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漢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153)老子道德經是怎麼被篡改(10)

[複製鏈接]

510

主題

606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華少年 發表於 2013-8-16 08: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漢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153): 老子道德經具體是怎麼被篡改的(10)
#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也。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格止。故道之出言也,曰:「談呵!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也。聽之,不足聞也。用之,不可既也。」
  ------------------
  《道德經》將「格」字改為「客」字,使文章變成了是對「過客」——修行者本身的感受而言,「止」字成了「過客」的自行動作,表示不能滿足的「不足」二字,也被理解為是完全辦不到的意思。「談」字被改為了「淡」字,本來是說文章的理論性,也變成了鼓吹人生的恬淡精神。真是的牛頭不對馬嘴。
#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將欲拾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去之,必故與之。將欲奪之,必故予之。是謂微明。友弱勝強。魚不可脫於淵,邦利器不可以視人。

   故意的故,都被改成「固」,
  「友弱勝強」被整體刪了,
  「邦利器不可以視人」被改為「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政府包括軍隊和老百姓是「魚」與「淵」的關係,國家不能用武力來對付自己的老百姓。「視」就是對付、瞄準、敵視的意思。《道德經》去掉了表示策略性的要與弱勢群體保持友好關係的「友弱勝強」 四個關鍵詞,故意模糊弱勢群體老百姓的概念,否定其針對性。同時又將「視」字改為「示」字,進而篡改老子的重要思想
#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道恆無名,侯王若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闐之以無名之朴。闐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辱。不辱以情,天地將自正。
  ------------------
  又在灌輸「無為而無不為」的變態思想了。原本老子中沒有啊!而是「道恆無名」!

  《老子》原文的「闐」字,是填補、充實的意思,都被改為了「鎮」,

  「夫將不辱。不辱以情,天地將自正。」被改為了「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又是「情」字被改為了「靜」!還再次篡改宣揚「不欲」。

  完全背離了奇門大道「情慾」的根本
#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而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本段文章是原作《老子》全文的真正開頭,如今被切割后安裝到了《道德經》的三十八章位置,作為下篇《德經》的首章。
#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至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至之也。
  天毋已清將恐裂;謂地毋已寧將恐發;謂神毋已靈將恐歇;謂谷毋已盈將恐渴;謂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蹶。故必貴而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
  夫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之本與?非也。故致數與無與。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珞珞若石。
  ----------
  被篡改添加的「萬物得一以生」這個是錯誤的,因為根據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宇宙不可能有唯一起源,甚至是不可能起源於有限個元素構成的起源,不可能起源於可數無窮多個起源。

  「浴得一以盈」被篡改為「谷得一以盈」。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至之也。」被篡改為「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也」。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是被篡改添加上去的。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被篡改為「天下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8: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