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漢字改革不能少了信息化國際化視角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3-11-23 10: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2013-11-23

漢字改革不能少了信息化國際化視角
——聚焦信息化專家對《通用規範漢字表》的公開質疑


  今年8月,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歷時10年研製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以下簡稱《字表》)正式發布,這一成果被語文界稱作「我國關於漢語規範字集大成的語言文字法規」。然而,《字表》增加的200多個字是當前國家強制標準里沒有的,也是現在海量的電子設備和系統無法處理和表達的字元。儘管眾多信息化專家在5年前就不斷地對《字表》進行質疑,卻終究沒能擋住「被規範」的命運。

  一封有去無回的「質疑聲明」

  「沒有用的,所謂徵求意見只是走個過場。」說起這場信息化界的質疑,原中央民族大學計算機系教授許壽椿現在只有失望。


對於語言文字界辛苦10年的成果,信息化專家提出質疑。


  時間回溯到2009年8月25日,正值教育部就《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社會意見期間,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了一個研討會。當天的與會者很多都是漢字信息化技術方面的資深專家,許壽椿也位列其中。

  「現在漢字普遍信息化了,我們看到的印刷漢字基本都出自計算機,所以最好別造新字,因為增加一個新字就得增加一個新編碼。」針對《字表》新造的類推簡化字,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王立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雖然不是信息化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李敏生和漢字研究專家蕭啟宏也認為,《字表》應與上世紀60年代漢字簡化思維一脈相承,這樣做有中斷漢字傳承的危險。

  一場普普通通的研討會,卻成為信息化專家對語言文字界的公開質疑——他們擔心《字表》如果正式發布,會給電子信息化處理帶來大問題。

  「任意改革漢字,使兩岸不能通用,國內外不能通用,古今不能通用。」「希望教育部收回《字表》,迅速組織專家學者,而不是只組織少數從事過和支持過文字改革工作的人,展開廣泛深入的討論和充分的論證。」會上,專家學者們共同簽署了一封質疑聲明,希望《字表》制定部門能夠在徵求意見期充分考慮信息化界的意見。

  然而幾年時間過去了,當時在聲明上簽字的許壽椿和其他專家一樣,始終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任何反饋。

  「最終還是通過了,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為心裡明白所謂的徵求意見只是形式而已,意料之外是因為不敢相信這麼多專家的意見真的被忽略了。」面對正式發布的《字表》,許壽椿百感交集。

  新《字表》與國家標準「打架」難落實

  為什麼語言文字界辛苦10年的成果,會成為信息化專家批駁的眾矢之的呢?

  「《字表》共收錄漢字8105個,以圖形格式排印,表面看沒有問題,可是我們搞技術支持的人一看就難辦,因為無法處理,其中有200多個『外字』。」北京信息產業協會秘書長徐祖哲表示。他所說的「外字」,是指當前國家強制標準GB18030里沒有的字,也就是說現在海量的電子設備和系統無法處理和表達的字元。


2013年8月,歷時10年研製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公布。


  「外字」會給信息處理造成怎樣的困擾呢?徐祖哲舉了個例子:「比如『火』加一個『區』字,過去這個字是不存在的,但是在《字表》里出現了,並且成了規範字。它實際上是由『熰』字類推簡化而來,但是在使用漢字的所有國家的電子系統中都打不出來,即使是現在一些手寫輸入工具也寫不出來。」

  據徐祖哲介紹,如此會出現的最簡單問題是,父母拿著這個字作為名字去給孩子上戶口,或者人們拿著這個字去完成各種註冊程序,雖然字典里有,可是在所有的電子政務系統中卻沒有。

  為什麼這些字無法輸出呢?據信息技術專家介紹,當前國內所有的漢字處理系統都嚴格遵循國家強制標準GB18030,而這個標準的形成經歷了複雜的演變過程,是讓漢字跨入電腦時代的標誌。

  許壽椿向記者介紹了這個過程。1980年我國開始簡繁體漢字統一編碼的技術標準設計工作,受到整個漢字文化圈和國家信息產業界的重視,很快產生了中、日、韓簡繁體漢字統一編碼的國際標準及與之對應的中國國家標準。經過不斷演化,2000年又開始實施與通行國際標準兼容的GB18030,至今已經13年。

  「有人說標準可以修改嘛,把這些字加進去不就行了?」在徐祖哲看來,重新制定一個新的標準確實容易,幾個人一年多時間就可以做成程序,但是如何迅速推行卻並非易事。

  許壽椿道出了其中艱難。「如果《字表》真要實施,各種字體字型檔、各種字典教材都要作廢,許多人名和地名都要修改,數以億萬台的電腦、印表機、手機、掃描儀以及與漢字相關的操作系統、輸入法、資料庫、辦公軟體等都要修改。再加上貿易的全球化,很多市場上與漢字處理相關的國外電子產品也都遇到這樣的統一性問題。」

  長期「在兩條道上跑車」的後果

  改革開放以來,漢字電腦化運動和文字改革恢復工作相繼開始,「但是兩者是并行和同時展開的」。在許壽椿看來,這也意味著兩個密切相關的工種之間缺乏協調統一的機制。「語言文字界和信息技術界長期在兩條道上跑車,不協調的情況很嚴重。此次《字表》所反映的問題,就是長期『兩張皮』狀態的表現和後果。」

  據悉,在制定國家強制標準GB18030及其他標準前,相關負責部門充分徵求了語言文字工作者的意見。「標準中應該包括哪些漢字部件,哪些字是規範漢字……都進行了溝通,所以才有了國家強制標準的推廣和今天的漢字電子化成就。」

  但是《字表》的制定卻讓徐祖哲感到失望。「雖然它貫徹了《通用語言文字法》,提高了標準化水平,但並非國家強制標準的那個標準化,實際上造成了各部門的方針政策在『打架』。」

  「信息產業界的意思不是說漢字不能改動、增加,怕給自己的工作添麻煩;在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對於漢字的任何改動都應經過多個部門甚至多個國家的協調一致才能進行,不能閉門造車,從自己的領域單一地考慮問題。」徐祖哲強調,自己與很多信息化專家一樣,並非反對漢字的科學改革和演化,而是希望在此過程中要與時俱進,多一些信息化和國際化的視角。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23

主題

1041

帖子

179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99
沙發
shicai 發表於 2013-11-24 16:3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hicai 於 2013-11-24 16:47 編輯

「比如『火』加一個『區』字,過去這個字是不存在的,但是在《字表》里出現了,並
且成了規範字。它實際上是由『熰』字類推簡化而來,但是在使用漢字的所有國家的
電子系統中都打不出來,即使是現在一些手寫輸入工具也寫不出來。」

雖然本人沒有仔細研究《字表》,但從以上例子看出,繁體是比較齊全的。

長痛不如短痛,廢除簡體,恢復繁體,規範的問題便迎刃而解。這反為跟上了信息時代,否則永遠打圈。

是簡體使到中國大陸在文化上落後了。

本人近日喜讀在雲南滇池岸上的大觀樓長聯,下聯有這麼一句, 簡體如下﹕

偉烈豐功費移山心力。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

其中的第一個「盡」字和第二個「盡」字是同一個字。

可真正對聯是這樣寫的﹕

偉烈豐功費移山心力。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
落照。

原來「盡」字和「儘」字是兩個不同的字,既然是不同的字就有不同的意思了。簡
體把傳統文化的兩個不同的字混為同一個符號,自然就會被理解為成同一個意思了。

你叫電腦專家怎樣解決﹖
自由星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1041

帖子

179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99
3
shicai 發表於 2013-11-25 16:59 | 只看該作者
「任意改革漢字,使兩岸不能通用,國內外不能通用,古今不能通用。」

這就是簡體造成的惡果

恢復繁體為中國官方文字就可以解決這問題了。
自由星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3: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