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尹舒:中共 從「四個失敗」到走上險路

[複製鏈接]

28

主題

62

帖子

33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3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ina78 發表於 2013-10-26 09: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china78 於 2013-10-27 01:06 編輯

尹舒:  中共從「四個失敗」到走上險路


不妨設想:當314講話造成輿論大反彈后,如果高層處理薄案能變「外(按照法律途徑處理)為內(按路線鬥爭處 理)」,這既能以「嚴重錯誤」阻止薄入常,又不至於引起混亂,何樂而不為?但高層卻一錯再錯:從314啟動到410雙規,從928雙開到1025宣判,已 不留任何餘地,結果搞出了一個難騙公眾 的「公審」,一個記錄了高層集體犯瀆職罪的鐵證!這反映出他們已喪失了對重大政治問題的判斷和處理能力,而這背後所暴露的,則是執政黨的四個「徹底失 敗」;自此,中共將這個本來可以走上正路的國家,從舊路帶上了黑路,且正一步步走向險路。




1、「以法代線」的徹底失敗

溫家寶關於重慶搞「文革」講話,開宗明義薄案是路線鬥爭,但後來雙規、移交司法等等,又意味著採用了「以法代線」、即用法律手段解決路線鬥爭問題的手法。

此手法起自鄧小平,審判林彪、四人幫時用過。當時是想迎合官意,已不甚得民心。而到了極右派揭露「913事件內幕」 時,即暴露出以法代線經不起歷史檢驗。它有四個致命弊端:其一,長官意志在前,先定罪后審查,下面為迎合「聖旨」不惜羅織假罪證,冤案率甚高。其二,辦 「政治案」,下面認為是上面的事, 上面又認為下面負具體責任,中間又夾雜著一個不負法律責任的中紀委,案件實際無人負責,提高了冤錯率。其三,法律處理正規而又繁瑣,處理后難以糾正,後患 無窮。其四,搞「以法代線」須有權威領袖壓台,才能壓制異見強行辦案。

當年處理林彪、四人幫案,儘管前三個弊端存在,但因有威望尚高的鄧坐鎮,得以秘密延存20多年;整「二陳」時,雖引起質疑,但第二代尚有「准權 威」,勉強維持了一個「安定」外表;而薄熙來案,權威領袖條件已不具備,又加上一個治下民眾公開擁薄的因素,遠非林彪、四人幫與二陳案可比。結果,從拖延 公審時間到微博公布諸多內情,把一個明明白白的冤案擺在了世人面前,以法代線弊端前所未有地充分暴露。眾所周知,借大人物的冤案發難,往往是搞垮一個政權 的由頭,而薄案就完全具備了這一條件,埋伏下了一個極大隱患,顯然是執政黨政治上的一個徹底失敗。




2、「王儲制」的徹底失敗

西方國家甚至FLG都把薄案說成是「奪嫡之戰」,認為薄是因威脅到了「習王儲」接班而獲罪。

「王儲制」源自毛澤東的接班人制度,本來其中有「在大風大浪中培養」的要求,但「文革」中將接班人寫入黨章,便蛻化成「王儲制」;鄧小平怕後人改變 其路線,也玩起這種把戲。此制度已成為了執政黨一大弊端:一是,充滿封建色彩,「王儲」為保地位,平庸者唯唯諾諾,狡詐者兩面三刀,「王儲」逐漸喪失領導 者應有素質,且傳宗接代越久,素質越低;二是,使政權中平白生出「君儲」關係、「儲」與「非儲」關係,導致不確定因素大增;三是,在過去利益單一情況下尚 不複雜,而到了利益多元分化時代,官民、勞資、內外矛盾不斷加入,這往往迫使「王儲」被最強勢利益集團所推擁,引來政治對手不滿,矛盾四伏,地位難穩。

在林、華、胡三個王儲時代,上述第三個條件尚不具備,最後仍垮台;而到了胡、習時代,利益衝突激烈,各種力量乘機上台攪局亂政。薄案一起,先是演出 三代王儲介入的「三家分晉」局面,后又出現新、老兩代太子党參與的「五馬分肥」,最後是外國勢力、FLG、公知大舉進入的「八王之亂」,把2012、 2013兩年的中國搞得顧此失彼,內外交困。習儲君扶正後,出言出爾反爾,路線朝秦暮楚,將地震災民置於腦後不顧,紀念「王父」活動搞到至神至聖,在公眾 中演出一個活脫脫政治紈絝,「最差王儲」形象,揭示了「王儲制」的腐朽不堪與徹底失敗。




3、反腐敗的徹底失敗

處理薄案,先後有「政變案」、「殺人案」、「黑打案」、「腐敗案」四個選項,前三個要麼站不住腳,要麼有難言之隱,結果高層最終選擇了最愚蠢的「腐敗案」。

在鄧小平「反腐會反改革」和顧及家族私利的私念支配下,全面腐敗已是執政黨的既成事實,但在薄案事發前,搞那種「發現一個抓一個」辦法尚可以糊弄百 姓。但薄案一發,溫氏家族27億美元驚天大密隨即揭開,江、朱、胡等,及太子黨家族斂財,也都一個個擺在那裡。要查,必須從「巨虎」溫、江、胡等開始,結 果勢必是洪洞縣裡無好人;不查,意味者拒絕反腐。其實,從查薄拖出查周,從周案又拖出曾、江甚至更多,「岐山版反腐」已分明露出「借反腐除政敵」本質;而 紀念習仲勛時讓溫家寶出鏡,更是大流氓派頭:只要是老子的人,即便是「中國首虎」也要堅決保!最具諷刺意味的是:反腐倒是幫助薄熙來成了時任政治局委員中唯 一一個可以通過廉政審計的官員,成了大連、重慶、山西老百姓願意集資贖「罪」的「貪官」!

可見,倒薄無異於公開宣布:所謂「反腐」,純粹是整肅政敵的手段,已徹頭徹尾地喪失了實際作用。




4、「一百年不變思維」的徹底失敗

說重慶搞「文革」貌似可笑,卻意義非凡:這使薄熙來成了第一個敢於突破「一百年不變思維」、探索新改革路線的「路線犯」。

「基本路線一百年不變」,本是鄧擔憂改革中斷的一道禁令,卻違反了其所「信仰」的唯物史觀:歷史會波浪式前進,路線應與時俱進,本來是執政黨基本思 想路線。事實上,江時代就發現「先富論」已出問題,提出了「兩個大局」的共富思想;到了胡時代,被官民、勞資兩大矛盾壓迫,又拿出了儘管空泛但還算合理的 「科學發展」,實際上已在糾正僵化陳腐的「一百年不變」。

而通過倒薄試圖回到「不變」的可悲之處在於:由於「縮差共富」、「打黑反腐」這些正確做法,動了黑幫資產階級的乳酪,所以都要蓋上「薄姓」印記,成 為了新的「禁區」,使「改革」翻雲覆雨,無章亂法。習上台時迎合民意說了句「共同富裕」,但後來講改革時又取消了這個說法;甚至悄然否定「打黑」,致使維 穩失據。可見,所謂「路線」已成為一具高層隨意玩弄的婊子。




5、倒薄加速了四個「徹底失敗」

必須肯定,鄧小平「先富」路線,在1979到1999年這20年裡是正確的,有效的;但自本世紀初以來,其正作用漸弱,負作用漸強,勞資、官民兩大 矛盾日趨嚴重,指明「先富」路線已開始失效。故江、朱執政時,改革路線就曾搖來擺去;及至胡、溫上台,兩大矛盾突然激化,被迫提出「以人為本」等新的路線 調整。然而,由於堅持鄧氏「接軌論」,更用「三個代表」法定中共的「資本立場」,使大資產階級地位日益坐大。因此,無論怎麼「調整」,都只能在不允許觸動 資本家利益的前提下進行。於是「調整」不斷反覆,2009年的陳國軍、鄧玉嬌兩大事件,就是「邊調整、邊激化」的集中表現。由於調整僵持,前述政治路線、 組織路線、思想路線上的四個方面的問題,在倒薄前已積重難返。

薄熙來個人或許有一些缺點(但查「腐敗」已表明他比所有其他同級高官要好上千萬倍),但他在重慶真心實意地探索新改革路線,是中共第一明白人。儘管 他打破了改革的僵局,也找到了均衡勞資雙方利益的辦法,但他的探索畢竟觸動了資本利益,尤其是傷及了有太子黨背景的黑幫資產階級的利益,真正進入了「改革 禁區」。所以,在看清薄要在「資本立場」和「中產立場」之間選擇後者的態度后,高層決心以血腥兇殘的陰險手段,把倒薄作為保衛舊路線的一場殘酷的「祭旗之 戰」。正是在這場新、舊改革路線你死我活的鬥爭中,高層用行動向世人宣示:政治上堅持用法律手段擊倒新改革路線,誓死保衛舊路線;組織上堅持王儲制度,用 「反腐敗」黨同伐異;思想上堅持「一百年不變」。這些都要作為「改革正統」確立下來。

也正是堅持這種僵化思維,高層才犯下倒薄這一彌天大罪,把上述政治、組織、思想路線推到了極端,最終導致了四個「徹底失敗」。沿著這條失敗的道路,中共高層迅速使中國完成了從走舊路到走黑路、再從走黑路到走上險路的危險轉變。




6、中共正從走舊路、黑路,迅速走向險路

筆者早就指出,倒薄將把中國變成一個黑幫資產階級國家,把中國推向險路。現在看來,這一趨勢比想象的來的更快:

——「王儲制」,已延伸到太子黨全面掌控高層權力。某些善良人以為「紅二代」會珍惜老一輩打下的江山,實一大謬,種種跡象表明倒薄系太子黨主謀:其 最先起自李庄案,就有鄧、彭家族背景;倒薄手段之兇殘狠毒,非此輩所難以作為;922宣判前,常委齊集於「鄧殘」處開「御前會議」;溫家寶出鏡《習仲勛》 同時,太子黨齊集其人紀念會。太子黨徒除了在乎自己爹媽那點「功勞」外,早在中共「內鬥」中拋棄信仰;又毫無人民性,移民者眾(習就是「家族裸官」),可 以「早中晚西」,不負責任;無知無畏,膽大妄為,專橫霸道。在他們看來,倒薄,就是要保住他們黑幫大資本家的地位,保住能維護他們利益的「習王儲」

——此 亦即其「保紅色江山」的真實內涵。但其內部幫派鬥爭又十分激烈:鄧殘就要取曾某「太子黨魁」地位而代之;反腐搞到李小琳頭上,就是有人要除掉李氏家族代 之,而李則也陰以反擊;……凡此種種,都預示著這是一個已經開始給中國帶來巨大危險的特權階層。

——自倒薄開始的政治大清洗,已延伸為王岐山的韋昌輝毀黨式的「反腐除敵」。權貴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傳說中周永康已被羈押,但周卻一次又一次現 身;二、三代領導「家底」紛紛被曝光,卻又紛紛「亮相」;朱鎔基、李瑞環的突然巨額「捐款」,令習李輩難堪……都在透出一種權貴集團之間互咬狠斗的十足火 藥味。面對此亂局,連右翼理論家公方彬都心驚膽戰地談起了蔣經國「打虎」的可怕教訓:「一是老虎打不掉,政黨和領袖的權威必垮,黨的執政力量隨之瓦解;另 一個是腐敗到了一定程度,群眾運動式反腐不僅不會解決問題,還會化作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堅持「掠勞贈資」的舊改革道路,已延伸到李克強的丘拜斯滅國式的「徹底改革」。李所謂「大手筆改革」走得更遠:一方面,公然拋棄連胡溫都不敢拋 棄的「減少兩極分化」、「提高勞動報酬佔GDP的比例」,代之以「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可持續」,對勞動階級實行「利益最小化原則」;另一方面,急速 推進市場化和私有化,將僅存的國有資產變為資本家的最後盛宴,使資本利益達到極大值。如此,胡溫時代多少緩和了一點的社會矛盾,又將埋下新的激發因素。

——倒薄使「國內外敵對勢力」第一次與中共高層「站在一起」。不僅張鳴、賀衛方、陳有西、楊恆均、方紹偉等一大批公知興奮超乎FLG,甚至積極為當 局公審做詮釋出主意,西方國家更是感到中國即將「顏色」,紛紛為倒薄做大量「宣傳教育」。但是其要價決非僅只倒薄,而是要倒共。在1025宣判前,希拉里 對薄王案做了一次重要「指示」,而極右翼人士鮑彤、張思之等人,更是不依不饒要求辦成政治案件。這些都威脅到靠保江山保財產的太子黨的根本利益,相互翻臉 在朝夕之間,屆時,被高層縱容坐大、深入內部的敵對勢力,就不那麼好對付了。

當今中國的主要矛盾是勞資、官民兩大矛盾,但中國公眾擔憂內亂,加之多數人經濟條件有很大改善,都期盼國穩家安,拒絕「顏色」。這本是中共執政僅存 的合法性,但夢中衙內全不顧危機日重,你腦滿腸肥地揮霍政治本錢,我大腹便便地浪費經濟資源,殊不知東西已然不多,只會激化黑幫之間的矛盾,一旦再與勞 資、官民矛盾疊加,中國將勢必從禍國亂政走到分疆裂土……




7、無論前景如何,拋舊擇新都將是從亂到治的選擇

在民眾不願亂、高層已經亂之下,中國將可能出現「上亂下不亂」、「上下一起亂」兩種前景;亂的可能性很多,包括政 變、逼宮及至內戰等等,而無論怎麼 改變,由誰主政,要想脫離險境從亂到治,都必須棄舊擇新:拋棄已經失效的鄧氏舊改革路線,選擇包括重慶探索在內的新改革路線。要對「四個徹底失敗」根本糾 錯:思想路線必須變,不能再說「100年不變」;改革路線必須變,不能再「掠勞贈資」;路線鬥爭的方式必須改,不能再「以法代線」;王儲制必須廢除,實行 競爭上崗制;「反腐除敵」必須扭轉,走重慶「先治人、后立法」的真反腐道路。

舍此,中國將沒有前途,將逐漸消耗掉毛、鄧兩代積攢下的和平與穩定的本錢,使中國逐漸進入一個西西里式的長期不穩定時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8: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