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安倍想做亞洲英雄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3-11-8 14: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是愛冒高風險的賭徒,還是熟練的戰術家?」過去幾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高調秀出對中國強硬困擾著不少人。10月27日,安倍在日本自衛隊年度閱兵儀式上喊話稱,自衛隊「一定要展現國家的意志,絕不容許改變(釣魚島)現狀」。此後,他藉助美國主流報紙《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的專訪,一次又一次「數落」中國。

28日,安倍對《華爾街日報》說,日本所能做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在亞洲制衡中國。日益復興的日本,今後將在亞洲發揮更強大的領導作用,抗衡中國的實力。有人擔憂中國正試圖用武力而不是用法治改變現狀,但如果中國選擇走那條路,那就不能和平崛起。他希望自己成為正在為美國撤退和中國軍力增強而擔憂的亞洲地區的領袖。

不過,安倍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能量。如果說十年前日本有機會有能力聯手其他國家制衡和圍堵中國,而現在是有機會但沒有能力了。冷戰時期美國和前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都對中國採取過遏制政策,但都沒有成功,更何中國今非昔比。

安倍可能是打錯了算盤。他一廂情願的認為,制衡和圍堵中國的表態會讓美國和亞洲國家聽起來覺得順耳,日本將在經濟和防務上與他們加強合作。然而,能否達到他預期的效果卻是另外一回事。

在經歷了經濟停滯的10年之後,日本已感到中國的日漸強大,安倍急於要重新奪回亞洲的主導權。在外交上轉趨對鄰國強硬,在軍事上加速其擴張步伐,中國是亞洲唯一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政治輻射力強,日本對此早已視為眼中釘,不想在中國的影響力下繼做政治上的配角。

作為亞洲經濟曾經的「一哥」,(2011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一哥」)安倍的自我優越感強烈。2012年12月,在安倍第二次擔任日本首相后,一改過去小心謹慎的做派,處處咄咄逼人,擺出一副要與中國強硬到底的架式。

短短几個月,安倍就馬不停蹄地到俄羅斯、印度、越南、泰國、緬甸、蒙古等中國周邊國家訪問,企圖把這些國家拉入日本的勢力範圍。並不厭其煩的遊說,聯手這些國家打造「對華包圍圈」。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安倍這樣做是決心在亞洲扮演領導角色。由於中國的迅速崛起,引起日本人的強烈不安。因此,日本想以南海問題為支點,聯手東盟中與中國有領土爭端的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找到了轉移外交重心的更多理由。

日本人這樣做想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要爭做亞洲老一,挑明了要在這場新的制衡和圍堵中國的攻勢中,重拾亞洲「一哥」地位;二是不允許亞洲出現獨立自強的領導核心,以防挑戰日本的噩夢在亞洲興起。

換個角度看,安倍對中國如此張揚、強硬,實際上是心虛。他擔心與美國共管亞洲的地位受到中國的挑戰。中國現在在美國的眼中越來越重要,雖然美國一直在圍堵中國,但是國際關係間的發展非常微妙,如果有一天日本不受管束,另起山頭,中國就會反過來成為美國打壓日本的棋子。日本人自然知道這一點。

眾所周知,二戰之後的日本,實際上是美國的傀儡和「殖民地」。作為日本人,十分清楚日本和美國好與美國和日本好是兩碼事。就兩國來說,實際上美國一直在完全地控制著日本,一是操縱日本按照美國的意圖行事來獲取政治利益,二是利用日本經濟發展謀取美國的經濟利益。

當然,安倍想做亞洲領袖,不僅離不開中國,而且也繞不開中國。問題是,中國人能否忍讓安倍當亞洲領袖嗎。答案是否定的。

迄今為止,亞洲沒有哪個國家發表聲明,支持日本當他們的領袖。雖然中國「無欲則剛」,它從來沒有當亞洲領袖、支配別國的想法,也因此特別硬氣,但肯定不能容忍日本領導自己,領導亞洲,不管日本有多麼發達、多麼富有,有多少個「亞洲第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3: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