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讀書分享<神的傑作>-細胞-分化(3)

[複製鏈接]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3-6-27 08: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讀書分享<神的傑作>-細胞-分化(3)


作者:(美)班德,(美)楊腓力 著

我們往往以為只要研究了「一」,就能完全了解「二」,因為「一加一等於二」。卻忘了還必須研究那個「加」字。——史丁頓勛爵

    我的醫學實驗室里所收藏著的,並不只是阿米巴與蝙蝠而已。在我另一個抽屜里,整齊地排列著一系列人體細胞的標本。這些從人體中抽離出來的細胞,沒有生命,染上色后,我將它們框在玻璃片里,乍看之初,簡直看不出它們與這時正在我體內活躍攪動的活細胞有何相似之處。但如果放在顯微鏡下檢視一番,有關人體的一些形象就會浮現出來。

    首先令我感到驚奇的,是這些細胞種類的繁多。從其化學組成上來看,我的細胞幾乎個個都一樣。但若按外形及功能來比較,它們就像動物園中的動物一樣,各有不同。紅血球細胞是圓盤狀的,像個薄荷糖片,帶著氧氣在我的血液中遊行,供應其他細胞所需要的養分。肌肉細胞則是光滑、柔軟的,因為從紅血球攝取了相當多的營養,它充滿著尚未發揮出來的能力。軟骨細胞帶有閃亮的黑核,看起來就像有黑點的豌豆束,凝聚在一起,形成堅固的力量。脂肪細胞則是一副慵懶、沉悶的樣子,好像是一堆塞滿了垃圾的白色塑膠袋,擠在一起。成骨細胞的結構粗糙,看起來很堅固。由其橫切面來看,骨頭就像樹輪,層層重疊,形成堅固、強壯的結構。表皮細胞則完全不同,它具有柔軟的圖案,上下起伏的結構,造成身體的外形與美。它們彎曲與突出的程度令人難以預料,這才使得每個人的指紋都很獨特——更不用說每個人各不相同的臉部輪廓了。

    細胞世界中的貴族,是生殖細胞與神經細胞。女人所特有的卵子乃是人體中最大的細胞之一,其外形可以靠肉眼辨識。人體中所有其他的細胞都是由這顆高雅的、原始的構造衍生而來。與恬靜的卵細胞大不相同的是男人細小的精子,它好似長有滿身鞭毛的蝌蚪,帶著膨脹的頭和細長的尾巴,爭先恐後地游向有利位置,似乎知道在十億精子中,只有一個能享有使卵子受精的榮譽。

    細胞之王——也就是我大半生所研究的——乃是神經細胞。它似乎帶有智慧的氣息,而且相當複雜。它像蜘蛛一樣,分佈出一種令人目眩神迷的電腦網狀系統,將身體聯合起來。它的軸突,也就是將遠方的信息從人腦帶進帶出的「電線」,可以伸展到一碼的長度。

    當我瀏覽著這些不同的細胞樣本,或翻閱有關細胞的書籍時,我從不會感到厭倦。個別來看,它們似乎微不足道,樣子也很奇怪;但我知道就是因著這些不起眼的細胞聯結在一起,它們慷慨地將生命現象賦予我。每一秒鐘,我的平滑肌細胞就會調節我血管的寬度,會溫柔地將東西推進腸子里,會打開又關閉我腎臟中的管子。如果一切都順利——心臟有規律地收縮、腦子轉動著各種知識、淋巴洗掉疲倦的細胞——我是很少會去想到這些細胞的。

    但我相信體內的這些細胞還可以教導我有關更大機體的事:家庭、社團、群體、村落、國家等——尤其是關於一群特別的人所形成的共同生活團體;新約聖經中超過三十次以上用身體來比喻這個團體,我所指的這個團體乃是基督的身體——教會。這些人所形成的網狀系統分佈在整個地球上,他們之間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跟隨耶穌基督的群體中的一員。

    我的身體有如一座使人迷亂的細胞動物園。其中沒有任何一個細胞長得像身體。基督的身體也是這樣,它是由不同的人種所組成。我們彼此都不相同,也與我們所跟隨的那一位不同。是誰的設計,使這些可笑的人類形象能模糊地反映出整個基督身體的理想來呢?

    小說家布希南(FrederickBuechner)幽默地描述上帝如何在聖經中,揀選各式各樣的人來完成他的工作:

    誰能預料上帝不揀選既誠實又可靠的以掃,而看中詭計多端的雅各?他居然選召了喝醉酒的挪亞,又選召因為在埃及打死了一個人,而跑到米甸去逃避刑責的摩西,摩西還表示,如果不是為了面子問題,他就讓亞倫一個人回去面對那些困難了;他又選召先知們,這些人都是平庸之輩,大部分都像瘋子一樣……

    當然,這當中最有趣,也是無法預先知道的,就是揀選的本身。在所有人當中,他可以選一些人出來作為他聖潔的子民,他卻選擇了猶太人;這些人就像某些人所說的,與其他人完全沒有兩樣——當他們要表現宗教虔誠時,他們比誰都虔誠;當他們表現世俗化時,世上也沒有人比得上他們。還有立約也是一件有趣的事——上帝說:「我要以你們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們的神」(出9:7)他這句話是對一群把他的話當作耳邊風的人講的;當神的話還沒說完,他們就好像原始土著,愚蠢地拜著從山上帶下來的各種農業之神和繁殖之神,圍著金牛犢跳舞去了。」

    例外成了常規。第一批上帝創造的人所做的,正好是上帝要求他們唯一不要做的事。他選召出來立為開國之父的人,居然因為懼怕而在毫不疑心的法老面前,把自己的太太當作抵押品。而這位太太,當她到了九十一歲時,上帝告訴她他已經準備好要把所應許的兒子賜給她時,她居然在上帝面前爆笑出來。喇合原是一個妓女,卻由於她的信心成為人人所敬重的女人。而所羅門——這位有史以來最有智慧的人,居然所作所行完全不符合自己精心寫下的每一句箴言。

    即使在耶穌來了以後,這種模式仍然在繼續下去。約翰和彼得,這兩位在耶穌離世以後最努力傳道的人,曾是耶穌最常因為他們的鉤心鬥角、不明是非,而加以責罵的人。使徒保羅,這位寫過最多卷聖經的人,乃是在他風塵僕僕逐城逐戶地捉拿基督徒、把痛苦加在他們身上的時候,被神揀選出來為他工作的。耶穌實在很大膽,竟把一個融合著高度的愛、團契合一的理想,寄托在這樣一群人身上。怪不得那些冷嘲熱諷的人看著教會,會發出這樣的嘆息:「如果那群人就代表上帝,我一定馬上反對上帝。」又如尼采所說的:「如果要我相信他們的救主,這些門徒必須看起來更有得救的樣子。」

    然而當我們細看基督的身體時,我們必須容許這個不可能的夢想實現。因為我們這一群人聚在一起,正好像人體內各式各樣不同的細胞聚在一起一樣。我想起我所見過的一些教會:城裡有哪一個機構像教會成員那麼不同的嗎?穿著牛仔褲的年輕激進分子,與西裝筆挺的銀行家們一起崇拜;坐立不安的青少年,與掛著助聽器、熱心傳道的阿公阿婆們坐在一起。有些會友是規規矩矩地聚在一起,然後就很快地分散,各自歸回各人的工作和家庭去。但有的信徒則希望有更親密的共同生活,他們移居在一起,好像群居的阿米巴。

    看到這種荒謬的組合,我不禁暗自好笑,這原該註定是成不了事的。耶穌祈禱要我們「合而為一」,好像他和父神合一樣(約17:11)。在任何一個組成分子都如此大不相同的機體里,如何才能有合一的樣子呢?

    就在我心中發出這些疑惑時,一個嚴肅、安詳的聲音回答我說:「不是你們揀選我,是我揀選了你們。」我對基督身體的嘲笑一下子的。那些跟隨他的人之所以能聚在一起,是因為他們都是他所呼召的。教會(ekklesia)這個字的意思是「呼召出來的人」。我們這一群可笑的人實在是上帝所揀選的。

    我在印度當過醫療宣教士,如今又是卡維爾麻風病院地區一間小教會的會友,在我一生中,我見過太多大不相同的人在一起追尋上帝了。我必須承認,過去三十年來與我一同敬拜上帝的人,都不是與我在音樂、講道,甚至思想上有同樣嗜好的人。但從過去這些年日中,我已經深深地,而且謙卑地學習到:我可以與那些和我完全不同的人,借著一起的敬拜,而從他們的臉上找到上帝。

    路易斯(C.S.Lewis)回想當他第一次上教堂時,他不喜歡聖詩,他認為那是第五等的詩配上第六等的音樂。但當他繼續上教會後,他說:「我體驗到這些聖詩,即使是第六等的音樂,卻是由對面那排座位中一位穿著塑膠靴子的老聖人,帶著虔敬和感恩唱出來的。想到自己連洗他的靴子都不配時,我就能脫離自己這種孤獨的自負了。」

    油畫上的某種色彩本身可能很漂亮,但是,藝術家並不是只應用一種色彩,他是把這種色彩放在對比或互補的色彩之間。如此,原始的色彩才可以在不同顏色的背景下,表現出他的豐富和深度來。

    我們在基督身體里合一的基礎,並不是從我們的相似性開始,而是從我們的相異性開始。我們說上帝喜歡有不同的變化,而且不只限於細胞方面,這種說法並不為過。他並沒有在造了一千種不同的昆蟲后,就停了下來;光是甲蟲類和象鼻蟲類,他就神奇地造了二十萬種之多。在約伯記里,上帝在他一段有名的談話中,也曾得意地指出一些奇異的創造:諸如山羊、野驢、鴕鳥和閃電等。他以豐富的顏色、樣式、結構來點綴這個世界;他創造了中非洲的小黑人、高大的蒲隆地人、金黃髮的北歐人、黑黝黝的義大利人、骨頭粗大的俄國人,也造了嬌小玲瓏的日本人。

    按照他的形象所創造的人,這種個別化的過程仍然持續著,人按著不同的文化群聚在一起。我們可以把亞洲想成是一個五味雜陳的沙拉:在古中國,女人穿長褲,而男人穿長袍;在赤道帶的亞洲,人們喝熱茶,嚼一種胡椒來對抗炎熱;日本人烤冰淇淋;印尼男人當眾與別的男人跳舞,以證明他們不是同性戀者;西方人嘲笑一般亞洲人由父母所安排的婚姻,亞洲人受不了西方人靠模糊的愛情來決定婚姻;巴厘男人蹲著小便,而女人卻站著;很多亞洲人吃飯時,先吃一道冷盤,最後才喝湯;當英國人在一百年前將小提琴帶入印度時,當時的印度人是坐在地上拉小提琴,將小提琴夾在肩膀和腳底之間演奏,但這又有何不可呢?

    每一次當我旅遊海外,我總會重新被世界上令人難以置信的相異性所震撼。海外的教會現在開始在文化上有自我表達的機會。長久以來,他們一直受西方模式的束縛(就如早期教會受猶太模式束縛一樣),無論是教會中所用的詩歌、服飾、建築和教會的名稱,全世界幾乎都一樣。如今,土生土長的教會開始用他們自發的方式來表達對上帝的崇拜。我必須要小心,不要將基督的身體看成只能由美國或英國細胞來組成;基督的身體比這個還要宏偉、豐富得多。

    我是在一個嚴格又特殊的浸信會教派中長大的,我從其中學到信靠上帝、愛上帝、愛聖經。不幸的是,教會的教導,也使我們認為自己的教會比其他教會要好得多。我們甚至不願和其他浸信會教派的人一起領受聖餐。我的曾祖父曾經在法國受到天主教的逼迫,因此我們從小所受的教導,就是神父和修女好像魔鬼一樣地可怕。從那些日子以來,在我基督徒生命成長的過程中,我經常在觀念上要作一些意想不到的調整。

    我現在知道當上帝看見他的身體好像島嶼分佈在全地上時,他所看的乃是整體。我相信他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敬拜者真正的動機,我也相信他一定很喜歡他所看到的這種多元性。

    在北卡羅萊納州墨非城的黑人以大聲呼喊來讚美上帝;奧地利的信徒用宏亮的風琴伴奏吟唱詩歌,用彩色玻璃窗來裝飾教堂;有些非洲人隨著有技巧的擊鼓聲,跳舞讚美上帝;安詳的日本基督徒借著創造美麗的東西,來表達他們向神的感恩;印度人合掌向上,躬腰作揖,表示崇敬,這是源自印度教的觀念——「我崇拜我在你身上所看到的上帝」;印度基督徒用這種姿態來承認自己從別人身上看見上帝的形象,將過去的觀念賦予新的意義。

    基督的身體就像我們自己的身體一樣,是由許多個別、互不相同的細胞聯結在一起所組成的。基督是那個整體,當個別的細胞體驗到自己在基督的身體里不必變成孤立的哨兵,而仍然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分化功能時,身體的喜樂也就會隨著增加了。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沙發
青貝殼 發表於 2013-6-27 08:39 | 只看該作者
有許多人體構造方面奧秘,如免疫系統的工作狀態等都是不可思議的,這決不能簡單地用進化來解釋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3
3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3-6-27 09:08 | 只看該作者
青貝殼 發表於 2013-6-26 19:39
有許多人體構造方面奧秘,如免疫系統的工作狀態等都是不可思議的,這決不能簡單地用進化來解釋的。 ...

非常贊同弟兄所說的。即使物質內容都清楚了,也遠非了解生命。更別說物質方面的了解還差得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4
青貝殼 發表於 2013-6-27 13:59 | 只看該作者
科學家以前曾說過,動物沒有思維能力,只有本能,那純粹是在胡說八道。當我放一小塊麵包在花園裡,看到烏鴉用嘴叼起來走到積水的地方,用嘴裡的麵包沾沾水然後吃下去,我就肯定這不是本能,而是在動腦筋。我還見過一隻貓想跳上矮牆,結果它在那裡躍躍欲試了好幾次,結果放棄走了!這哪裡是本能?而是在動腦筋,跳還是不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5
求索 發表於 2013-6-28 04:18 | 只看該作者
青貝殼 發表於 2013-6-27 13:59
科學家以前曾說過,動物沒有思維能力,只有本能,那純粹是在胡說八道。當我放一小塊麵包在花園裡,看到烏鴉 ...

既然動物(除人之外)也有思維能力(本人也同意,那動物有沒有靈魂?能不能永生?

人不理解,不能說沒有。就像神,我不理解,但很多人愣說有。

細胞的分化和功能,科學可能還解釋不了,但也不能得出神創的結論。兩千年前,基督徒都認為彩虹是上帝和人立約的證據,現在還有誰這麼看?給科學時間,科學是光,宗教是影,光照到的地方,影子就消失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0: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