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徹底否定的三十年,告訴一個怎樣的文革

[複製鏈接]

28

主題

62

帖子

33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3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ina78 發表於 2014-1-10 04: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徹底否定的三十年,告訴一個怎樣的文革





從那個徹底否定一出台,我就感到,任何有歷史感的人都難以認同這個膚淺的武斷的結論。一個持續了十年的運動,一個全民參與的運動,一個僅僅是憑著理論號召而反對一個嚴密組織的執政集團的運動,難道就沒有值得肯定的東西嗎?難道那億萬民眾都是愚蠢的盲動,反倒是那些在批判之下不敢為自己申辯一詞並信誓旦旦白紙黑字「永不翻案的人們」倒都是完全冤枉的嗎?





翻案之後,文革就成了十年動亂,十年浩劫。何謂動亂,何謂浩劫?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堪稱動亂,天災人禍赤地千里,外族入侵民族危亡可以說是浩劫。文革的十年,動是有的,但是社會秩序基本井然有序。不能說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也總比今天家家戶戶鐵門自閉好得多。對於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百姓,那算不上動亂。是的,大多數幹部都受到批判,社會精英的日子很難過。恐怕至少部分地也是跟他們平日飛揚跋扈有關。是的,有一段時間搞什麼紅色恐怖,毆打教師,作家,甚至致死,但是那些都是走資派企圖搞亂文革的倒行逆施,跟運動初期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是異曲同工。至於真正給老百姓,下層群眾造成傷害的抓五一六,清理階級隊伍,一打三反,其實並未進入徹底否定派的視野。





我勸朋友們今後慎用十年動亂,十年浩劫這類辭彙了。這既不符合歷史實際,也對反對文革的朋友們的形象十分不利。你們怎麼就那麼卑躬屈膝不顧國家的「浩劫」而統統跪下屈服投降了呢?難道你們就真的都是只為個人私利屈服於淫威的委曲求全的小人嗎?其實還是毛澤東手裡有些真理,抓住了你們的短處,你們才不得不在他面前表示永不翻案。





這個短處,基本上就是把國家機器從人民公僕變成了人民的主人。





恰恰是永不翻案派在徹底否定文革中作為讓我對文革有了新的認識。





先看看徹底否定之後幹了些什麼?





這裡我就不說那些走資派的家族幾乎都在先富起來的浪潮中發達起來。不少人的吃相十分不雅。說這些,難免讓人難堪。海華絲說政策吧。





首先就是包產到戶。包產到戶,肯定會受到農民的擁護,那是農民的自發傾向。但是靠著一家一戶的兩千多年的生產模式(從春秋時代「租稅畝」以來大抵就是這個生產方式)能改變中國農村的落後面貌嗎?人民公社可能是過頭了,但是在毛澤東時代就已經退到「以大隊為基礎」,實際上和高級社差不多。文革期間左的東西太多,管的太死,只要給農民適當的自主權,給多種經營的發展的權利,農村就有可能發展起來,就可能把多餘的勞動力轉移到其他生產領域,而包產到戶卻只能阻礙集體副業的發展。毛澤東在五十年代花了大量的精力搞的農業合作化,就這樣被消解了。在這個問題上,文革后的共產黨,甘當群眾的尾巴,放棄了對農民的教育與引導,固然可以贏得農民暫時的擁護,卻不能給中國的農業帶來光明的前途。





文革時候批判走資派,主要的罪名就是三自一包,三和一少。毛澤東的《我的一張大字報》裡面提到的1962年的右傾,主要也就是指的包產到戶。當時被批判的人們爭辯說沒有那麼一條路線,有些說法也只是個別人筆記上的東西。但是,當文革被否定之後,這些東西基本上都大行其道。看來,這條路線是有的,在受到批判的時候不敢承認,萬般抵賴,而一旦可以捲土重來,就要忘乎所以大搞包產到戶。





三十年的事實證明,這條道路的確沒有能夠改變中國農村的面貌。這不是中國農業應當走的一條康庄大道。而那些頂住了這風而堅持了集體經濟的少數大隊則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其中的突出代表就是華西村。如果我們的政府,領導,從文革結束的時候開始,有一條正確的引導農民走集體經濟道路的方針該多麼好啊。而現在要讓農民再次合作,正像按手印的那個小崗村告訴我們的,真是難於上青天。我們都知道沈浩的名字,但是不甚瞭然小崗村現在怎麼樣了。我在鳳凰網看到一個報道說:【現在小崗村對外宣傳引進來上億的項目,3000畝土地與小崗村沒關係了。土地被外資買走了,但又沒有提供就業崗位,小崗村村民現在的身份變得很尷尬:作為農民,沒了土地;作為工人,又沒有崗位。等於是啞巴吃黃連。日前,小崗村村支書意外猝死,媒體去採訪當年「大包干」領導人嚴宏昌,我們這才知道小崗村的村幹部,從1993年到現在,一直都是空降而來的。嚴宏昌說:「上面來的幹部,說走就走,對長遠發展缺少規劃,都喜歡臨時性建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缺少長遠計劃。」幹部求政績,可不就是要短期抓么。一語中的。這就是灰色的、複雜的、不那麼讓人愉快的現實。可人們總歸要先面對它,然後才能想辦法解決它。《小崗村的故事》正是把這個現實端到了人們面前,一瞬間,五味雜陳。】  





如果說領導十分重視的,上邊不斷派來領導人的小崗村都搞不好,別的地方是否能靠包產到戶富裕起來,我們應當有點概念了。





當年批判走資派還有一個觀點,就是造船不如買船。文革後期,中國的造船業倒是開始上去了,這真要要謝謝對那個「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的謬論的批判。但是文革之後,許多能買到東西的行業,我們都放棄了。運十,在文革中居然搞成功了,但是卻不明不白地下馬了。我比較關心的是半導體。這是我的專業,在文革中當然也受到相當的影響,問題不少,比如陳伯達就在大雨天到某廠視察,不肯換鞋,「就是要踩一踩資產階級的框框」。這些極左的脫離實際的XX怎麼不想一想,資本家會不會僅僅為了框框而花費那麼多錢去搞無塵車間。我們就是敗壞在這些愚昧的以極左為革命的人們的手上,一直不能過關。在文革結束的時候本來可以迎來一個全新的蓬勃發展局面。但是當西方向我們傾銷廉價器件的時候,中國的半導體工業受到一次毀滅性的打擊。我們有不少靠倒賣外國產品發家的公司,但是我們自己的CPU最後還是靠有愛國心的夢蘭床上用品起家的民營企業家錢月寶的支持才得以生存!這是錢月寶的光榮,同時也是某些人的恥辱!這本應當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支柱產業吧?可是握有國家的權利的人們幹什麼去了?小汽車,中國又一次成了萬國汽車展覽館。只是在受到批評之後,國產的汽車才有所抬頭。而我們的WTO代表龍永圖先生就是不在乎有沒有中國的品牌。





與三自一包相對應,還有一個「三合一少」。我們在文革之後的確是對帝國主義很溫和,人家要聯合國安理會的通行證,攻打伊拉克,大利比亞,我們就絕不使用否決權。一直在跟人家接軌。蘇聯是不是修正主義現在也不用爭論了,蘇聯都已經不存在了。至於那一少,就是對外援助要少。毛澤東時代,援助,在亞洲主要有兩家:朝鮮和越南。許多人對這個頗有微詞。但是如果沒有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那麼現在中國的安全形勢就是:北方,美國就在鴨綠江邊,而南面可能就在友誼關外。這對中國是不是一個嚴重的威脅?恰恰是因為毛澤東時代我們對世界上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鬥爭給以道義上和物資上的支持,才讓中國贏得了許許多多的朋友,才會把中國「抬進」聯合國。如果我們一直都韜光養晦絕不出頭,我們會有朋友嗎?





這樣的事情還很多,點到為止吧。我感到,這些年的徹底否定文革,讓我們知道了,當年批判走資派,絕對不是空穴來風,確實有那麼一條跟毛澤東的革命路線背道而馳,又對毛澤東陽奉陰違的錯誤路線。這些年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一些事情也讓我觸目驚心。比如原子彈的實驗。在1964年研製工作已經一切就緒的時候,要不要實驗卻成了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無法做出決定。我的理解就是一線的幾個巨頭都不主張實驗,他們也不準備報告毛澤東。是專委辦公室主任羅瑞卿看不過去,要張愛萍起草一個報告,以他羅瑞卿的名義報告毛澤東。毛澤東很快就批示,「既然是嚇人的就應當早響。」(大意,一時找不到原文。)我們的宣傳總是說誰誰誰如何如何重視,從來不說如何猶豫。這也是一個大事不報告,小事天天送的一個例子吧?可以說沒有毛澤東的決策,即使研製成功也可能胎死腹中。





僅僅以我們現在知道一些事情,毛澤東對於那些主持一線工作的人們很不滿意,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毛澤東和共產黨,鬧革命,本來是要建設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全新的政權。可是短短的十幾年,這個政權已經與老百姓有了巨大的隔膜。57年的整風,應當是一次恢復黨的優秀傳統的嘗試,我們不知道為何變成了反右,據說現在要出毛澤東全集,希望能給我們一些解開歷史疑難問題的線索。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也許我們永遠都不可能知道。然而只要我們對比一下延安時代,就可以發現,1965時的這個政權簡直不敢相信是1945年的那個政權的同一批人。這個變化可能是逐漸的,緩慢的,不知不覺的。但是卻是巨大的,不容置疑的。毛澤東有過幾次努力。比如三反,反貪污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而且槍斃了劉青山張子善。但是這個運動迅即被五反代替了,而五反的對象是誰?是資本家。整風,變成的反右,從整頓共產黨的歪風到整肅資產階級的同路人。文革,毛澤東要整走資派,而他的戰友們幾乎把這個運動搞成一個更大反右。而且到最後,也還是變成了抓五一六,清理階級隊伍,一打三反,創造了共產黨執政以來的殺人記錄。最後還是毛澤東憤怒了,批評說我們的政權不是靠殺人維持的。





如此說來,到文革的時候,提出搞文化大革命也應當說是事出有因。的的確確存在路線上的嚴重分歧。毛澤東也曾經嘗試過各種努力都沒有成功,於是直接訴諸於群眾運動。也許毛澤東感到他已經來不及完全解決這個問題了,他只能通過一場革命,一場反修防修的偉大演習,來提出這個問題,讓群眾自己教育自己,在大風大浪中鍛煉成長。至於能不能通過這場革命解決問題,恐怕毛澤東也沒有把握。能稼者未必能穡。從這個角度,文革,的的確確是一場反修防修的革命實踐。被批判被打倒者,固然有誤傷的,但是的的確確也有錯誤甚至罪過。





有人說,文革初期的資產階級發動路線就是毛澤東為劉少奇下的一個套。他無論怎麼做都沒有好結果。這個說法也未必沒有他的道理。但是,毛澤東並沒有讓他們去抓成千上萬的反革命,僅僅在清華就是七百多反革命右派學生,比反右大大的超過了。這些愚蠢的政治家怎麼不想一想,難道共產黨的教育就是那麼失敗,就是製造了越來越多的反革命嗎?在這個王光美親自坐鎮的由國務院各部位派出大量幹部的學校里,公然搞車輪戰疲勞戰術這種變相體罰,對此本人就是證人。甚至逼得學生自殺。幸虧他們好景不長,只有四五十天,如果讓他們得逞還不知要有多少人冤枉。而這個並不是我的猜測,而是在大抓五一六的運動中實實在在變成了現實,畢竟他們這個時候已經勢單力孤老百姓和各級幹部也有了經驗,他們並不能完全得心應手。我在文革中沒有摸過槍,沒有碰過錢,甚至沒有去大串聯。但是照樣是懷疑對象,在單位里是什麼控制使用的對象,連去三線都免了。(我們廠援建過兩個廠,去三線當然是我們這些沒有根基沒有關係的人差事。有的人就去問領導,xxx怎麼不去,於是我知道原來是查五一六。)





無論如何,毛澤東提出,社會主義的主要危險就是黨內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這個革命的任務現在已經相當深入人心。這應當是文革的一個偉大的成就。其次,文革批判了馴服工具論,消除了法西斯化的一個最重要的理論工具。否則,上層一聲令下,中國變成什麼樣子實在難以估計。





要保持國家機器保持為人民服務的本色,這個任務比推翻一個舊制度更困難,更深刻。一次嘗試遭遇失敗也是難免的。在短短的十年裡,對於這個一場革命,要做到「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軌」,也是不現實的。我們中國人如果熱愛這個國家,就應當從文革中汲取正確的經驗教訓,攫取「正能量」,而不是一概否定簡單忘卻。找到能夠實現這個目標的正確的道路。





文革有沒有找錯誤呢?當然有。沒有人能夠完全準確的把握一個新的革命的全部細節。毛澤東也只能根據當時的時局看到主要的問題。同時他自己也不是神仙也有錯誤的方面。比如他就反對資產階級法權,而在社會主義階段,按勞分配這個資產階級法權是必要的。而對勞動群眾的物質利益的漠視卻換來對物質利益的病態追求。





考試錄取上大學,我看這也可以說是一種資產階級法權。也是一種平等觀念。當然,平等的背後有不平等。但是如果放棄這點,到可能造成更大的不平等。取消考試,不但無法保證入學者的知識水平,而且給走後門製造了條件,更嚴重的不平等傷風敗俗都因此而發生。





把打倒走資派,批判反動學術權威,改革不合理的制度三個任務統統搞到一個文革中來,恐怕也太貪大求全了。而且擴大了打擊面。而企圖搞亂文革的就加上了破四舊,就更是轉移了鬥爭大方向。





文革中的錯誤有兩種。一個是毛澤東自己的認識上的錯誤,主要是極左的傾向。另一個是企圖搞亂文革的人們製造的事端和極左派為了表現革命的胡作非為。我們需要把這兩者區別開來。而徹底否定文革的人們則要一股腦把所有的壞事都扣到毛澤東的頭上,扣到文革的頭上。他們的這種做法充滿了偏見。





但是我們更要看到,在犯這些錯誤的同時,毛澤東發現了一個重要的真理,那就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最主要的危險是那些打著馬列主義的旗號,披著共產黨的外衣,鑽進共產黨內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而他的這個發現,以及他決心要打倒並改造這些過去的革命同路人的努力,必然引起走資派的刻骨仇恨。今天,如果中國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就應當高度評價毛澤東晚年的這個重大的貢獻。文革就像一切革命的探索,像巴黎公社,像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那樣播下了革命的火種,閃爍著革命的光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4: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