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觀眾or市場不正常?揭露爛片高票房的消費真相!(圖)

[複製鏈接]

3651

主題

3686

帖子

520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出水蓮 發表於 2013-12-25 14: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馮小剛的賀歲新作《私人訂製》一上映即遭遇《小時代》、《富春山居圖》曾遭遇的尷尬境況:票房極好而口碑很差。《私人訂製》並將這種「尷尬境況」 進一步放大。一方面是網友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上紛紛大罵影片缺乏誠意、糊弄觀眾,在豆瓣這類評分網站上,號稱國內最專業的影迷群體打出了5.4分的低分;另一方面則是在不停刷新票房紀錄,它破了華語片首映紀錄,刷新華語2D電影單日票房紀錄、單日觀影人數紀錄、以及四天票房紀錄。

  對於這種「分裂」情況,媒體總結了很多原因,一般都是圍繞《私人訂製》本身展開,但如果回想到一年以來「爛片高票房」的現象接二連三的出現,就會發現,這已經堪稱中國電影業的一種普遍現象。包括去年賀歲檔創造票房奇迹的《泰囧》,也不能說是一部佳品。

  票房是硬道理,在市場經濟下票房一般代表了觀眾用腳投票的結果,有天然的正確性。電影本來就是為觀眾而拍攝,既然有大批觀眾捨得花錢為之買單,就說明這是一部好電影。但偏偏市場上又總是出現類似於《私人訂製》這種口碑很差的分裂情況,問題出在哪兒呢?只有兩種原因可以解釋,一種是觀眾不正常,第二種就是市場不正常。

  事實是,如果仔細觀察或許會發現,導致《私人訂製》這種現象的,正是特殊時間點上兩種原因的交織。先說觀眾的原因,中國的電影觀眾正處在一個新娛樂時代的交叉路口上,存在幾股巨大的新力量把他們向電影院吸引,而形成強烈的、有時候是非理性的消費。這股力量之一是電影市場的井噴以及觀影習慣的形成,使得「看電影」在一些特定時間段成為一種類似剛性的娛樂需求,比如周末、假期、光棍節、情人節、聖誕節等,年輕人們消費的往往是「看電影」本身而非情節質量,這是一部分非理性票房。

  這種「非理性」已經不能用觀眾欣賞水平低來解釋,因為在盜版的熏陶下,作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影迷群體,中國觀眾更容易接觸到全球的好電影,他們的眼界一定不窄,他們只是「不在乎內容」而已。

  另一股力量則是社交媒體崛起對人們行為方式的影響。社交媒體的普及使都市人群花費在日常社交上的時間倍增,人們參與話題討論的慾望同時也倍增。對於那些已經產生巨大話題的電影來說,人們參與話題的慾望甚至會克服「壞口碑」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比如他們會在這樣的意識或潛意識導引下走向影院:周圍的人都在罵《私人訂製》,我不看的話怎麼參與討論呢,是不是不再fashion呢?

  消費者被「話題」所控制,非理性的一面被鼓動,被放大,在互聯網時代,類似的情況不止發生在電影市場上。

  GroupM China前幾天發布一份覆蓋中國276個城市19,400人的消費者行為報告顯示,情感因素對於中國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影響越來越大。通過對汽車、飲料、化妝品、護膚品、奢侈品、銀行、家用電器等22個品類的調研發現,消費者在決定購買其中超過11個品類時首先受情感驅動,無論他們是身處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還是四線的小城市。而情感的最顯著特徵就是非理性。

  

  然而,我們並不能因此而把「壞口碑好票房」這一奇迹完全歸因於話題驅動,否則就很容易被引入誤區。事實上,話題很重要,但在背後驅動話題,還需要比所謂口碑營銷、輿論炒作強大得多的力量。比如那些「爛片」對檔期的壟斷。

  《小時代》、《富春山居圖》、《私人訂製》這三部口碑與票房分裂的電影,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排片壟斷」,《富春山居圖》上映后在豆瓣、時光等影評網站獲得3.1分和2.5分的超低評分,但在全國的排片份額中一直以35%以上穩居榜首,《小時代》的排片份額一度高達47%。而《私人訂製》的排片更是刷新紀錄,首日全國排片51.4%,周末排片更增至約58%,在這種排片安排下,消費者到電影院幾乎沒有選擇,他們談論的娛樂話題也沒有選擇。

  再爛的電影,只要有財大氣粗的片方,就能在院線獲得「高排片率」,而財大氣粗的片方與演員陣容同時又有超強的「話題壟斷」能力,這等於從影院和社交兩個維度控制了觀眾的選擇,使爛片的暴利也得以保障。

  「壞口碑好票房」告訴我們,話題與口碑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消費者正在變得越來越非理性,但同時又告訴我們,不能被「話題與口碑」的力量所魅惑。在現實中,許多創業公司的「成功」就是利用了公眾甚至分析師不知道內幕,把特殊資源渠道的貢獻歸到所謂的營銷創新、產品創新上,製造泡沫業績,如果時間持續的長,就轉正了,持續短就砸下家手上了,這種流氓式創業遭追捧是創業創新的災難。(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2: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