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項羽之敗:血氣是青春貴族的墓志銘

[複製鏈接]

1776

主題

1806

帖子

256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mmy00210909 發表於 2013-12-17 16: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過了三十而立的年齡,就會埋藏掉綿延二十多年的衝動的理想主義,要在金錢、權力、美色上「而立」了;等過了四十歲,世俗的智慧也就「不惑」,為了某個目標,無所不用其極了。

  當劉邦在咸陽從擁擠的人縫中看見秦始皇,流下哈喇子說「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的時候,他已經是30多歲的老男人;你再看二十來歲項羽的反應,伸著脖子打量秦始皇后,脫口而出的是「彼可取而代之也」,這份年輕人的不諳世事的張狂、豪氣,比之中年人劉邦的「喟然太息」,判然而別。

  十幾年後,劉邦之所以能夠「威加海內兮歸故鄉」,而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卻落得自刎而死,兩人差的就是這十幾年人生世故的歷練。「力能抗鼎,才氣過人」的二十多歲的血氣漢子項羽,勇固勇矣,根本上是貴族式的氣度風範;然而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好酒及色」世故油條劉邦,鬥起「流氓無產者「的潛規則的花招的智來,勇也就遜色了。

  2200多年前那場楚漢之爭,是一個未過三十的有教養的貴族青年勇猛率真,與中年流氓男人的詭計世故的較量。

  劉邦出生時間兩種說法,一說是前256,一說是前247年;而項羽出生於公元前232年,到屍身慘遭五分時,也就31歲。不比不知道,劉邦比項羽大多少?姑且按后一種說法,也是15歲啊。今天,讓拿個也許剛剛本科或者研究生畢業的學生,到國家機關或者國有企事業單位,跟中年幹部鬥鬥,會是什麼最終結果?官場如戰場。

  公元前209年,離兩位一賭始皇風采而或太息或發狠沒過多少年,項羽起事,是年24歲;40歲的劉邦混了十幾年的鄉鎮級亭長也乘亂渾水摸魚,在短期合作搞掉秦帝國后,公元前202年,當年的兩位「戰友」開始掐了起來。這一年,項羽27歲,劉邦已經42歲了。靠著天賦異稟賦和年輕人的勇猛,項羽已經打下了屬於自己的天下,可是,這時候的年輕人最容易沾沾自喜、自以為是,以為靠自己那點本事,可以通吃了。殊不知,這個世界要混出點大名堂,需要的不是自己的幹得多少,而是利用各種手段嘴上抹蜜,自己決策一下,讓越來越多的別人如何為自己干,這個潛規則需要工作個十年八年,人過而立之年後才會明白。

  項羽一直沒來得及明白。

  所以,項羽時不時就會暴露出那幅年輕人的德行。當楚漢相持未決,他對隔著條鴻溝的劉邦要幹什麼來著,「願與漢王挑戰絕雌雄,毋徒勞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他要單挑耶;人家四十多歲的劉邦幹嗎?他那裡可是一套一套的,隨手就給項羽整出了「十宗罪」,理全在他那兒,什麼燒阿房宮、殺秦始皇孫子子嬰、弒義帝。劉邦啰里啰嗦,義正詞嚴,煞有介事地講了半天,好象他就是正義的化身。

  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哪會假惺惺的那一套中老年的遊戲啊。我恨秦始皇,當然要燒他宮殿,滅其子孫;至於那個名義上的義帝,不就是個傀儡,早就是個該拋掉的累贅。這些事情做的有什麼不對啊。現實中大家都是這麼做的啊。項羽一輩子也沒有明白,做什麼事情要先準備好糊弄人的道德裝飾品,需要遮掩,否則一不小心就會給那些老傢伙整你的口實。

  劉邦「唐僧」了半天,總算說出了心理話,「何苦乃與公挑戰」,「吾寧鬥智,不能鬥力」,好酒與色的劉邦,哪會是力能抗鼎的項羽對手,可他不說打不過你,卻弄出一大堆理由。

  面對中年人簡直要感天動地的凜然正氣,不善言辭的年輕項羽肯定氣得臉紅脖子粗,就像大學剛畢業時遇見那些老油條找茬時的所謂道德正義讓人無以反駁一樣,那套看似冠冕堂皇的玩意還沒來得及學啊。氣急了,我扁你。「項羽大怒,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胸,病甚。

  在此之前,項羽已經領教了劉邦那讓人高山仰止的中年人的無賴勁。面對要烹自己父親的項羽,他竟然說自己與項羽都在那個名義上的楚懷王下當過同事,算是兄弟,「吾翁即若翁」,你就煮吧,「則幸分我一杯羹。」無賴、無恥之極,實在是中國歷史上無出其右者。我爹就是你爹,這話聽著都侮辱人耳。

  年輕人常有婦人之仁,一念之間的幼稚便害了項羽。當鴻門宴那個上天一萬年才給一次的殺劉邦機會來到到他面前,項羽卻讓它溜走了,最絕望的是范增,「豎子不足與共謀」的氣話都說出來了。可是,有多少二十六歲的年輕人可以把剛剛的「戰友」、「同志」忍心幹掉,以防後患啊。

  可中年人不會這麼傻。所以,幾千年後毛澤東堅決表示,「宜將乘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1949年,國共共同抗日勝利后3年,毛主席都57歲了。

  203年劉邦項羽劃定楚河漢界時,項羽剛剛30歲,他交還了劉邦父母妻子,以為真的簽定了和平條約,引兵而東歸了。劉邦卻從後面追殺了過來,張良、陳平認為不能跟項羽搞真和平,否則那是「養虎自遺患」,「楚兵罷,食盡,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劉邦聽之。不到一年,就殺到了垓下,讓項羽四面楚歌了。

  年輕的項羽不成熟的是沒有擺脫故鄉情結。當他進了關中燒殺搶「三光」了秦始皇老窩后。有人勸他說,「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可人家項羽卻想家了,「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沒出息。衣錦還鄉當然可以,但靠什麼衣錦還鄉,還不是在外面的世界打拚成就嗎?回家顯擺一把,趕快回到屬於自己的廣闊天地中來。項羽可好,不僅回了老家,還把都城安

  在了彭城,也就是現在的徐州,這不是太傻的戰略失誤嗎?後來的歷史證明,哪個朝代哪怕偏安小朝也不會把首都定在東不挨村西不著店的徐州啊,這就像首都放在了中山或者紹興、湘潭,誰能想象呢?其實,自己發達了,不用自己吩咐,手下都會把老家的照顧得比自己直接干還好。龍興之地,幾間老房子故居,還能成了旅遊景點呢!

  近鄉情怯。202年,當自己一無所有,面對通向他的第二故鄉江東根據地的烏江上惟一一條小船,項羽那年輕人的虛榮心又來了。烏江的小亭長都知道,「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是啊,才31歲,東山再起,來得及啊。而且,縱然在外面的世界碰得頭破血流,滿身傷痕,老家根據地都是最好的療傷地啊。項羽卻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心中有愧,這種話也只有30歲以下的人會說。

  「青山」還在,項羽卻不願畜木再燃柴了;現在有多少年輕人,只能順境,不可逆境,受不了打擊,就自殺。項羽以年輕人的激烈方式自刎,痛哉快哉。維護了一把年輕人的尊嚴,不像50歲的男人洪秀全,最後像一堆臭肉一樣自決。

  年輕英雄的曠古悲劇出世前總要美人淬血,在虞姬面前,虛歲31的項羽無師自通地為自己做了首詩,——真情到了,誰都是詩人。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適。騅不適來耐若何,虞姬虞姬可耐何!」

  劉邦也整了一首:「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壯士兮守四方。」那已經是項羽自刎后的7年後,195年,乘剿叛匪勝利班師途中,劉邦衣錦還鄉了,「吾雖都關中,萬歲后吾魂魄猶樂思沛。」你看人家劉邦。想是想家,可事業還是第一位啊。人到中年,鄉情的結才能不再纏著自己外面世界的腳步。

  成王敗寇,46歲的劉邦最終讓項羽定格在了31歲,這是只有才幹沒有腦子的年輕人,面對中年男人的失敗。至少15歲的世俗江湖歷練,是劉邦、項羽,這兩位後秦始皇時代的兩個偉大對手,不為人關注的勝負手。當既不能文又不能武的無賴英雄劉邦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大講乃是能用張良、蕭何、韓信三傑,但是,像他那種用盡心計的用韓信,「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用人之術,年輕的項羽是死活學不來的。不僅學不會,年齡未到,理解那些世故恐怕都有困難。

  1964年,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說:項羽有三個錯誤,如鴻門宴不聽范增的話,放跑了劉邦;鴻溝協定,他認真了;建都徐州。說白了,比起劉無賴,項大英雄幼稚了點,嫩了些。

  中國政壇上成功的年輕英雄總是太少,原因之一,就是血氣方剛的他們對手常常是中年的流氓劉邦們。而劉邦的勝利,是功利主義毫無原則的流氓精神,取代了高傲矜持講究規則的貴族精神,當貴族遇到流氓,只能顯得愚蠢、偏執。項羽死後漢帝國建立,中國高層政治就進入了流氓把持的厚黑時代。

407

主題

1250

帖子

345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不知所謂。

Rank: 4

積分
3452
沙發
坐看雲起時 發表於 2013-12-18 08:09 | 只看該作者
昔者我曾論項羽,緣何頸血輕灑斯烏江?吞吐意氣既尚念父老,父老安忍棄此重瞳王?莫視滔天浪,慢飲龍泉,且乘扁舟回故鄉,收拾舊家新兒郎。以此奇恥心,百戰身,三戶可倚,哀兵必祥。只耐性沉吟,靜觀可待漢宮驚風起蕭牆!
今日我亦思項羽,方知此心俗骨亦濁腸。果如亞父之機械無窮智,安見虞姬美人舞軍帳?楚歌聲里,拔劍嘆蒼茫。七進七出真英雄,然後丈夫橫屍卧沙場!死則等耳,等一死耳,裊裊悲風千載下,孰令後世豪傑扼腕,墓道昏鴉空惆悵?
揣著糊塗裝明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0: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