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管初衷是什麼,群租禁當真是令澆了「中國夢」一頭涼水

[複製鏈接]

3651

主題

3686

帖子

520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出水蓮 發表於 2013-7-19 10: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日,有消息稱北京一處80平方米出租房竟住了25人。近日,北京出台規定,要求出租房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方米,單個房間不得超2人,不得分割出租,不得按床位出租,廚房、衛生間、陽台和地下儲藏室不能出租。
    80平方米的出租屋住25人,確實令人瞠目結舌,不管北京市出台的規定是否由此而發,這一典型案例也將成為一個很好的參照。然而,當我們為這樣的出租屋的衛生、安全條件擔憂的同時,更該有對於人的命運給予關注。

    北京市的規定將以什麼樣的方式改變這個人群的命運?這些人會顯然不會因為這一規定居住條件就得到大幅度的改善,相反這個規定只會減少市場上的出租房數量,進而推動房租價格的上漲。而對於這些「蝸居者」來講,以他們微薄的收入更會面臨著無房可住的困境。

    不管初衷是什麼,從客觀上造成的結果來看,對這一規定是在驅逐貧困人群的指責未必是無端猜測。毋須諱言,蝸居對城市管理者而言,是很沒有面子的一件事,但從另一個層面講,外來人口的湧入也是一座城市充滿活力的表現。北漂們拿著相對微薄的收入,寧願蝸居在北京,是因為城市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公平競爭的機會和發展條件。當他們為了夢想而暫時選擇這一生活方式的時候,他們的夢想應該得到尊重。

    著名的非洲裔美國作家理查德·賴特出生在密西西比洲,為了逃避種族歧視和尋找賺錢的機會,來到芝加哥,之後是紐約。他先做搬運工接著是役童和洗碗工,營養不良的他甚至都無法達到政府規定體重的最低標準。然而,城市為他提供了接觸文學沙龍的機會,讓他有機會撰寫《紐約全景圖》,直到他寫出《土生子》成為一位文學巨匠。人們將這稱之為「美國夢」,夢想是動人的,然而更動人的是城市為他的夢想所提供的平台。

    當然,我們不知道賴特所居住的房子是否符合北京市的標準,但我們知道另外一個關於「中國夢」的故事一定不符合這一標準。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剛畢業時就住在北京的地下室,即便他找到了《東方時空》的兼職,依然是屢次搬家,最後穩定在北京六里橋一棟居民樓的半地下室里。那套房子有七八個房間,住著近二十人。如今的北漂拿的收入未必比剛畢業的白岩松更寬裕,卻面臨著更高的房租價格,他們為何沒有權利選擇與白岩松相似的生活呢?

    哈佛大學教授愛德華·格萊澤在談到城市的貧困人口的時候說,「評價一個地區的依據不應該是他存在的貧困現象,而應該是它在幫助比較貧困的人口提升自己的社會和經濟地位方面所做出的成績。如果一座城市吸引貧困人口持續流入,並幫助他們取得成功、目送他們離開,那麼從社會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功能來看,它是成功的。」確實,城市的管理者該意識到這些逼仄的出租屋,不但富有重要的社會功能,更承載著年輕人的夢想,而年輕人選擇的權利是不該被剝奪的。(文:劉興偉)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沙發
shanren 發表於 2013-7-23 22:45 | 只看該作者
1. 大城市「廉價房」規定形同虛設,根本沒執行,即便造好的,也被貪污、暗中低價賣給了不該得的人

2. 「廉價房」不廉價 ----- 供農民工、「北漂」住的房子,確實不該是單元房,而應該是只帶公用廚房、廁所的「筒子樓」,同樣建築面積的房子,住戶可以比單元房多好多倍,以此才能把房租降下來! 而且這種房子對貪心不足打「廉價房」主意的人沒有吸引力。 茅於軾老先生的主張是對的。
司馬南同志移民。。。美國!? 真的沒去紅太陽照耀下的北朝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8: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