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蕭談 夫人峰會背後的政治玄機

[複製鏈接]

193

主題

252

帖子

55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5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蕭十一郎 發表於 2014-3-21 07: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蕭談 夫人峰會背後的政治玄機
                    美國第一夫人來華訪問,媒體以教育,親善之旅來形容,看起來能為緊張的中美關係增添一點輕鬆,潤滑的作用。若大家這樣看,就未免缺少政治方面的先知先覺了。
                  奧巴馬夫人米歇爾雖然暗示不談政治,只談教育,其行程乍看也符合其訪華目的,實則不然。
                  夫人到訪,一定是外交的一部分,因為美國第一夫人不是一般女人,其言行必是屬於外交範疇,既然如此就脫離不了政治,以美國重返亞太的大戰略之下,罕有的第一夫人訪華,無法離開這個歷史背景,更不是一次攜帶家眷的旅程。在米歇爾訪華前夕,不少美國政客就要求米歇爾到訪期間,與中國「老生常談」人權,開放電影市場,談合作辦學等這些實質是軟實力滲透的事情。米歇爾會不會談筆者無從考究,但從米歇爾的行程安排,就充滿政治玄機。
                  一是對中國年輕學生演講時,將利用教育話題談言論自由,也會以中美之間教育體系的不同,提出包容反對力量的重要性。無疑,這些觀點通過夫人的嘴說出來,更具誘惑力,而這些話題,肯定是以「美國優越」的面目包裝出爐,塑造美國「會令人嚮往」的形象,提倡「反對思維」,這些演講,甚至可以定位為培植未來中國反對派勢力的一次機會,故對年輕一代的影響未必是正能量的。
                 另一充滿政治玄機的舉動是最後一站的安排, 米歇爾指定訪華最後一餐安排在藏式餐廳,顯然大有文章和居心叵測,也為米歇爾訪華的用心做出了標註。米歇爾啥時來第二次可說是遙遙無期,故這次訪華,行程中公開的僅有二次用膳,一次是和彭麗媛共進晚餐,另一次就是西藏的午餐,顯然經過精心策劃,內里大有文章。政治人物的公開的餐膳都有政治用意。這一點,中國社會已有認識,比如習總的包子午餐並非二個包子那麼簡單,表面上凸顯平民化和弘揚傳統美食,實則是對官場上的大吃大喝奢華之風一種「批評」。而米歇爾選擇的「藏餐」,顯然是帶有強烈的「政治意味」,其從中發出的政治信號,乃是美國仍「關心」中國的西藏問題,與奧巴馬早前會見達賴行程呼應。西藏問題一直是中美外交敏感問題,前腳奧巴馬會見達賴,後腳米歇爾到訪藏式餐廳,可見後者的舉動和奧巴馬是「夫唱婦隨」,是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另類闡釋,也是米歇爾這次訪華的最主要目的。披著「夫人」外衣,實作政治訪問,是米歇爾訪華的實質。
                  在米歇爾訪華前,米歇爾曾張揚喜歡中國美食,熱情好客的中國人民立刻給米歇爾提議吃「慶豐包子」,「羊肉泡饃」等等,顯然幼稚地把米歇爾看成是一般女人了,完全忘記其是「美國人」,而且是「美國第一夫人」的政治身份。從來,美國人出訪各地,都免不了宣揚「美國精神」(當然絕口不提偷聽別人私隱的事),都免不了帶上政治目的。這一點,中國純樸的人民必須擦亮眼睛,認清美國已經不是二戰時奮戰法西斯的美國了,而是最近幾十年在全球發動地區戰爭和策劃暴動,維護霸權的美國了,更是在中國家門口舞刀弄槍的美國了。據悉,有具政治智慧的媒體,提議請米歇爾夫人品嘗「烏雞腳」和「烏魚頭」,這二種「黑色食品」只有在中國才能吃到,很具特色,也會給米歇爾留下深刻印象,回應米歇爾用藏式午餐傳遞弦外之音的舉動,也表達出中國人什麼都敢吃,也什麼都敢做不畏強權的性格!
             米歇爾訪華之旅,乃是美國展示「軟實力」之旅,也是對華輸出其「普世價值觀」 的一次機會,中國應聽懂其弦外之音,莫被其迷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7: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