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簡氏:中國投入375億美元研發裝備 向數字化轉變

[複製鏈接]

77

主題

87

帖子

15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ngeldeer 發表於 2014-3-13 11: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軍費向來是各方關注的熱點話題,今年8082億元人民幣(約合1318億美元)的

中國軍費預算中有多少將用於新裝備的採購和研製?英國《簡氏防務周刊》12日

給出猜測:採購費用268億美元,研製費用107億。報道認為,這筆巨額資金中的

大部分將用於國產武器項目,並推動解放軍朝著可與美日匹敵的數字化部隊轉變



  《簡氏防務周刊》提供的數據宣稱,中國在裝備採購和研發項目的投入逐年

增加:2011年為217億和87億美元,2012年為234億元和94億美元,2013年則達到

257億和102億。

  報道詳細列舉了解放軍新裝備的採購項目,「中國空軍最近五年以來持續推

動裝備現代化」,因此軍費增長中的很大部分都直接用于軍機採購。簡氏集團的

評估認為,中國航空工業部門為解放軍生產13種不同軍機,僅2013年就有約160架

各型飛機交付。同時解放軍還在發展至少8種軍機項目,包括備受矚目的殲-20隱

形戰鬥機和運-20大型運輸機項目。此外中國可能還在研製新型轟炸機、攻擊機以

及預警機、海事巡邏飛機、電子戰飛機等支援型號。

  《簡氏防務周刊》認為,中國海軍今年除了持續建造052D導彈驅逐艦、054A

導彈護衛艦、056輕型護衛艦與核潛艇艦隊外,還將重點發展反潛戰能力,該領域

一貫被認為是中國海軍的薄弱環節。報道認為,中國還將投資建造至少一艘國產

航母,以及全新的兩棲攻擊艦。中國陸軍的火炮、坦克和其他地面作戰系統也在

持續向信息化平台方向轉變。而在導彈和太空領域,報道認為中國將繼續為「東

風-41」洲際導彈、「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和「巨浪-2」潛射洲際導彈投資。

「能夠削弱美國在第一、第二島鏈區域戰場感知能力的反衛星能力,也將是中國

軍事發展的重點」。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於6月下旬在北京軍區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舉行代號為「

聯教-2013-朱日和」的新型作戰力量聯合演練。此次演習的目的是測試在應對信

息化戰爭時,使用數字化技術的新型作戰力量的應戰能力。北京軍區朱日和合同

戰術訓練基地是中國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練兵場,在這裡舉行以數字化合成營為主

角的軍演,引發了西方媒體的高度關注,路透社就將此次演練」稱為「中國舉行

的首場數字化軍演」。

    網路戰、電子戰、情報戰齊上陣

    在「聯教-2013·朱日和」聯合演練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包括數字化合成

營在內的多種新型作戰力量將公開亮相併進行「紅」「藍」對抗,非接觸先敵攻

擊成為主要演練內容之一。

    演練期間,由軍事院校專家、學員組成「紅軍」數字化部隊旅級指揮機構,

帶由數字化合成營、特種作戰營、陸軍航空兵、空軍航空兵和電子對抗部隊組成

的數字化聯合戰鬥群,與第65集團軍某機械化步兵旅組建的「藍軍」部隊進行指

揮機構推演和實兵對抗。演練除動用地面裝甲部隊、炮兵部隊和殲擊機、武裝直

升機進行傳統火力打擊演練課目外,還將結合數字化部隊的作戰特點,重點進行

「非接觸先敵攻擊」等新型課目演練。

    由於第38集團軍有多支部隊正在進行合成營訓練和試驗,目前還無法推斷合

成營的具體隸屬部隊。但根據近年來我軍合成營的訓練演習,該合成營應該裝備

有包括坦克連、自行榴彈炮連、自行迫擊炮連、多個裝甲步兵連。具有比常規裝

甲步兵營更高的合同水平和戰鬥力。

    有媒體認為,此次軍演中,中國軍隊以數字化合成營、特種作戰營和陸軍航

空兵等組成的「紅軍」,對抗機械化步兵旅扮演的「藍軍」,就體現出數字化部

隊以少勝多的優勢。

    演練除一些傳統作戰行動之外,還會模擬「非接觸先敵攻擊」。中國軍控與

裁軍協會高級顧問徐光裕認為:「『非接觸先敵攻擊』意味著數字作戰行動,包

括網路戰、電子戰和情報戰體系等。這並不意味著解放軍將開展一次『先發制人

打擊』演練,而是基於目前的『積極防禦戰略』、模擬在我國受到入侵時如何回

擊。」
中國早已組建數字化部隊

    數字化部隊是指以計算機為支撐,以數字技術信息鏈為紐帶,使部隊從單兵

到各級指揮員,從各種戰鬥、戰鬥支援到戰鬥保障系統都具備戰場信息的最快獲

取、傳輸及處理功能的新一代部隊。它能夠達到戰場信息的最快獲取、信息資源

的共享、人和武器的最佳結合、指揮員對士兵的最佳指揮效益。與一般意義的機

械化部隊相比,數字化部隊具有作戰行動更加迅速、作戰指揮更加簡單、作戰保

障更加便捷、作戰能力明顯增強等優點。

    目前中國陸軍的主戰武器基本上實現了更新換代:新式自行火炮、遠程火箭

炮、武直-10和武直-19武裝直升機,可提供點面結合的立體化火力支援;99式主

戰坦克、ZBD-97式步兵戰車可組成強大的突擊集群,即便與美歐軍事強國的裝甲

部隊相比也不落下風。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軍事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陸軍要想再一次實現戰力飛躍

,在「硬體」方面已很難做文章,只能在「軟體」上找出路,對現役部隊實施成

建制的數字化改造不失為一招好棋。

    事實上,《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指出,中國陸軍「加強數字

化部隊建設」。在這裡,中國所用修辭不是「建立」,而是「加強」,說明中國

軍隊已經有了數字化部隊。

    中國數字化合成營即將高調亮相的消息一經傳出,就引起了國外媒體的熱議

。西班牙《國家報》稱,數字化合成營亮相意味著「中國正為應對未來戰爭做准

備」。美國國際評估和戰略中心高級研究員理查德·費舍爾稱,軍演的類型將展

示中國已取得多大進步。他說:「這種結合不同軍種部隊以實現一個目標的能力

一直是中國10年來信息化努力的目標。」
軍事問題專家陳虎指出,數字化合成營在中國軍隊中是鳳毛麟角的高科技部隊,

讓其在演習中與擁有優勢兵力的常規部隊對陣,就是為了檢驗數字化部隊以小搏

大的能力。他表示,中國建設數字化部隊已經有很多年了,如今在練兵場上亮相

,表明其基本進入成軍的狀態。另外,經過多年改進,中國軍隊的數字化單兵武

器裝備肯定也會更加成熟。「聯教-2013-朱日和」軍演應該會給人們帶來「驚喜

」。

    「向美軍叫陣意味濃厚」?

    此次「聯教-2013-朱日和」演練旨在向世人展示中國在現代戰爭戰略方面已

成功縮小與西方國家的差距。對此,澳門國際軍事協會會長黃東指出,「在將數

字化作戰能力融入地面和空中部隊方面,解放軍正努力追趕美國」。有媒體認為

,中國舉行由數字化部隊參與的軍演,「向美軍叫陣意味濃厚」。

    的確,在提升數字化部隊戰力的道路上,中國一直在穩步前進。在未來發展

方向方面,中國已成功研發出VN1型8輪裝甲車,該系列戰車不僅有裝備30毫米口

徑機關炮和反坦克導彈的步兵戰車型號,還衍生出了裝甲維修車、指揮車和自行

迫擊炮車等型號,這說明中國打造輕型數字化機步旅同樣不缺適用平台。不過,

美軍在數字化部隊建設方面遙遙領先,而中國軍隊剛剛涉足這一領域,所以在數

字化部隊戰力方面,美軍無疑更勝一籌,叫陣美軍還不夠火候。

    美軍在上世紀末率先提出「數字化戰場、數字化部隊」構想,並於2001年將

第4機械化步兵師改造成數字化師。目前美軍早已組建旅級、師級數字化部隊,通

過「沙漠鐵鎚VI」軍演、「21世紀特遣隊先期作戰實驗」等演習演練相關戰術戰

法,最終在伊拉克戰爭中經受實戰考驗。在提高戰術和實戰能力的同時,美軍還

在不斷提升其數字化部隊的軍備。例如,自2008年起,美軍就開始大批配備更輕

、功能更完善的「陸地勇士」數字化單兵作戰系統,大幅提高美軍單兵作戰能力



    據介紹,「陸地勇士」系統是一種穿戴在士兵身上的數字化系統,該系統集

成有計算機、激光、全球定位以及無線電裝備,將士兵與武器子系統、綜合頭盔

子系統、計算機/無線電子系統、軟體子系統以及防護服與單兵設備子系統等五個

子系統整合為一個整體,目的是提高士兵的功擊力、生存力和目標捕獲能力。
據軍事專家預測,美軍數字化部隊一門既能發射常規炮彈,也能發射戰役戰術導

彈的多功能火炮相當於一個常規榴彈炮連的火力打擊效果。數字化部隊的火炮首

發命中率可達73%,比非數字化部隊提高了9倍多。一支同等規模的機械化部隊改

造成數字化部隊后,戰鬥力可提高10倍以上。

    實現軍事數字化,能夠大幅度提高武裝部隊戰力。例如,美國陸軍第4機械化

步兵師進行數字化改造后,總兵力削減約13% ,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等重裝

備減少15%;但擴編了師屬直升機部隊,添置了無人偵察機,所控制的戰場面積擴

大了2倍。美軍原來需要出動3個師才能確保擊敗對手一個處於防禦狀態的師,而

現在執行同類任務出動一個數字化師就可以取勝。毫不誇張地說,數字化部隊的

戰鬥力是同等規模常規部隊的3倍。

    打造一批「雲士兵」

    美國《國防》雜誌7月刊(提前出版)文章指出,在過去十幾年裡,美軍不

斷列裝新型戰場感測器,尋找路邊炸彈和反叛武裝分子。「陸地勇士」系統和廣

泛部署的高光譜大面積監視感測器,就是美軍在這方面獲得成功的例子。美國國

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戰略技術辦公室副主任斯蒂芬妮·湯普金斯指出,美軍並沒

有止步於此。「過去10多年來,我們一直專註於情報、偵察和監視的環境中,可

以這樣說,『我們暢遊在感測器和數據當中』。」

    湯普金斯還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正在思考新數據收集辦法。「風

切變」項目就是美軍在這方向的最新嘗試。目前美陸、海、空三軍都制定了各自

的軍用智能手機發展計劃,希望藉此打造一批「雲士兵」,幫助士兵定位和識別

對手,並把所獲信息儘快傳送給附近的部隊指揮官,甚至是同步看到無人機從空

中拍到的畫面。

    值得注意的是,美軍除在列裝和研發新數字化裝備方面走在前列之外,其生

成數字化部隊的周期也相對較短。據稱,由於美軍所操作的先進裝備與士兵「入

伍前玩過的電腦遊戲差不多」,所以從學習到熟練掌握複雜的數字化裝備只需要

幾個星期的時間。也就是說,美軍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生成數字化部隊戰鬥力

,是因為美國青年不僅信息網路意識高,而且也具備了操作使用計算機的素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16: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