來美方認為,聯合公報份量太重,建議改為「共同聲明」。

  我們必須看到的是,在國際外交的舞台上,每一個字都需要斟酌,所以不要小看美國對「聲明」這一個詞的改變。

  當然,誰也無意將此作為中國應該獲得安慰的一個借口。但是在事實上,當有記者問及「中國若對釣魚島採取軍事行動,美軍是否會直接參与」的提問時,奧巴馬苦澀地笑了笑,表示:「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我恐怕無法回答。而且,這種苦澀的後面,還有奧巴馬另一個暗藏伏筆的解釋,「並不是所有的武力衝突,都需要美軍參與。」

  需要注意到,當記者所問的,是指「當中國對釣魚島遇到採取軍事行動時」,這毫無疑問是說,記者言下之意中國的軍事行動是主動的軍事行為!

  或者,中國並不想就這一句非聲明公文的話而給自己找一個台階下,但這句話倒是很有可能成為美國的台階。並且,從美國將公報改為聲明就已經預留了對日本翻盤的台階。

  不難看到,奧巴馬日本之行中,安倍夢寐以求的希望和目的是達到了,並且如願以償的被寫進了《美日聯合聲明》中。而奧巴馬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及「並不是所有的武力衝突,都需要美軍參與。」,儘管可以看成是警告日本和安慰中國,但這段話並非公文性的條文,卻是對中國一個正式的安慰,無論這個態度背後,是否隱藏有提醒安倍:儘管協防釣魚島被寫進了聲明,但美國是否真的出兵,還是一大懸念,你安倍不要有恃無恐,高興的太早,這就不得而知了。

  的確,儘管在一行人看來,中國毫無疑問的又被美國打了耳光。但是,美國也將毫無疑問的被中國牢牢的釘死在亞洲的十字架上!

  其實,憤怒之後靜下心來想一想,奧巴馬的表態應該並不出乎意料之外,我們媒體之前的一廂情願,反而倒是我們心存幻想了。

  事實上奧巴馬為什麼如此不顧中國的感情,寧可得罪中國而顧忌日本,其背後的經濟問題和戰略考量,也許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但是,當美國為了本國利益而不顧中國感情的時候,恰恰表明美國步入中國的圈套越來越深了。

    第一、美日之間在談的TPP協議到底是怎麼回事?

  美日之間的TPP協議談判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始終未達成協議。

  美國要求日本全面開放農產品市場,用大米換汽車(降低日本汽車進入美國的關稅),這讓日本人覺得無異乎比美日之間的廣場協議更對日本是一個從根繫上的打擊,因為如果美國大米一旦湧入日本,日本農業將在劫難逃。

  當然,我們要看到的是,奧巴馬這一屆的政府,以為將釣魚島納入安防條約后,就能和日本簽到他們說需要的TPP協議,但事實上截止到今天為止,每日TPP談判並未達成,甚至連基本協議都未取得統一認識。

  這就是說,如果日本以TPP為誘餌誘使奧巴馬在釣魚島問題上採取了明確協防態度,但既成事實之後,日本又開始耍小聰明,在TPP問題上層層設阻,這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地方。

  奧巴馬此行,安倍期望在強化日美關係的同時,能明確承諾對釣魚島協防,而美國則希望訪問促成日本在TPP問題上讓步,讓強調經濟立國的奧巴馬能帶回些值得炫耀的成果。

  但是,奧巴馬以為美國政府至中國感情於不顧,協防釣魚島的目的是為了美國的最大利益,通過聯合聲明的發布,美國期待的是換來TPP中關於日本全面開放的農業市場,這本來是美國的經濟利益,而今聯合聲明公布已經既成事實,日本卻耍了賴,奧巴馬著實被日本擺了一道!

  但是奧巴馬真的就那麼傻么?

  如果說奧巴馬此行不能因此換來TPP中美國期待的利益,任由日本在TPP外遊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再來回味奧巴馬新聞發布會上答記者問的時候說的:「並不是所有的武力衝突,都需要美軍參與」這句話就顯得非常有意味了。也許美國政府還能在下一次和中國領導人的會晤中左右逢源,讓中日韓三國得到一個看似事實而非的答覆,實際上卻埋藏無限伏筆。但是美國最終不願意的,就是有人敢和他玩過家家的遊戲。

  可能很多人對PPT很熟悉,但是對TPP卻不知原委。

  在這裡我們不就TPP的內容作介紹,而對TPP對於美國的意義進行解釋。

  TPP協議儘管不是美國的創始國,但由於美國對東亞的貿易始終處在巨大的逆差情況下,美國就必須借TPP帶來的經濟效益重返亞洲,因此美國高調參與TPP並且謀取主導權,就是為了給自己重返亞洲找到一塊跳板。

  在美日之間的貿易往來中,美國對日本的出口貿易總額,竟然達到2006年最高的886億元,這意味著日本從美國那裡一年內多賺了886億美元,這讓美國是無法接受的。由於日本化解了美國的貿易保護堡壘,在牛肉、農產品等市場中成了日本刻意保護的後花園,美國絲毫占不到便宜,因此在美日的貿易往來中,反倒可以說是日本一直在佔美國的便宜。

  正因為如此,所以美國一直要求日本加入TPP協議,並且安倍在第二次任職首相時對美國的訪問中,也被迫同意了參與TPP談判。但是日本僅僅是談判,「只承諾參加談判,先答應個大概,再慢慢商量」,因此這一談直到今天還未達成任何實質性進展。

  日本希望保護自己的大米、牛肉等農產品,而美國卻要求全面的市場准入,用大米換汽車。如本對農業市場的開發一拖再拖,美國則對降低日本汽車的進口關稅也一拖再拖。那麼奧巴馬此行日本,將聯合公報降格為聯合聲明,並且奧巴馬當著安倍的面回答記者「並不是所有的武力衝突,都需要美軍參與」,無疑是在敲打安倍和日本政府,給還來不及品嘗魚島協防喜悅的安倍又澆了一盆涼水。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儘管TPP協議還正處在談判階段,但是如果不能達成美國所希望的目的,那麼已經被打了折扣的《美日聯合聲明》又算的了什麼。

  而且,如果再繼續深層次的看一下這個問題。

  在這次《美日聯合聲明》中,儘管釣魚島納入了安防條約中,但奧巴馬卻羅列了眾多的條件,諸如和平解決釣魚島主權糾紛等等,一個非常重要的畫外音就是,美國儘管滿足了釣魚島協防的要求,但並沒有承認釣魚島主權就在日本,這就是所謂美國承認「日本對釣魚島的施政權」,而非承認「日本對釣魚島的主權」。

  這也就是美國為什麼始終說自己不選邊,不站隊的原因。

  顯而易見的是,美國並不希望中日開戰拉美國下水。但是,防止日本向中國開戰的良策,並不在於安保條約協防釣魚島本身,而在於通過安保條約換來的 TPP協議在農貿市場的根本上制約日本,連同上世紀美日簽訂的廣場協議從貨幣上制約日本,這等於是在日本的狗脖子上套上了兩條連鎖。

  因此,不難看出TPP協議才是《美日聯合聲明》背後直搗日本黃龍的主題,這個猜測絕非妄想。如果美國不能從TPP協議中得到日本的農產品市場,那麼翻臉比翻書還快的美國,是不可能對日本善罷甘休的。

  而這一點恰恰是安倍雖然獲得了奧巴馬在聯合聲明上的認同,但卻是要日本依然對美國要提心弔膽的地方。

  第二、中美之間,到底誰在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反過來思考,美國今天警惕釣魚島主權糾紛,並不完全是因為TPP的利益達成,通過談判在籌碼上的置換。因為釣魚島從一開始,也就是二戰之後被美國解放,就成為美國拿在手裡的一塊籌碼,這是顯而易見的。當然,朝鮮戰爭時期兩大陣營在武力上的直接博弈,更是加重了這塊砝碼的重量。

  但是,稍有一點地理知識的人都知道,釣魚島實際上並沒有更為顯著的戰略意義,因為釣魚島根本就無法構成美國封鎖中國的第一島鏈,所謂釣魚島地下蘊藏的資源,也不足以成為美國的利益,那是中日之間的問題。

  作為中國而言,爭取釣魚島主權,難道就真的只是得到主權以及地下資源這麼簡單的問題嗎?

  有了這個疑問,才有了茅以軾關於釣魚島所謂的「漢奸言論」。

  其實我們只要攤開能夠顯示國外地圖的google地圖就可以看到,釣魚島外層,還有一圈的琉球群島,包括這兩天吵的沸沸揚揚的與那島國,距離台灣只有一百餘公里的距離。

  中國如果得到釣魚島的主權,並不意味著就能打破美國精心構築的第一島鏈,中國依然無法衝破第一島鏈的封鎖。中國如果真的想衝出第一島鏈對美國進行威脅,不如拿下台灣,這樣從台灣以南出擊,對美國是一個更大的威脅。

  問題在於,中國視乎並不急於解決台灣問題,而是緊鑼密鼓的沖著釣魚島而去,這到底是下怎樣一盤大棋呢?

  中國有個典故叫做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美國人對此典故的理解,那就是中國對釣魚島主權的聲張,根本的目的不在釣魚島的主權和釣魚島地下的資源,而在於琉球島的自治,甚至公投脫離日本的統治。如果是那樣,美軍在琉球的軍事基地就面臨著被琉球公民趕出去的危機。事實上琉球當地政府已經多次就遷移美國駐琉球基地發出過要求和抗議。

  琉球作為美國的意義,在於美國軍事力量立足亞洲例如第七艦隊等能夠獲得一個足夠大的基地。這不是一個機場一個港口的問題,而在於整個琉球島都可以在必要的情況下成為美國軍事力量擴張的母體。因為美軍在琉球群島基地的面積卻占駐日全部基地面積的75%。

  看過電視劇《太平洋戰爭》的人都知道,太平洋戰爭時期,美國為了解放琉球群島,在八、九十天的戰鬥中,以美軍傷亡7萬餘人,損失飛機763架,艦艇被擊沉36艘,擊傷368艘的代價,才換來進攻日本本島的跳板——琉球群島。

  琉球群島是美國太平洋戰爭時進攻琉球的一塊跳板,琉球和釣魚島都是在二戰時期由美國解放的。美國控制戰敗后的日本后,琉球也曾經是派往朝鮮半島和蘇聯對分半島的軍事出發點。而琉球的解放,是犧牲了幾萬美軍士兵的生命換來的,琉球,一串灑落在日本西南的珍珠項鏈,在關鍵時刻,卻承擔起遏制中國的鐵鏈,因此琉球對於美國而言太重要了。

  時至今日,當中國借石原慎太郎挑動日本政府將釣魚島收為國有的機會,乘勢一舉翻盤,奪得了對釣魚島的另一方控制(相對於日本的控制而言),打破了釣魚島是被日本唯一控制的局面,釣魚島註定了就只是一個誘餌,被你一口我一嘴的反覆咀嚼著。其實釣魚島這根雞肋究竟有沒有味道,大家心裡都清楚。

  但是,釣魚島對於中國的意義,遠遠不是主權和地下資源那麼簡單,而是劍指琉球,這一點,尤其在克里米亞公投后,更是繃緊了美國和日本的神經。

  所以,從google的地圖看到,釣魚島以東的宮古海峽並不是中國「出擊」太平洋的戰略要道。如果中美戰時,宮古海道馬上就會被美日盟國關閉,中國通往美國的商業巷道也就不存在任何意義了。從這一角度上看,中國費那麼大的精力奪取釣魚島主權,充其量只是心理上的一種滿足和安慰。

  既然釣魚島處於這樣一個位置,我們是不是可以猜測這樣一個後果,中國緊鑼密鼓的聲張一個無人的釣魚島主權的真正意義在於,轉移視線,實施對對南海群島的控制,這才是解決中國自馬六甲海峽后的戰略交通走廊的根本問題。

  回顧中國政府的所作所為,貌似中國在東海和南海兩頭作戰,兩線並進,看似沒有章法,但的確讓人感到中國政府實則是聲東擊西(南)。

  不幸的是,擺在中國領導人面前的問題是,美國似乎看破了中國聲東擊西的這一點。因此奧巴馬此次亞洲四國之行,本身就包括了日本和菲律賓這兩個正在和中國發生海域主權糾紛的國家,是美國重返亞洲,遏制中國的兩個立足點。

  因此,在美國看來,釣魚島不能放,琉球更不能放,但最不能放的,卻是對中國戰略航道有重要意義的南海。

  有理由相信,對於今天的奧巴馬,如果把東海和南海擺在美國政府面前,奧巴馬是不會有輕重緩急之分的。因為只有美國有能力和中國兩頭對抗,如果中國想聲東擊西,那麼美國要做的策略應對就是將計就計。

  有言論表明,早在習主席上任前夕,上屆領導人就釣魚島管轄進行翻盤的同時,人民日報竟然刊登出類似「琉球主權也是可以再議」這樣的署名文章,過早的暴露出中國的戰略企圖,這無異於在提醒美國政府不得不警惕中國的背後到底隱藏了怎樣一個目的。

  美國不能不想到,在1972年美國把琉球和釣魚島的管理權一併「轉給」了日本,但未觸及主權問題。如果釣魚島可以藉助波茲坦公告而把主權劃歸到中國,那麼琉球是不是也可以如此這般劃歸呢?

  其實美國原本並不擔心中國能對琉球有根本的威脅。但是,剛剛發生的烏克蘭國家政治暴亂,導致克里米亞的獨立公投,讓克里米亞投入俄羅斯的懷抱,卻給了美國和日本足夠的警醒,琉球雖然是美國解放的,並且美國把琉球給了日本,但並非禳中之物那麼保險。

  所以,用聯合聲明來提高釣魚島地位,成為這次奧巴馬允諾安倍的一個重要議程。

  第三、菲律賓是否會重新成為美國的軍事基地?

  奧巴馬此行並非只有日本。如果美國政府已經非常清楚中國的戰略意圖,堅持不放的,並不僅僅是這次《美日聯合聲明》中涉及的釣魚島,因為美國也知道,中國如果謀求琉球的利益,但中國並不想和琉球上的美軍對弈。正如中國知道美國也並不希望和中國直接爆發軍事對抗一樣。

  美國的媒體曾經通過非正式的透露向中國發出暗示,是否能拿南海利益換取中國對東海的利益,顯然這招致中國無論從政府還是民間的譏諷,但這卻暴露了美國在南海的野心遠比東海的要大。

  我們在奧巴馬的第三站后就能看到,當奧巴馬出訪日、韓、菲、印度尼西亞四國時,就會發現美國在亞洲最需要填補的重心應該在南邊,日韓只是虛晃一槍而已。並且因為菲律賓很弱小,並不能成為日本一樣的強大,這就意味著要想通過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控制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會成為水桶原理中最短的那一塊短板。

  其實,現在無論通過誰家的地圖,都可以看到,南亞方面具有比東亞更難協調的地理劣勢。

  當然還是google地圖最直觀,馬來西亞也好,印度尼西亞也好,看看地圖就知道這些國家都極為分散,甚至馬來西亞中間還夾交錯著它國。

  在軍事意義上講,這種分散的地理位置,很難得到軍事力量上的集中。而菲律賓又靠近東南,離馬六甲海峽較為遙遠,控制力較差,因此在日本看來,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才是真正控制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橋頭堡,而援助菲律賓則是抗擊中國勢力擴張的一個手段而已。

  所以從地圖上通盤考量,美國出訪亞洲四國的目的,是以日韓為返亞基地,以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為交通要道扼守中國的絞殺戰略不難看出,美國不愧為戰略高手。

  這從上世紀二戰結束后第一島鏈的被提出,至今仍被美國所受益就能夠看出。而美國排兵布陣后,在槍炮下不費一槍一單的獲得商業利益,可謂恩威並施,手到擒來。

  實際上,美國早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就已經下了一盤很大很大的棋,並且這盤棋到今天都還沒有收官!

  再看看中國方面,中國似乎一直對奧巴馬出行亞洲沒有什麼對策,相反,前一段時間竟然爆出了中國放過了菲律賓給仁愛礁的補給船,使得菲律賓成功實施對仁愛礁坐灘的菲律賓船隻實施了補給和人員替換。此外,更有報道說,中國減弱了對釣魚島巡航的頻率,這一東一南的張力鬆弛,就有些丈二摸不著頭腦了。

  難道說,中國是為後一輪的發功而進一步蓄勢么?無論怎麼說,中國出招是不容易讓人看懂的,但總是爆出驚天冷門讓人措手不及,這對中國的戰略實施是一個有利之處。

  菲律賓是否能再度成為美軍軍事基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2: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