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美式拼爹是有效的教育方式?

[複製鏈接]

5454

主題

5515

帖子

763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作者:薛涌

如今中國的留美學生越來越多,年齡越來越小,讀寄宿高中的隨處可見。逢年過節,是這些孩子最為失落的時期。許多學校節日期間關閉,宿舍不能住,想回國時間太匆忙,留在美國又沒地方去。厚仁教育針對這一問題,在感恩節期間組織了一個高中提高營。我曾向主辦者建議,感恩節是放假,提高營不應該是個讀書的集中營,應該讓孩子們聚在一起放鬆,交流一下在美國讀書的酸甜苦辣,探討未來的前景和人生戰略。我們這些為人師長的,也不妨多和孩子們談心。這樣的機會,那些分散在各個寄宿學校趕功課的孩子們平時反而沒有。

主辦者欣然接受,同時要求我給孩子們講講怎麼讀文科。我也只好應命了。

講學文科,所針對的並非僅僅是想學文科的同學。美國從中小學到大學都強調通才教育,學理工的也繞不開文科。文科吃虧,處處吃虧。比如那些搞理工的,稍微干出點名堂,就要申請基金,進行政治遊說,文科缺乏訓練如何玩兒得轉?看看SAT就知道,三分之二的內容是英語,三分之一的內容是數學。這個「美國的高考」為何讓文科的比重佔據三分之二?因為文科對成才更重要一些。

中國學生都知道,不論是在學校讀書,還是考SAT,文科比理工難得多。這並不僅僅是因為英語不是母語。美國學生也覺得文科更難。最近一系列研究表明:二三十年來美國學生的SAT成績,數學部分有明顯提高,但英語部分則基本沒有提高。另外,把弱勢學生、後進生放在更好的學習環境中追趕,往往數學趕上去很快,文科則很難提高。這和我們那代中的許多人高考理工落選、接下來複讀改文科、狂背一年上名校的現象大異其趣。中國學生和家長總覺得在美國學文科主要的障礙是英語,對於文科的難度遠無思想準備。

關於這一點,大多讀寄宿高中的同學都有親身體會。我開辦的「薛涌留美預科」,本來針對的是國內沒有機會出來讀寄宿高中的學生的。但是沒有想到,已經出來讀寄宿的學生,許多對付不了文科的課程,輾轉跑到我這裡尋求幫助。目前這樣的學生在我這裡快要喧賓奪主了。看看他們的成績單就知道,幾門功課都不錯,A是主流。可惜就是文科課程是個C,相當刺眼。問這些學生,都說並非英語的問題。他們上課聽得懂;閱讀雖慢一點,也跟得上;寫作沒有信心,可以找老師去改。但是,一到寫讀書報告、作文、論文,就全亂了方寸,不知道從何著手。

為什麼會這麼難?第一,美國的文科,著重分析性、批判性的思想訓練。連SAT的語文部分,都叫「分析性閱讀」。中國的文科,則主要是死記硬背。雙方的差距太大。第二,這種分析性、批判性的思想訓練,需要很長時間的浸染才會有效果,甚至要依賴童子功。文科方面的優勢,即使未必需要中國人所謂的「家學淵源」,也受父母的影響甚大。沒有相應的家庭影響的學生,劣勢就更大一些。

我不妨從第二點講起。

兩年前我年過五十要作首次例行腸鏡檢查,找到了一位專家,據說是當地的名醫。他見我是中國來的,就侃侃而談尼克松訪華,頗多細節分析,似乎知道的比我這位中國史教授還多。我很驚奇,問他哪裡獲得的這些知識。他開玩笑說讀高中的兒子作項目,讓老爸當「助研」,於是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了這番天地……

這就是典型的美國式拼爹。這種拼爹,最重要就體現在一些中高產家長對孩子學業的高度捲入。這些家長教育程度非常高,許多是博士、碩士。而且在高中、大學期間受過嚴格的文科訓練。我在耶魯讀書時,就碰到立志當醫生的學生選擇歷史作為自己的本科專業。所以,這些美國父母哪怕是工程師、醫生,輔導孩子文科項目往往也輕車熟路。

中國的學生,本來在這方面就距離很大,摸到門就不容易。他們更沒意識到,美國同學中這麼拼爹的大有人在。考試大家平等。但拿回家作的項目,特別是文科項目,能否得到高手的指點就特別重要。中國學生往往沒有相應的家教。家長或多為理工背景,或是國內文科訓練,不明白美國的文科是怎麼回事,事到臨頭也幫不上忙。可見,對付這種美式拼爹,是中國學生在美國所遇到的最大挑戰之一,難度經常超過語言關。

這種美式拼爹,在本質上是一種思想交流,而不是讓家長代做作業。那些有良好教育的美國家長,都會非常精明地為孩子的前途考慮。一個年薪幾十萬美元的外科醫生,不會傻到放下手裡的工作去代孩子做作業。他們的參與,往往是通過討論的方式,啟發孩子的思想。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批判性思維的習慣。我們夫婦就經常這樣幫助自己的女兒。當然,我們有著比較好的家庭教育資源。倆人一個是歷史專業,一個是文學專業,都是耶魯博士課程訓練出來的。家長在關鍵時刻指點幾次,孩子的進步就快一截。我在《參與孩子的成長》中,對這一過程有著比較具體的實例描述。

為什麼美式拼爹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我們不妨從《最蠢的一代》的作者、Emory 大學的英文教授Mark Bauerlein對網路時代年輕人的批評談起。他稱:當今的年輕人整天在社交媒體上和同齡人互動,受到同伴壓力特別大,拒絕長者的教育。還從來沒有過一代年輕人在23歲以前象現在這樣被同伴的影響所主宰。然而,人的智力成長,是一個和長輩溝通的過程。17歲的孩子老是和17歲的泡在一起,就永遠不能成熟。

但是,Mark Bauerlein忽視了一點:雖然網路社交媒體使許多孩子過多地受制於同伴壓力,但在教育良好的中高產階層中,家長的影響其實是越來越大。《紐約時報》2000年報道了馬里蘭大學的一項研究:儘管過去四十年婦女走出家庭、參加工作,但母親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不減反增,從1965年賢妻良母時代的每周10個小時增加到2000年的13個小時,只是做家務的時間少了。父親花在孩子上的時間,在同期內從3個小時猛增到7個小時。父母相加,每周給孩子的時間多了7個小時,幾乎相當於一個完整的工作日。

階層之間的差距也同樣驚人。Jonathan  Guryan,  Erik Hurst, 和 Melissa Kearney在2008年的論文《父母教育程度和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Parental Education and Parental Time with Children)中指出,教育水平高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明顯要多。比如,受過大學教育的母親,比起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母親來,每周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平均要多出4.5個小時。蓋洛普和Phi Delta Kappa幾年前的聯合民調也顯示,在被問及父母還是學校對孩子的教育更重要時,78%的美國父母認為父母更重要,只有21%認為學校更重要。最近有研究有揭示了美國教育的另一個新趨勢:在過去,中高產階層和低收入階層的子弟之間教育分化明顯,但上流社會和中高產子弟的教育表現並無差別。但是,如今不僅中高產和低收入階層子弟之間的教育分化加劇,上流社會子弟的學業表現明顯超出中高產階層的子弟。研究教育問題的經濟學諾獎得主James Heckman指出,這種差距已經無法用經濟資源來解釋。畢竟在教育上該出的錢中高產都出得起。最關鍵的原因,怕是那些上流社會的父母加大了時間的投入。

可見,雖然大量的青少年在網路社交媒體上接受了同伴們過多的影響,但從教育良好的精英家庭出身的孩子,則和父母越來越接近,往往家庭餐桌都成為了討論課的課堂。在這個意義上,長輩對孩子的影響不是小了,而是大了。這也是這些孩子的表現日益傑出的重要原因。另外,我們從自己14歲的女兒身上觀察到,她每天被作業、運動隊訓練等等填得滿滿的,在社交媒體上往往是分享一下學校、朋友圈、或運動隊的新聞,並沒有太多時間去接受同伴的影響。這讓我想起十年前出版的一本書《野心勃勃的青春期》。裡面講到,隨著教育競爭的升級,美國那些野心勃勃的青少年越來越忙於自己的功課,比起上一代來,他們和同伴的社交少得多,走的是一條相當孤絕的奮鬥之路。我們的女兒時常也會抱怨:沒有社交時間,太少和別人打交道。但是,她從來沒有少和我們當父母的打交道。從她的同學們身上也能看出:受家長影響大的孩子,往往表現比較好。

如今,中國的孩子有條件到美國讀寄宿高中,享受美國的教育資源。在中國人看來,他們是天之驕子,留美也先人一步。但是,高中留美,意味著和父母的疏遠,意味著更難接受關心自己成長的成年人的影響。當美國精英階層的父母越來越多地捲入孩子的學習過程時,中國精英階層的父母則把孩子送到自己鞭長莫及的地方、使孩子丟失了家教,即在美國父母眼中最有決定意義的東西。或者用國內流行的話說:這些孩子在跨進美國的寄宿學校時,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當然,起跑線並非全部。我經常說: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比賽,起跑時搶幾步或慢幾步有那麼重要嗎?哪次馬拉松比賽是靠著起跑線決勝負?我這裡只是希望:來美國讀寄宿學校的孩子們,要知己知彼、時時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在美式拼爹這個問題上,中國學生吃盡了虧。彌補的方式,是多和有足夠經驗和訓練的長輩打交道。我的使命,就是利用自己在美學習教學近二十年的經驗,擔負起這種長輩的責任、帶領著中國的孩子和美國的同學去拼爹。

4

主題

53

帖子

70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3
沙發
小由 發表於 2013-10-16 02:59 | 只看該作者
有識之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480
3
sousuo 發表於 2013-10-16 07: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3: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